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中国地质大学附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铁锅生锈C.香水挥发D.矿石粉碎 3.为帮助登山人员解决呼吸困难的问题,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氢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4.下列图标中,表示可回收物品的标志是( )A.B.C.D. 5.富硒大米中的“硒”是指(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6.锂电池在手机和电脑中被广泛使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3B.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C.元素符号为LiD.锂原子的质量为6.94g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活性炭作吸附剂B.用干冰冷藏食物C.用稀盐酸除铁锈D.用金属铜作电线 8.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 )A.分子体积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数目减少D.分子间隔变小 9.下列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37\nB.酒精灯着火,用水浇灭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B.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C.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11.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16C.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D.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2.化学为人体健康提供保障.(1)消毒是保证饮水安全的重要环节,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2)服用含CaCO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的症状,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汽车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时,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空气中的各组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1)食品包装中常填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2)向鱼缸内加入少量双氧水,会缓慢产生O2,从而增加鱼缸内的溶氧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制备碳酸饮料时需用到CO2,将CO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4.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37\n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 1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盐B.蒸馏水C.加铁酱油D.山西陈醋 16.空气成分中,可用作电光源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7.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A.B.C.D. 18.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0.砷化镓是一种光源材料.根据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37\n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GaC.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21.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23.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呼出气体中CO2比吸入空气中含量高B.蜡烛中含氢元素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能燃烧D.37\n试管1中产生的是H2 24.红枣醋饮中含有一种酸(C4H6O5),具有美容养颜,解酒护肝健胃的重要用途.下列关于红枣醋饮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酸由15个原子构成B.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C.该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胃酸过多病人养胃首选饮料 四、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25.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1)甲中的现象是 .(2)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 26.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1)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用水循环利用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喷灌、滴灌减少用水D.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五、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2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磨豆成浆B.剪纸成花C.酿谷成酒D.雕石成像 2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海水C.盐水D.雨水 29.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37\n 31.近年来,我市多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从而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一些行为和举措,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露天焚烧垃圾D.提高电动汽车的比例 32.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3C.+5D.+7 33.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H2B.2HC.2H+D.2H2 34.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B.9C.10D.19 3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37\n熄灭酒精灯 36.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7.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点燃红磷前要先夹紧弹簧夹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38.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很多学生在测试结束后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为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乳酸(C3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是一种氧化物B.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3个水分子构成C.葡萄糖与乳酸中所含的原子种类相同D.葡萄糖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9.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B.元素名称为钠C.元素符号为NaD.核外电子数为22.99 4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7\n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六、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4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42.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1)为保证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 实验.(2)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七、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4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4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45.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O2C.KClD.NaOH 4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甲烷C.蜡烛D.红磷 4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H2OC.CO2D.H2O2 48.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37\n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 49.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48B.26C.22D.4 50.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 5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 52.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物质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B.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C.反应物的分子总数不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总数37\nD.该反应中含硫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 53.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有咸味,易溶于水,有毒.在320℃时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盐酸作用会放出红棕色气体.亚硝酸钠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必须严格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盐酸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B.亚硝酸钠可以加到食品中,但添加量要符合规定C.亚硝酸钠受热分解放出的气体可能是NH3D.亚硝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 八、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54.水下作业时,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1)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 .(2)装有“富氧空气”的钢瓶外壁喷漆,其目的是 .(3)“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能是 .A.1:2B.1:5C.1:4D.21:79. 55.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为 .(2)为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6.(1)湿衣服晾干体现了水分子的不断 .(2)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7\n2022-2022学年中国地质大学附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解答】解:A、氧元素是第一位,故A选项正确;B、硅元素是第二位,故B选项错误;C、铝元素是第三位,故C选项错误;D、铁元素是第四位,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铁锅生锈C.香水挥发D.矿石粉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C、香水挥发过程中,香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和大小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3.为帮助登山人员解决呼吸困难的问题,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氢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B、氧气具有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故选项正确.C、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重要性质之一是能供给呼吸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7\n 4.下列图标中,表示可回收物品的标志是(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B、表示可回收标志,正确;C、表示交通标志,错误;D、表示燃烧标志,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富硒大米中的“硒”是指(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富硒大米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锂电池在手机和电脑中被广泛使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3B.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C.元素符号为LiD.锂原子的质量为6.94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依据锂的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其所属元素的种类,依据元素中期表中所示的信息的意义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锂的原子序数为3,故正确;B、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故正确;C、由图示可知锂元素的元素符号为Li,故正确;37\nD、图示中的6.941指的是锂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是克,故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活性炭作吸附剂B.用干冰冷藏食物C.用稀盐酸除铁锈D.用金属铜作电线【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活性炭用于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干冰用作冷藏食物,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了稀盐酸能和铁锈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的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D、铜制造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8.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 )A.分子体积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数目减少D.分子间隔变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的分子间隔变小.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与分子间隔变小有关,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与分子间隔变小有关,而不是分子质量变小,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与分子间隔变小有关,而不是分子数目减少,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与分子间隔变小有关,故选项正确.故选:D.37\n【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下列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B.酒精灯着火,用水浇灭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着火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加热固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该实验操作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B、酒精灯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酒精易溶于水,会引起更大面积的火灾,该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选项正确.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该实验操作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该实验操作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B.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C.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考点】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B、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分析;C、地球可供使用的淡水资源有限;D、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分析.【解答】解:A、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故正确;B、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要严禁工业废水的任意拌放、滥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任意捧放,故正确;37\nC、地球可供使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故错误;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白色污染、淡水资源、燃烧的条件、工业亚硝酸钠的毒性,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 11.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16C.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D.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反应的方程式是:2NO+O22NO2A、由方程式可知,每3个分子生成了2个分子,故A错误;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30):32=15:8,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涉及2种氧化物,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2.化学为人体健康提供保障.(1)消毒是保证饮水安全的重要环节,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 .(2)服用含CaCO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的症状,其原因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汽车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时,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7\n【解答】解:(1)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1)+4;(2)CaCO3+2HCl=CaCl2+H2O+CO2↑;(3)Fe2O3+3CO2Fe+3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空气中的各组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1)食品包装中常填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2)向鱼缸内加入少量双氧水,会缓慢产生O2,从而增加鱼缸内的溶氧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3)制备碳酸饮料时需用到CO2,将CO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解答.(2)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CO2通入水中生成碳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1)食品包装中常填充N2以防腐,是由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2)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CO2通入水中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答案为:(1)不活泼;(2)2H2O2═2H2O+O2↑;(3)CO2+H2O═H2C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4.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37\n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酸雨侵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盐B.蒸馏水C.加铁酱油D.山西陈醋【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A错;B、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加铁酱油中含有铁、氯化钠、色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陈醋中含有乙酸、水、色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16.空气成分中,可用作电光源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支持燃烧,不能做电光源;C、二氧化碳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做电光源.37\n【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不能作电光源,故A错;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支持燃烧,不能作电光源,故B错;C、二氧化碳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能作电光源,故C错;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做电光源.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空气中各成分及用途. 17.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可以根据标志的含义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表示回收利用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表示禁止吸烟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表示节约用水标志;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表示禁止放鞭炮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这类题时了解道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8.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定义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记住元素的概念是解答本题关健. 20.砷化镓是一种光源材料.根据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GaC.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37\n【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镓,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Ga,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1,表示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3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1.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根据三种气体能否支持燃烧和燃烧的性质,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氧气、氢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为O2,能够燃烧的是H2,另一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用此方法鉴别三种气体最简便,现象也最明显.【解答】解:A、空气、氧气和氢气都是无色气体,所以观察颜色不能区分,故A法不能鉴别;B、插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燃烧更旺的为O2,能够燃烧的是H2,另一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用此方法鉴别三种气体最简便,现象也最明显,故B可以鉴别;C、空气、氧气和氢气都是无气味的气体,所以闻气味不能区分,故C法不能鉴别;D、倒入澄清石灰水,三种气体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故不能区分,故D法不能鉴别.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2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吹胀气球,是因为气体增多,体积变大,不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A错误;37\n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B正确;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C正确;D、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因为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大量水分子聚集成水,该事实说明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呼出气体中CO2比吸入空气中含量高B.蜡烛中含氢元素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能燃烧D.试管1中产生的是H237\n【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蜡烛燃烧实验;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氧气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只向呼出的气体中滴加石灰水,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CO2比吸入空气中含量高,应做对比实验,故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B、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上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水中含有氢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蜡烛中含氢元素,故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能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为1:2;试管1中产生的是H2,故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4.红枣醋饮中含有一种酸(C4H6O5),具有美容养颜,解酒护肝健胃的重要用途.下列关于红枣醋饮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酸由15个原子构成B.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C.该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胃酸过多病人养胃首选饮料【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判断;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各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进行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D、根据红枣醋饮显酸性分析.【解答】解:A、该酸由分子构成的,一个该酸的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故说法错误;B、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16×5=134,故说法正确;C、该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12×4):(1×6):(16×5)=24:3:40,因此该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说法错误;D、红枣醋饮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饮用,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25.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37\n(1)甲中的现象是 纸花颜色由紫变红 .(2)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3)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2)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3)根据实验现象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二氧化碳进入石蕊试液中时,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甲中的实验现象是纸花颜色由紫变红.(2)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中时,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下面先灭上面的后灭体现出二氧化碳渐渐从上到上充满烧杯,说明密度大于空气;故答案为:(1)纸花颜色由紫变红;(2)Ca(OH)2+CO2═CaCO3↓+H2O;(3)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1)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工业用水循环利用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喷灌、滴灌减少用水D.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考点】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从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分析;(2)根据水被严重污染后危害,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加热煮沸可以使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发生反应以水垢的形式析出,形成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软水;(2)A、工业用水该循环利用,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37\nB、生活污水是水体污染源之一,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故错误;C、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可以减少大量用水,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故正确;D、水被严重污染后,植物不能生长,人、动物不能饮用,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故正确.故答案为:(1)煮沸;(2)B.【点评】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有了水才有生命,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2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磨豆成浆B.剪纸成花C.酿谷成酒D.雕石成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磨豆成浆的过程中分离出豆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剪纸成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酿谷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雕石成像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海水C.盐水D.雨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从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去分析解答;B、从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去分析解答;C、从盐水是由盐和水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去分析解答;D、从雨水在下落的过程中吸收了空气大量的物质,是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故A正确;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故B错误;C、盐水是由盐和水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雨水在下落的过程中吸收了空气大量的物质,是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 29.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7\n【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空气由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He、Ne、Ar)、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如H2O)五部分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 3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酒精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31.近年来,我市多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从而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一些行为和举措,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露天焚烧垃圾D.提高电动汽车的比例【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从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和粉尘去分析解答;B、从火力发电一般为燃煤发电,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去分析解答;C、从焚烧垃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去分析解答;D、从电动汽车的使用可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空气的质量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和粉尘;故A错误;B、火力发电一般为燃煤发电,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故B错误;C、焚烧垃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故C错误;37\nD、电动汽车的使用可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空气的质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污染. 32.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3C.+5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氯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3.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H2B.2HC.2H+D.2H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比较以上选项,可知选B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4.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B.9C.10D.19【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错误.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正确.C、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错误.D、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故选项错误.故选B.37\n【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取用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过滤注意事项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考虑.【解答】解:A、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A错;B、过滤时漏斗尖嘴部分紧贴烧杯内壁,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与水平面呈45°角,要进行预热,故C正确;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D错.37\n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6.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节水型马桶是节约水资源的具体体现,故A正确;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源,故B错误;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具体体现,故C正确;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具体体现.故D正确;故选B.【点评】要保护水资源首先要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及节约水资源的方法. 37.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点燃红磷前要先夹紧弹簧夹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解答】解:A、红磷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而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不能耗尽,使结果小于五分之一,所以A正确;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是为了装置的气密性好,若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会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所以B正确;C、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而不能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否则会使得结果小于五分之一,所以C错误;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是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水会倒流进瓶内,因此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所以D正确;37\n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结论、误差分析和实验中注意事项是考查重点. 38.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很多学生在测试结束后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为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乳酸(C3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是一种氧化物B.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3个水分子构成C.葡萄糖与乳酸中所含的原子种类相同D.葡萄糖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葡萄糖的作用来分析.【解答】解:A.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葡萄糖和乳酸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分子均由碳、氢、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葡萄糖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9.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B.元素名称为钠C.元素符号为NaD.核外电子数为22.99【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是钠,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a,故选项说法正确.37\n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的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反应物中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C、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D、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B.【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7\n六、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4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序号,下同).(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D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故填:酒精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B.(3)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故填:D.【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42.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1)为保证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 灯火 实验.(2)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37\n【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2)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3)根据炼铁的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由于二氧化碳不不能供给呼吸,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为保证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灯火实验.(2)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答为:(1)灯火;(2)吸附;(3)3CO+Fe2O32Fe+3CO2.【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 七、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4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其中铝铁属金属元素,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4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故选项正确.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45.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O2C.KClD.NaOH【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37\n【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错误;B、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氯化钾由钾、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氢氧化钠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必须含有两种元素,因此氢氧化钠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4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甲烷C.蜡烛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木炭、硫、蜡烛、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故A错误;B、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故C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4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H2OC.CO2D.H2O2【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O2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8.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37\n【解答】解: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知识. 49.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48B.26C.22D.4【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故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0.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此项错误;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碳酸易分解属于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此项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5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37\n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物质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B.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C.反应物的分子总数不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总数D.该反应中含硫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37\n【分析】根据各原子的图示结合四物质的分子结构可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即:2H2S+O22S+2H2O,据此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可对选项的问题进行判断.【解答】解:由微观示意图及题干说明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H2S+O22S+2H2O;A、由方程式可知3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只有氢未改变,氧、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了,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丙和乙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故B错误;C、通过微观图可以看出,反应物中有两个硫化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共三个分子,生成物中有两个水分子和两个二氧化硫分子,共四个分子,故C正确;D、该反应中含硫元素的化合物有硫化氢一种,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对微观示意图认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依靠信息正确的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并对选项进行细致的分析. 53.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有咸味,易溶于水,有毒.在320℃时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盐酸作用会放出红棕色气体.亚硝酸钠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必须严格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盐酸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B.亚硝酸钠可以加到食品中,但添加量要符合规定C.亚硝酸钠受热分解放出的气体可能是NH3D.亚硝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盐酸和氯化钠不能反应;B、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C、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根据亚硝酸钠的组成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分别向两种物质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放出红棕色气体的是亚硝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B、亚硝酸钠有毒,食用后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亚硝酸钠不可用作生活调味品.该选项说法正确.C、亚硝酸钠中不含有氢元素,所以亚硝酸钠受热分解不能生成氨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亚硝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八、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54.水下作业时,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1)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 氧气能供给呼吸 .(2)装有“富氧空气”的钢瓶外壁喷漆,其目的是 隔绝氧气和水,防止生锈 .(3)“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能是 A .37\nA.1:2B.1:5C.1:4D.21:79.【考点】氧气的用途;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分析回答;(2)根据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分析回答;(3)根据空气的成分和“富氧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分析判断.【解答】解:(1)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2)装有“富氧空气”的钢瓶外壁喷漆,其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防止生锈.(3)A、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即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A、1:2大约是33.3%,属于富氧空气,故A正确;B、1:5不可以,比空气中的还低,故B错误;C、1:4,属于普通空气的组成,故C错误;D、21:79,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故D错误.故答为:(1)氧气能供给呼吸;(2)隔绝氧气和水防止生锈;(3)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5.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为 CaCO3 .(2)为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C2H4+4H2O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得物质的化学式.(2)依据提供的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即可;【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S,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2;O,6;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和3,故X的化学式为CaCO3(2)由提供的信息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产物是乙烯和水条件是催化剂并加热,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故答案为:(1)CaCO3;(2)2CO2+6H2C2H4+4H2O.【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难度不大. 56.(1)湿衣服晾干体现了水分子的不断 运动 .(2)日常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7\n【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硬水与软水.【专题】化学规律的类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1)湿衣服晾干体现了水分子的不断运动;故填:运动;(2)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点评】】掌握水的净化以及分子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3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