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空气由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He、Ne、Ar)、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如H2O)五部分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  ) A.银B.铜C.铝D.钠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答案.解答: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大小为:Na>Al>Cu>Ag.故选A.点评: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并且要学会应用. 3.(1分)(2022•昆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其中铝铁属金属元素,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4.(1分)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23\n分析:加碘食盐的“碘”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一般以无机盐类物质存在,指的是元素.解答:解: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元素.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中的元素,解答本题要求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5.(1分)(2022•市北区二模)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故选项正确.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6.(1分)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B.使用无氟冰箱C.提倡使用私家车D.提倡垃圾分类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使用清洁能源,能节省化石燃料、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分析.B、根据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判断.C、根据汽车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解答:解:A、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空气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B、使用无氟冰箱,能减少臭氧层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C、多使用私家车,增加了燃料的使用,增加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故C符合题意.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从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来倡导对环境的保护,贵在从自己做起. 7.(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B.汽水C.液态氧气D.液态空气23\n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指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汽水中含有水、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液态氧气指的是氧气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故是混合物.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8.(1分)(2022•北京)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B.甲烷C.蜡烛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木炭、硫、蜡烛、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故A错误;B、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故C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9.(1分)如图所示的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图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很多图标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要认真对待,要了解并熟记其含义. 23\n10.(1分)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H2B.2H2C.H2OD.2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A、该选项中的符号表示1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B、该选项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故选项正确.C、该选项中的符号表示1个水分子,故选项错误.D、该选项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1.(1分)(2022•石景山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给液体加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去做实验.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不能引燃,要用火柴点燃,否则会引起火灾,故A错;B、试管应倾斜,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朝向手心,故B错;C、称量时要左物右码,故C错;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要进行预热.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 12.(1分)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易升华B.水通电能分解 C.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D.食盐易溶于水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3\n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干冰易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水通电能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食盐易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13.(1分)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2B.核外电子数为24 C.元素符号为Mg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原子序数为12,故A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12,故B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符号为Mg,故C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元素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4.(1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NaClB.氧化铝Al2O3C.碳酸钠NaCO3D.氢氧化钾KOH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23\nB、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C、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D、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OH,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1分)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A.H2B.H2OC.H2O2D.HCl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O4N2↑+Cl2↑+2O2↑+4X,反应物中氮、氢、氯、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2、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氯、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2、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P+5O2═P2O5B.CO+O2CO2 C.3Fe+2O2Fe3O4D.2Al+3O2═2Al2O3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并且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CO+O22CO2.23\nC、该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Al+3O2═2Al2O3.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7.(1分)达菲(C16H31N2PO8)是目前用来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菲是一种有机物B.达菲由58个原子构成 C.达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6:31D.达菲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达菲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由达菲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达菲是由达菲分子构成的,1个达菲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的,1个达菲分子中含有58个原子.故错误;C.达菲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6×12:31×1=192:31;故错误;D.达菲中,碳、氢、氮、磷、氧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31):(14×2):31:(16×8),由此可见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石墨可用作电极B.氧气可用作燃料 C.稀有气体可用于填充霓虹灯D.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于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故A正确;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B错误;C、由于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可用于填充霓虹灯.故C正确;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23\n19.(1分)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和氮气;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C、由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等也能使木条熄灭,故结论错误;B、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故结论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但由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低,因此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结论错误;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个结论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类推法,属于易错题目,因而建议学生对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论准确记忆,理解把握,并多涉猎题型进行训练. 20.(1分)(2022•昌平区二模)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的分析中,不正确的(  ) A.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B.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C.图Ⅰ中进入广口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图Ⅱ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23\n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回到原来的温度等.解答: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故A说法正确;B、因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基本不变,谁不能倒吸,不能用于该实验,故B说法正确;C、图I中进入广口瓶的水约占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不是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故C说法错误;D、根据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可知,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从而使钟罩内外的压强达到平衡状态,进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21.(1分)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的CO点燃B鉴别冰和干冰室温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C分离铁粉和铜粉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D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水在室温下是液态,二氧化碳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C、根据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铜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冰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会融化成水,干冰在室温下会升华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因此室温放置,过一段时间有水渍留下的是冰,没有水渍留下的是干冰,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23\nC、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铜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后,能得到铜粉,但无法分离出铁粉,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锌粉与FeCl2溶液、CuCl2均能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2.(1分)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反应②中,氩气只作为保护气并不参加反应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B、据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等于两个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判断;C、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总数和为0,显+2价的铁元素在化合物中读作亚铁;D、据反应②的反应条件分析回答;.解答:解:A、反应②TiCl4+2MgTi+2MgCl2是由一种单质Mg,和一种化合物TiCl4,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Ti,和另一种化合物MgCl2,属于置换反应,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改变,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等于两个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反应前后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B正确;C、反应①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都是+4价;反应②中由+4价变为0价,C不正确;D、反应②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这里氩气是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3.(1分)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23\n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④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可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A.①②④B.②④C.③④D.①②③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题中所涉及的四个实验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性质实验,通过这些性质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是本题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分析的.实验①甲烷燃烧,烧杯内有水雾.实验②CO2的倾倒,并且可以灭火,说明其具有的性质.实验③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只能验证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实验④电解水,记住“正氧负氢,氢2氧1”.解答:解:①甲烷的燃烧,冷而干燥的烧杯壁出现的水滴可以反映出甲烷气体中含H元素,但本实验因观察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因此要想得出含有C元素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题中叙述的结论不正确;②蜡烛的熄灭说明了气体二氧化碳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而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从下到上慢慢充满烧杯,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结论正确;③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只能验证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而不能正确二氧化碳为酸性,结论错误;④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由H、O所组成,氢气与氧气体积比2:1,可以推算出水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为2:1.结论正确.故选:B.点评:准确地对实验进行分析,合理地得出结论,不能附会结论而歪曲实验事实或现象. 24.(1分)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23\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Ⅰ、Ⅱ中的现象均包含有无色气泡生成 C.Ⅰ中发生2个化学反应 D.溶液B中只含硫酸锌和水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盐的溶液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处理.解答:解:A、由图可知,操作Ⅰ过滤后得铜,操作Ⅱ过滤是除去锌;说法正确;B、Ⅰ为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气体;Ⅱ过量的锌与Ⅰ中的剩余稀硫酸反应,故二者现象均包含有无色气泡生成;说法正确;C、Ⅰ中稀硫酸与锌、氧化铜、氧化锌发生反应,为3个化学反应;故说法错误;D、溶液A中溶质为硫酸锌、硫酸铜;溶液A与过量锌反应后,则溶液B中只含硫酸锌和水,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了解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25.(1分)某乙醇(C2H5OH)和水混合的溶液中,乙醇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则此溶液中乙醇质量占总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是(  ) A.25%B.71%C.33%D.46%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由乙醇结构示意图可知,每个乙醇分子中含6个氢原子,每个水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根据“乙醇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可推算溶液中乙醇与水的质量关系,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酒精的水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中的氢原子个数相等氢原子数相等,由于每个乙醇分子中含6个氢原子,每个水H2O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溶液中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的关系.C2H5OH~6H~3H2O4654则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6%.故选:46%.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学生应注意氢原子个数是解答的关键,利用分子的个数来计算其质量是思维转换中的难点.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28分)26.(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下列图1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C (填字母序号).23\n(2)为了防止青少年患佝偻病,应补充 钙 元素.(3)临近期末考试,小明为自己制定了如下食谱.主食:米饭;副食:红烧牛肉、清蒸鱼、花生米;饮料:牛奶.从均衡营养的角度我们建议在小明的食谱中,应该增加下列哪项食物 D (填字母序号).A.炒鸡蛋B.煎豆腐C.糖醋排骨D.凉拌黄瓜(4)将浑浊的河水用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 .(5)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石油 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6)氧化钙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加热食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电解水实验;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空气与水;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以及化学与能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图中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塑料水杯,故填:C;(2)补充钙元素能防止青少年患佝偻病,故填:钙.(3)米饭含有的是糖类物质,红烧牛肉、清蒸鱼、花生米、牛奶含有的是蛋白质、油脂类物质,缺少维生素的摄入,故需要补充的是富含维生素的凉拌黄瓜,故填:D;(4)将浑浊的河水用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故填:吸附.(5)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完全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填:石油,CH4+2O2CO2+2H2O.(6)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CaO+H2O═Ca(OH)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27.(5分)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很多成语和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不琢不成器”发生的是 物理 变化.(2)“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4)“真金不怕火”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 比较稳定的 .23\n(5)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 碳 元素的含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玉不琢不成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真金不怕火”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比较稳定的;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玉不琢不成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为:物理;(2)“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答案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可燃物达到着火点;(4)“真金不怕火”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比较稳定的;故答案为:比较稳定的;(5)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碳;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8.(5分)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1)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2)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反应前反应后ABCD①物质C是由 分子 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②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③该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 9:4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23\n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2)根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特点进行解答.(3)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2)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故A正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起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温度使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但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错误.(3)①据图可知,物质C是水,由分子构成;②据图可知,A和C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是单质,AC属于氧化物.③根据反应和生成物的关系可以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该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16)】:(12+1×4)=9:4答案:(1)CO2+H2O═H2CO3(2)AB(3)①分子②AC③9:4点评:了解甲烷相对于煤来说是一种较清洁的燃料,会结合表格及计算结果分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也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29.(6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其导热性的是 B (填字母).(2)工业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3)铁制品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和氧气、水分接触 .(4)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Fe+CuSO4═FeSO4+Cu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置换 反应.(5)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 一定有硫酸铝、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从铁做炊具是利用铁具有导热性去分析;(2)从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去分析;23\n(3)从铁接触到氧气和水分就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铁锈去分析;(4)从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是因为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去分析;(5)从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液中,由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在铜在前面,在铝的后面,所以铁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和硫酸铝不反应,如果铁不足,则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铝、硫酸亚铁和没有参加反应的硫酸铜溶液;如果铁的量充足,则硫酸铜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就只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铝去分析.解答:解:(1)A、铁锤是利用了铁的硬度;故错误;B、铁做炊具是利用铁具有导热性,所以食品放在铁锅里可以做熟;故正确;C、铁可以做铁丝主要利用了铁的延展性;故错误;故答案为B;(2)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答案为:3CO+Fe2O32Fe+3CO2;(3)铁接触到氧气和水分就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铁锈;故答案为:铁和氧气、水分接触;(4)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是因为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由于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置换;(5)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液中,由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在铜在前面,在铝的后面,所以铁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和硫酸铝不反应,如果铁不足,则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铝、硫酸亚铁和没有参加反应的硫酸铜溶液;如果铁的量充足,则硫酸铜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就只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铝;故答案为:一定有硫酸铝、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的性质的掌握情况,熟记和会用金属活动顺序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5分)下列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均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1)A和B是化合物,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A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2)化合物C和单质D均有可燃性,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相同且只有一种,则C、D的化学式为 CO、C .单质D和化合物E反应,有红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C2Cu+CO2↑ .(3)将固体F放入过量G溶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A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FeCl2、H2O2、HCl .23\n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均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A和B是化合物,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A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B,猜想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化合物C和单质D均有可燃性,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相同且只有一种,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碳,将固体F放入过量G溶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A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F是铁,G是盐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均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A和B是化合物,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A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B,猜想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化合物C和单质D均有可燃性,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相同且只有一种,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碳,将固体F放入过量G溶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A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F是铁,G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通过推导可知,C、D的化学式为CO、C,单质D和化合物E的反应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3)通过推导可知,该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A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FeCl2、H2O2、HCl.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CO、C,2CuO+C2Cu+CO2↑;(3)Fe+2HCl=FeCl2+H2↑,FeCl2、H2O2、HCl.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20分)31.(6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23\n(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序号,下同).(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木条熄灭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2)根据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并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解答:解:(1)标号仪器是试管;(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应是“固体加热型”,选择A;(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A;(2)CaCO3+2HCl═CaCl2+CO2↑+H2O;C;木条熄灭.点评: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记住常见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并能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2.(6分)某燃料X在7.2g氧气中燃烧,得到9.2g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资料: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②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23\n(1)通过混合气体后,A装置增重4.5g,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 水蒸气 .(2)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D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碳被除尽 .(3)当观察到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F中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称量B、C装置共增重3.3g,根据以上数据可确定燃料X中所含元素及元素质量比为 1:3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1)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进行分析;(2)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3)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实验现象;(4)根据B、C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增重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据此计算元素的质量比.解答:解:(1)浓硫酸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增重就说明吸收了水,因此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式是:Ca(OH)2+CO2═CaCO3↓+H2O;D装置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吸收尽二氧化碳,便于对一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的检验;(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氧化铁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黑色,F中石灰水变浑浊;(4)B、C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增重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说明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3g,因为混合气体质量为9.2g,其中水蒸气为4.5g、3.3g二氧化碳,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4.5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5g××100%=0.5g,3.3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3g××100%=0.9g,1.4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4g××100%=0.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料X的质量为9.2g﹣7.2g=2g,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和为0.9g+0.6g+0.5g=2g,因此X中不含有氧元素,只含有碳、氢元素,因此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0.9g+0.6g):0.5g=3:1;故答案为:(1)水蒸气;(2)Ca(OH)2+CO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被除尽;(3)红色固体变成黑色,F中石灰水变浑浊;(4)1:3.点评: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常见气体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性质,同学们要具有综合的化学知识才能做好此题. 33.(9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了一个盛有黑色固体的烧杯.在请教老师后,同学们得知烧杯中的固体是加热制取氧气的剩余物(反应完全),从中可以回收得到MnO2.小组同学将黑色固体取出,并对其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①实验室中可以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KClO3)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23\n②氯化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无色;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Ⅰ.探究黑色固体是哪个化学反应的剩余物.【猜想】猜想一:H2O2制取氧气;猜想二:KClO3制取氧气;猜想三: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 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进行实验】取少量黑色固体于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过滤后得到黑色滤渣和无色滤液.【得出结论】猜想 二 成立,理由是 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 .Ⅱ.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猜想】猜想一:是反应物;猜想二:是催化剂.【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取12.25g氯酸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固体融化,产生少量气体,木条上的火星变亮.2、取12.25g氯酸钾和2.55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固体融化,产生大量气体,木条复燃 .3、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称量.称量固体的质量是 2.55 g【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反思与交流】小贝同学提出,前面的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为 可能加热二氧化锰,会产生氧气 .经过讨论,大家设计了一个补充实验,证明了猜想二成立,请你写出实验操作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加热二氧化锰不能产生氧气,故猜想二成立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Ⅰ.探究黑色固体是哪个化学反应的剩余物.【猜想】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推测猜想;【进行实验】根据“过滤后得到黑色滤渣和无色滤液”,进行推测.【得出结论】根据“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进行推测.Ⅱ.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操作,推测实验现象;【反思与交流】根据可能加热二氧化锰,会产生氧气,进行分析,设计一个补充实验.解答:解:Ⅰ.探究黑色固体是哪个化学反应的剩余物.【猜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推测猜想三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根据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根据“取少量黑色固体于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过滤后得到黑色滤渣和无色滤液”23\n,推测猜想二成立,理由是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Ⅱ.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取12.25g氯酸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固体融化,产生少量气体,木条上的火星变亮.2、取12.25g氯酸钾和2.55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固体融化,产生大量气体,木条复燃.3、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称量.称量固体的质量是2.55g【反思与交流】小贝同学提出,前面的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为可能加热二氧化锰,会产生氧气.经过讨论,大家设计了一个补充实验,证明了猜想二成立,请你写出实验操作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加热二氧化锰不能产生氧气,故猜想二成立故答案为:【猜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得出结论】二,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固体融化,产生大量气体,木条复燃.2.55【反思与交流】可能加热二氧化锰,会产生氧气.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加热二氧化锰不能产生氧气,故猜想二成立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很多新知识,验证一些现象与结论.因此,学习化学时,不要错过每一个实验,更不要轻易放过实验中的每一个现象. 四、科普阅读理解(共1个小题,共4分)34.(4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在离地面约25km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与O2不同,通常状况下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O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O3比O2活泼的多,它能跟许多物质(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2,一种方法是在微热条件下,O3与SO2化合成SO3,SO3再跟H2O化合就得到了硫酸.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O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O3约3%.23\n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2)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O22O3 .(3)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3SO23SO3 .(4)你认为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 禁止使用氟利昂 .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从O3与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去分析;(2)从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去分析;(3)从在微热条件下,O3与SO2化合成SO3去分析;(4)从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去分析;解答:解:(1)由于O3与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为:分子构成不同;(2)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故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为:3O22O3.故答案为:3O22O3;(3)在微热条件下,O3与SO2化合成SO3,故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3+3SO23SO3.故答案为:O3+3SO23SO3;(4)由于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所以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禁止禁止使用氟得昂;故答案为:禁止使用氟利昂.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并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计算题(共1个小题,共3分)35.(3分)某校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化学方法探究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将11.4g钢样品和30.0g稀盐酸(足量)放入质量为130.0g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T0T1T2T3烧杯和药品质量/g171.4171.3171.0171.0(1)计算这种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精确到0.1%)(2)某钢厂欲冶炼1120t这种钢材,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由图示数据可以看出,T2和T3时的剩余物质质量相等,说明T2时反应已完全,气体不再产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T223\n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利用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钢样品中含铁的质量;(2)解答:解:(1)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11.4g+30.0g+130.0g﹣171.0g=0.4g;设钢样品中含铁的质量为x,Fe+2HCl═FeCl2+H2↑562x0.4g=解得:x=11.2g这种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98.2%(2)设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Fe2O3+3CO2Fe+3CO216011280%x1120t×98.2%=1099.84t=解得:x=1833.1t答:(1)计算这种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98.2%;(2)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833.1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气体的质量,为解答打开突破口,余下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23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