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年度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模拟考场(二)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2017年度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模拟考场(二)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14高考模拟考场(二)‎ <br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br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br />‎2012年11月5日‎,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出发。‎12月16日,队员前往位于冰穹A的昆仑站进行考察。下图是南极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br /> <br />‎1.若有一架飞机从某城市起飞沿最短路线飞往中山站,则下列城市中符合航程最短要求且飞行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br />‎①开罗 ②拉萨 ③成都 ④重庆 <br />a.向东南 b.向南 c.向西南 <br />A.①a          B.②c ‎ <br />C.③c D.④b <br />‎2.某日科考队员在中山站(约76°E)发现太阳位于埃默里冰架西侧的地平线上,2小时后发现太阳又位于另一侧的地平线上,则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 <br />A.156 B.356‎ <br />C.1356 D.1556‎ <br />‎【答案】 1.B 2.B <br /> <br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地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进行区域定位,四个城市都在30°N附近;再根据最短航线&mdash;&mdash;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可以判断出,与中山站球面距离最小的城市是拉萨。拉萨位于中山站东北方向,因此飞行方向为西南。第2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信息。第一次看到太阳位于西侧地平线,即日落;2小时后又在另一侧看到太阳,即日出。由此可知,夜长为两个小时,日出时的地方时为1:00,据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3:56。‎ <br />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br /> <br />‎3.据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不包括(  )‎ <br />A.较低经营成本 B.淘汰落后产业 ‎ <br />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D.政府的优惠政策 <br />‎4.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  )‎ <br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br />‎②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r />‎③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 <br />‎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br /> <br />A.①②③ B.①②④ ‎ <br />C.①③④ D.②③④ ‎ <br />‎【答案】 3.B 4.B <br />‎【解析】 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淘汰落后产业是东部地区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之一,不属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第4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主要是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附加值较低的原料导向型产业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 <br />下图为&ldquo;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rdquo;。读图完成5~6题。‎ <br /> <br />‎5.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br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br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小于乙地 ‎ <br />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br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br /> <br />‎6.该图像制作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br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br />A.①② B.①③‎ <br />C.②③ D.③④‎ <br />‎【答案】 5.A 6.C <br />‎【解析】 第5题,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甲地等压线较乙地稀疏,故甲地风力小于乙地;从图中无法判断出甲、乙两地云量的大小,由图可知,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影响较大,气温日较差较小。第6题,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br />读&ldquo;我国北方某地区部分资料表&rdquo;,回答7~8题。‎ <br />年份 <br />森林覆盖率 <br />‎(%)‎ <br />耕地面积 <br />‎(km2)‎ <br />年降水量 <br />‎(mm)‎ <br />气温年较差 <br />‎(℃)‎ <br />河流含沙量 <br />‎(%)‎ <br />粮食平均 <br />亩产量(kg)‎ <br />‎1992‎ <br />‎19‎ <br />‎333‎ <br />‎520‎ <br />‎38‎ <br />‎10‎ <br />‎205‎ <br />‎2012‎ <br />‎10‎ <br />‎478‎ <br />‎450‎ <br />‎42‎ <br />‎35‎ <br />‎135‎ <br />‎7.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br />A.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 <br />B.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br />C.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br />D.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br />‎8.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br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r />B.开发矿产,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br />C....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