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练习 <br />地 理 <br />注意事项: <br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 共70分)和第Ⅱ卷(主观题 共30分)两部分。 <br />2.请将试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br />第Ⅰ卷(客观题 共70分) <br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br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br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结合图1,回答1~3题。 <br />图1 <br />1.对于嫦娥二号发射升空的盛况,中央电视台对外作了实况直播。假如这时在国际空间 <br />站工作的美国宇航员也同时收看这个节目。请问: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升空之时,宇 <br />航员所用的世界时(即零时区区时)是 <br />A.10月1日5时59分57秒 <br />B.10月1日10时59分57秒 <br />C.10月2日2时59分57秒 <br />D.10月2日7时59分57秒 <br />2.嫦娥二号发射之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br />最接近图1中的 <br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br />3.根据卫星探测数据发现,月球表面白天极限高温达150℃,夜晚极限低温达-183℃,不 <br />适合生命存在。导致月球表面温差如此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br />A.日、月之间距离太远 B.月球质量和体积过小 <br />C.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D.月球表面没有液态水 <br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2),回答4~5题。 <br />4.太阳直射点从①→②→③→④→⑤所需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图2 <br />A.一恒星日,23时56分4秒 <br />B.一太阳日,24小时 <br />C.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br />D.一回归年,365 日5时48分46秒 <br />5.关于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br /> A.直射点位于③位置时,是3月21日前后 <br /> B.直射点位于④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r /> <br /> C.6月1日国际儿童节,太阳直射点接近②位置 <br />D.国庆节,太阳直射点接近⑤位置,并向北移动 <br />图3 <br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3),回答6~7题。 <br />6.图示区域地质构造为 <br />A.背斜 B.断层 <br />C.向斜 D.褶皱 <br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Q地构造有利于贮藏油气资源 <br />B.Q地地下可能贮藏岩浆岩矿藏 <br />C.在P地向下钻探可找到④岩层 <br />图4 <br />D.P地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br />读图4,回答8~9题。 <br />8.图示地貌的名称是 <br />A.冲积扇 B.洪积扇 <br /> C.河口三角洲 D.河漫滩平原 <br />9.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br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br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br />图5中甲处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因素引起的,回答10~11题。 <br />图5 <br />甲 <br />10.关于图5中甲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北半球寒流 <br />B.南半球暖流 <br />C.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br />D.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br />11. 甲处洋流所属的环流圈是图6中的 <br />A <br />B <br />C <br />D <br />图6 <br /> <br /> <br /> <br /> <br /> <br />读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图7),回答12~13题。 <br />图7 <br />甲 <br />乙 <br />丙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12.下列关于图中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三地景观不同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 <br />B.甲景观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br />C.乙景观是热带雨林景观 <br />D.丙景观反映了干旱的环境 <br />13.导致甲、乙、丙三地自然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br /> A.土壤类型不同 B.地理位置不同 C.植被类型不同 D.气候类型不同 <br />14.世界“粮农组织”曾警告,许多较富裕国家如韩国、阿联酋等,为确保长期的粮食 <br />安全,大举租用甚至收购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土地。导致这些国家作出上述决策的主要 <br />原因是 <br />A.农业人口增加 B.农业人口老化 C.饮食习惯改变 D.耕地资源短缺 <br />15.从图8中雨区分布位置和范围判断,造成这次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是图9中的 <br />全国强降雨落区实况图 <br />2009年8月8日14时—8月9日14时 <br />中央气象台 <br />大雨 <br />暴雨 <br />图8 <br />大暴雨 <br />特大暴雨 <br />晴天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A B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