返回

南京市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附答案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南京市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附答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br />训练样题(地理)‎ <br /> <br /> <br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r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我国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该卫星可为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贡献力量。据此完成1~3题。‎ <br />‎1.当卫星发射升空时,巴西利亚(西三区)的区时是 <br />A.‎12月6日23时26分 B.‎12月7日0时26分 <br />C.‎12月7日1时26分 D.‎12月8日0时26分 <br />‎2.该日前后,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r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r />C.北京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D.南京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br />‎3.中巴04星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br />A.GIS B. IT C.GPS D. RS <br />‎2015年2月2日‎,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图1)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完成4~5题。‎ <br />埃特纳火山 <br />‎40°‎ <br />‎50°‎ <br />‎0°‎ <br />‎20°‎ <br />沉积物 <br />甲 <br />甲 <br />乙 <br />丙 <br />丁 <br />①‎ <br />②‎ <br />③‎ <br />④‎ <br /> <br /> <br />‎ 图1 图2‎ <br />‎4.此次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灰极有可能飘向 <br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br />‎5.图2中,能表示火山活动过程的是 <br />A.① B.② C.③ D.④‎ <br />‎2014年9月,印度&ldquo;曼加里安&rdquo;号火星探测器抵达火星轨道,传回火星图片。读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表(表1),据此完成6~7题。‎ <br />表1‎ <br />行星 <br />质量 <br />‎(地球为1)‎ <br />体积 <br />‎(地球为1)‎ <br />主要 <br />大气成分 <br />公转 <br />周期 <br />自转周期 <br />赤道面与 <br />轨道面夹角 <br />地球 <br />‎1.00‎ <br />‎1.00‎ <br />氮、氧 <br />‎1年 <br />‎23时56分 <br />‎23°26′‎ <br />火星 <br />‎0.11‎ <br />‎0.15‎ <br />二氧化碳 <br />‎1.9年 <br />‎24时37分 <br />‎25°11′‎ <br />‎6.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不属于 <br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br />‎7.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天体,因为两者 <br />A.有四季变化且周期相同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近大气成分 <br />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r />图3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br />‎ ‎ <br /> <br /> <br />图3‎ <br />‎8.影响该地一周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br /> <br />‎ ‎ <br />‎9.图4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该地11日昼夜温差最小,主要是因为当日 <br /> <br />图4‎ <br />A.白天①强,夜晚③弱 B.白天④强,夜晚③强 ‎ <br />C.白天③强,夜晚②弱 D.白天②强,夜晚④强 <br />图5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回答10~11题。‎ <br /> <br />图5‎ <br />‎10.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br />A.东南风 B.东北风 C. 西北风 D.西南风 <br />‎11.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 <br /> <br /> <br /> <br />图6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2~13题。‎ <br /> <br />图6‎ <br />‎1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质构造,对应正确的是 <br />A.甲&mdash;&mdash;褶皱 B.乙&mdash;&mdash;山岭 C.丙&mdash;&mdash;谷地 D.丁&mdash;&mdash;向斜 <br />‎13.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br />A.内力挤压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br />图7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2014年广东省四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情况。读图完成14~15题。‎ <br /> <br />图7‎ <br />‎14.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最接近的是 <br />A.甲 B.乙 C....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