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研究对象可以被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B.运动员在万米长跑中,研究运动员所需时间C.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姿态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2.赛车在比赛中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的速度为50m/s,则该赛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A.0.2m/s2B.1m/s2C.2.5m/s2D.5m/s23.如图所示,用轻绳AO和OB将重为G的重物悬挂在水平天花板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AO绳水平,O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AO绳的拉力大小为T1、OB绳的拉力大小为T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小于T2B.T1大于GC.T2小于GD.T1与T2的合力大小等于G4.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水平面粗糙,且沿水平面向右方向动摩擦因数逐渐减小,A、B保持相对静止向右做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18/19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5.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由A、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m/s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s、距原点20m处相遇6.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7.不计空气阻力,同时将一重一轻两石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下落时间大于3s)则( )A.重的石块落得快,轻的石块落得慢B.在下落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C.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D.在1s内、2s内、3s内位移之比为1:4:98.下面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B.速率C.弹力D.加速度9.一兴趣小组做了一次实验,实验时让某同学从桌子上跳下,自由下落H后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他的重心又下降了h后停住,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显示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18/19A.在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t2时刻该同学的加速度为零C.t3时刻该同学的速度达到最大D.在t3至t4时间内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10.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小滑块A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小滑块A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已知g取10m/s2,则( )A.小滑块A的质量为3kgB.木板B的质量为1kgC.当F=6N时木板B加速度为1m/s2D.小滑块A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为0.1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11.(6分)对于“验证力的平行四形定则”的实验,某同学有以下认识:A.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取得越大越好B.细绳以及弹簧测力计所在平面必须与木板平行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用铅笔画出两个定点的位置时,应使这两个点的距离尽量远些18/19D.作图要用细芯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的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上操作可以减小误差的是 .12.(12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 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 m/s;(2)以打A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做 运动.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3、14小题10分,15小题12分,共3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处答案不得分.)13.(10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20m/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汽车刹车过程中,4s和6s内通过的位移.14.(10分)在倾角α=30°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档板,在档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20N的光滑圆球,如图,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档板的压力.18/1915.(12分)如图甲所示,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究物块在方向始终平行于斜面且指向A端、大小为F=8N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已知物块的质量m=1kg,通过DIS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图线.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1)图乙中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a0是多大?(2)若图乙中图线与θ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θ1和θ2,当斜面倾角处于这两个角度时摩擦力指向何方?说明在斜面倾角处于θ1和θ2之间时物块的运动状态.(3)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物块在力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多作用多长时间?(sin37°=0.6,cos37°=0.8) 18/192022-2022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研究对象可以被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B.运动员在万米长跑中,研究运动员所需时间C.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姿态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时,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因为点是不能旋转的,所以A错误;B、在万米长跑中,人的体积是可以忽略的,所以此时的人可以看成是质点,所以B正确;C、在跳水比赛中,评委要看运动员的形体动作的情况,此时人的形状是不能忽略的,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相对于路标来说是很大的,此时不能忽略火车的长度,不能看成质点,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18/192.赛车在比赛中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的速度为50m/s,则该赛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A.0.2m/s2B.1m/s2C.2.5m/s2D.5m/s2【考点】加速度.【分析】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由加速度公式可求得加速度.【解答】解:由加速度公式可得:a===5m/s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加速度的计算,属基础问题的考查. 3.如图所示,用轻绳AO和OB将重为G的重物悬挂在水平天花板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AO绳水平,O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AO绳的拉力大小为T1、OB绳的拉力大小为T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小于T2B.T1大于GC.T2小于GD.T1与T2的合力大小等于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由题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求出AO绳的拉力T1、OB绳的拉力T2的大小与G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由平衡条件得T1=Gtanθ=,T2==;故T1小于T2,故A正确;18/19B、T1=Gtanθ=,T1小于G,故B错误;C、T2==>G,故C错误;D、由于三力平衡,故T1与T2的合力与重力平衡,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悬绳固定的物体平衡问题,往往以结点为研究对象,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求解. 4.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水平面粗糙,且沿水平面向右方向动摩擦因数逐渐减小,A、B保持相对静止向右做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本题中两物体相对静止,可以先用整体法,整体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后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先求出整体加速度,再隔离物体B分析,由于向前变减速运动,加速度向后,故合力向后,对B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静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水平面粗糙,且沿水平面向右方向动摩擦因数逐渐减小,则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共同向右做变减速直线运动,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加速度a方向向左,大小减小,然后隔离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AB=mBa=μmBg,大小减小,物体B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变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摩擦力向左,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对于连接体问题可以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解系统内力.18/19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动力学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1、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整体法的优点: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体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2、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隔离法的优点:容易看清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简单,便于初学者使用.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5.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由A、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m/s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s、距原点20m处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在位移图象中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位移发生变化,表示物体发生运动.18/19【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A、B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开始运动,但A比B提前2s开始运动.故A错误.B、由于A、B位移图象的斜率都大于0,故两物体运动的方向都为正方向.故B正确.C、由图可知A物体的速度v1===5m/s,B物体的速度v2===10m/s,故C错误.D、由题意可知在t=4s时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距离s=20m处相遇.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知道x﹣t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纵坐标相同代表两物体相遇.无论v﹣t图还是x﹣t图只能描绘直线运动. 6.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解答】解:A、速度变化很大,若时间更长,则加速度可能很小,故A正确.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正,故B错误.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18/19D、速度变化越来越大,若时间越来越长,则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以及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7.不计空气阻力,同时将一重一轻两石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下落时间大于3s)则( )A.重的石块落得快,轻的石块落得慢B.在下落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C.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D.在1s内、2s内、3s内位移之比为1:4:9【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快慢程度相同,抓住时间相等,比较平均速度.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解答】解:A、轻重不同的两石块均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快慢程度相同,故A错误.B、高度相同,根据t=知,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相同,则下落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C、两石块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等,根据x=,v=gt知,在任一时刻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故C正确.D、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知,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结合运动学公式分析判断,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所有的推论都适用. 18/198.下面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B.速率C.弹力D.加速度【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解答】解:位移、弹力和加速度都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只有速率没有方向的,是标量,故ACD正确,B错误;故选:ACD.【点评】矢量与标量明显的区别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属于基础题. 9.一兴趣小组做了一次实验,实验时让某同学从桌子上跳下,自由下落H后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他的重心又下降了h后停住,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显示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t2时刻该同学的加速度为零C.t3时刻该同学的速度达到最大D.在t3至t4时间内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分析】根据支持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方向,从而判断出该同学所处的状态.【解答】解:A、在到t2时间内,支持力的大小小于重力,加速度大小向下,所以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故A正确.18/19B、在t2时刻,支持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为0.故B正确.C、在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加速度大小向下,t2时刻该同学的速度达到最大.故C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在t3到t4时间内,支持力的大小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所以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解答本题要知道超重失重的含义,当加速度方向向上时超重,当加速度方向向下时失重,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0.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小滑块A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小滑块A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已知g取10m/s2,则( )A.小滑块A的质量为3kgB.木板B的质量为1kgC.当F=6N时木板B加速度为1m/s2D.小滑块A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为0.1【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当拉力较小时,m和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拉力达到一定值时,m和M发生相对滑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整体和隔离法分析.【解答】解:A、对滑块:F﹣f=Ma当F等于3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a1=1m/s2,即:3﹣f=M当F等于5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a2=2m/s2,即:5﹣f=2M18/19联立可得滑块A的质量:M=2kg,A与B之间的摩擦力f=1N.故A错误;B、对B进行受力分析,当拉力为3N时,加速度等于1m/s2,则:F=(M+m)a1代入数据得:m=1kg,即可木板B的质量是1kg.故B正确;C、由图可知,当拉力F大于3N后二者即发生相对运动,所以当F=6N时木板B加速度仍然为1m/s2.故C正确;D、A与B之间的摩擦力:f=μMg所以:.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与图象的综合,知道滑块和木板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处理图象问题的一般方法,通常通过图线的斜率和截距入手分析.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11.对于“验证力的平行四形定则”的实验,某同学有以下认识:A.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取得越大越好B.细绳以及弹簧测力计所在平面必须与木板平行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用铅笔画出两个定点的位置时,应使这两个点的距离尽量远些D.作图要用细芯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的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上操作可以减小误差的是 BCD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本题考查了具体实验细节要求,注意所有要求都要便于操作,有利于减小误差进行,所有操作步骤的设计都是以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为中心展开,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用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夹角不能太太,也不能太小,有利于作图即可,故A错误;B、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B正确;18/19C、为了更加准确的记录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C错误;D、作图要用细芯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可以减小误差,要用严格的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对于中学中的实验,学生尽量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具体操作细节的意义,解答实验问题时才能更加有把握. 12.(12分)(2022秋•宁城县期末)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 0.25 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 0.45 m/s;(2)以打A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做 匀加速直线 运动.【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18/19(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CE间的平均速度可以用位移除以时间;(2)利用描点法可以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象特点可以判断小车的运动形式.【解答】解:(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vB===0.25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vCE===0.45m/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求出各点速度为:vC==0.35m/svD==0.45m/svE==0.55m/s描点作v﹣t图象如右图所示(3)根据(2)可知v﹣t图象为一倾斜直线,因此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0.25;0.45;(2)见上图;(3)匀加速直线运动.【点评】注意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其加速度,并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8/19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3、14小题10分,15小题12分,共3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处答案不得分.)13.(10分)(2022秋•宁城县期末)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20m/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汽车刹车过程中,4s和6s内通过的位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先求出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解答】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0=s=5s>4s所以x=v0t0+at02=20×4﹣×4×16m=48m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0=s=5s<6s所以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汽车刹车后6s内通过的位移为x=v0t0+at02=20×5﹣×4×25m=50m答:汽车刹车过程中,4s内位移为48m和6s内通过的位移为50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注意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 14.(10分)(2022秋•宁城县期末)在倾角α=30°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档板,在档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20N的光滑圆球,如图,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档板的压力.【考点】力的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将小球的重力按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作出力图,根据数学知识求出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档板的压力.【解答】18/19解: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这个重力总是欲使球向下运动,但是由于挡板和斜面的支持,球才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球的重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如图所示,两个分力:①使球垂直压紧档板的力F1;②使球垂直压紧斜面的力F2,将重力G分解为F1和F2,由几何知识可得F1=Gtanα=20tan30°=N,F2===N.F1和F2分别等于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答: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档板的压力分别为N和N.【点评】本题采用分解法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基本思路是:首先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再将重力进行分解,最后求解两个分力. 15.(12分)(2022秋•宁城县期末)如图甲所示,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究物块在方向始终平行于斜面且指向A端、大小为F=8N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已知物块的质量m=1kg,通过DIS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图线.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1)图乙中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a0是多大?(2)若图乙中图线与θ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θ1和θ2,当斜面倾角处于这两个角度时摩擦力指向何方?说明在斜面倾角处于θ1和θ2之间时物块的运动状态.(3)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物块在力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多作用多长时间?(sin37°=0.6,cos37°=0.8)【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1)纵坐标交点表示木板水平放置时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18/19(2)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θ1,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θ2,这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有F和撤去F时的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求出这两个过程的位移,根据两段位移之和为L求解.【解答】解:(1)当木板水平放置时,物块的加速度为a0,此时滑动摩擦力:f=μN=μmg=0.2×1×10=2(N)解得:a0===6(m/s2)(2)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θ1,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θ2,这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3)力F作用时的加速度a1==0.4(m/s2)撤去力F后的加速度大小a2=mgsin37°+μmgcos37°m=10×0.6+0.2×10×0.81=7.6(m/s2)设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长作用时间为t则撤去力F时的速度v=a1t位移s1=a1t2撤去力F后运动的距离s2=由题意有L=s1+s2即:2=×0.4×t2+解得:t≈3.1s答:(1)图(b)中图线与纵坐标交点ao为6(m/s2);(2)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θ1,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θ2,这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3)力F最多作用时间为3.1s.【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得出有效信息,难度适中. 18/19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