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栏,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2分)1.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醋挥发B.铁锅生锈C.煤炭燃烧D.饭菜变馊 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读液体体积C.过滤悬浊液D.熄灭酒精灯 3.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A.Si3N4B.Si4N3C.Si3N7D.Si7N3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nA.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B.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C.鉴别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可滴加肥皂水D.自来水可以饮用所以是纯净物 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6.从电解水实验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内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在电解水实验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7.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铝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团队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22:5C.青蒿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9.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D.相同条件下,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该气体不与空气成分反应)一般可用向下排气法.所以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的密度一定比空气小 11.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n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2.从下图获得关于水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较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D.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1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可收集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20\n15.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分子 ; (2)2个铵根离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16.用下列物质的编号回答有关问题:①冰水共存物②硬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四氧化三铁⑤氮气⑥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⑦硫在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的产物⑧澄清石灰水⑨水银⑩氯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7.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18.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可以用高效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将它们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分别从物质的组成、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及其变化方面,写出你所获得的有关信息(任答三条即可).(1)组成或构成 ;(2)变化 ;(3)其他 . 四、本题包括1小题,13分19.(13分)(2022秋•邛崃市期中)碘元素具有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人体缺碘时易患粗脖子病.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简称碘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下表某精制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配料表食用盐、碘酸钾含碘量(20mg~40mg)/kg保质期18个月食用方法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勿长时间炖炒贮藏指南避热、避光、密封、防潮20\n(1)已知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①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③一定量的碘酸钾中含有20g碘,则碘酸钾的质量为 g.(2)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3)若1000g碘盐中约含20mg碘,①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 ;A.碘单质B.碘元素C.碘原子D.碘分子②已知成人每天约需0.15mg碘,假设这些碘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则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五.本题包括1小题,12分20.(12分)(2022秋•邛崃市期中)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D 、E .(2)写出①②③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用化学式表示),并指出①③反应的基本类型(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① 反应② ③ 反应. 六.本题包括1小题,13分21.(13分)(2022秋•邛崃市期中)我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之后,认为课本上实验存在不足,实验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原装置改进如图所示,成功的测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设计实验】①经测定,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则注射器中至少应吸入 mL水(填整数);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之后,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③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④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实验现象】白磷燃烧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为 ;气球的变化情况为 .20\n【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实验反思】请结合课本装置图分析,该改进装置比课本装置有哪些优点:(答一点即可) . 2022-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栏,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2分)1.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醋挥发B.铁锅生锈C.煤炭燃烧D.饭菜变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白醋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饭菜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20\n检查气密性B.读液体体积C.过滤悬浊液D.熄灭酒精灯【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时的方法进行分析;C、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使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装置要密封,图中长颈漏斗和外面相通,故不正确;B、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水平,故不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缺少玻璃棒,故不正确;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图中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3.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A.Si3N4B.Si4N3C.Si3N7D.Si7N3【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20\n【分析】根据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得出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利用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解答】解:由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为5,容易得到3个电子,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为4,一般不容易失去也不容易得到电子,但可以与其它元素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合物,则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化合价不能约分可直接交叉,使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化学式为Si3N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来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应能根据原子结构得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然后可利用化合价和化合价的原则来书写化学式.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B.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C.鉴别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可滴加肥皂水D.自来水可以饮用所以是纯净物【考点】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定义判断.B、根据硬水的定义判断.C、根据蒸馏水和自来水的成分及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判断.D、根据自来水的成分判断.【解答】解:A、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说明雨水中至少有两种物质,为混合物,所以正确.B、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的水,所以正确.C、蒸馏水是纯水,属于软水,自来水中溶解有可溶性物质,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蒸馏水,泡沫少的是自来水,所以正确.D、自然界中的天然水经过处理后,除去了不溶性的杂质和部分可溶性的杂质,并杀菌消毒,成了自来水,但自来水不是纯水,还含有部分可溶性的杂质,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纯净物的定义、硬水的定义和鉴别,理解纯净物的定义,了解天然水的组成、硬水的定义及鉴别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20\n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加热器皿-酒精灯;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量的限制考虑;B、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考虑;C、根据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考虑;D、根据酒精灯引起火灾的灭火方法考虑.【解答】解:A、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A错;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瓶,否则污染试剂,故B错;C、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C正确;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用湿抹布扑灭,或用沙子盖灭,故D错.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6.从电解水实验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内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在电解水实验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可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为能燃烧的氢气,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2;由此实验可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可以据此答题.【解答】解: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不是质量之比,故A错;B、通电分解水只产生了氧气和氢气,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错.C、在电解水实验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故C对;D、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知道与正极相连的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够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水电解的实验及结论,具体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描述记忆“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一和二指的是体积之比为1:2,而不是质量之比 7.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铝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及空气的组成成分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20\n【解答】解:A、氧化铝不是空气成分,故错误;B、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也是空气的成分,故正确;D、稀有气体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属于空气成分且是氧化物,要熟知空气成分及氧化物的组成. 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团队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22:5C.青蒿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C.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中只能含有两种元素,而青蒿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故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C.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根据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进行解答.【解答】解:A、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该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C错误;20\nD、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是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以及区分等问题.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D.相同条件下,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该气体不与空气成分反应)一般可用向下排气法.所以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的密度一定比空气小【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对于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来说,非金属不一定显负价,可以据此解答该题;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中含有两种不同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向下排空气法适用范围进行解答.【解答】解:A、对于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来说,非金属不一定显负价,例如在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A推理错误;B、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不同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故B推理错误;C、催化剂是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是不一定是加快,也可能是减慢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故C推理错误;D、相同条件下,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该气体不与空气成分反应)一般可用向下排气法,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的密度一定比空气小,故D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解决这类题可从找反例入手. 11.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20\n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分析;C、根据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分析;D、分析镁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进行比较.【解答】解:A、由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变成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意义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正确;C、由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故C错误;D、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变成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变成8;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变成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二者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8.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了解及对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12.从下图获得关于水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在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解答】解:A、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说法正确.B、反应前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还是这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此项说法正确.D、分子是原子构成的,由水分子的微观图可知: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此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不发生改变,元素的种类同样没有发生变化. 1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较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20\nC.证明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D.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木条燃烧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C、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可收集【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发生装置的特点分析加入的药品;B、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特点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密度选择放置方式;D、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分析.【解答】解:A、该装置是固液在常温下产生氧气,所以使用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故说法正确;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的装置,故说法错误;C、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为了防止氧气逸散,从水槽里盖上玻璃片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故说法错误;20\n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故说法错误;故选项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判断.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15.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分子 2N2 ; (2)2个铵根离子 2NH4+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4)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OH)3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2个氮分子就是在氮气的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2;(2)2个铵根离子就是在铵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H4+;(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4)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就是在氢氧化铝化学式中铝元素的正上方加上+3,故填:(OH)3.【点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用下列物质的编号回答有关问题:①冰水共存物②硬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四氧化三铁⑤氮气⑥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⑦硫在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的产物⑧澄清石灰水⑨水银⑩氯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是 ②③⑥⑧ ,属于单质的是 ⑤⑨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①④⑦⑩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④⑦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硬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钙盐、镁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雨后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水共存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四氧化三铁、硫在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的产物是二氧化硫、氯酸钾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20\n水、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填:②③⑥⑧;⑤⑨;①④⑦⑩;①④⑦.【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17.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之快速沉降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引流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煮沸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20mL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大颗粒易于沉降;(2)过滤时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细菌微生物高温已失去活性;(4)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氧气和负极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2.【解答】解:(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悬浮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大颗粒易于沉降;(2)过滤时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引导液体的流向;(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软化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细菌微生物高温已失去活性;(4)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氧气和负极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2,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20mL;故答案为:(1)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之快速沉降;(2)引流;(3)煮沸;(4)20.【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以及常用物质的用途、电解水实验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18.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可以用高效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将它们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分别从物质的组成、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及其变化方面,写出你所获得的有关信息(任答三条即可).(1)组成或构成 一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或一氧化碳分子是由碳氧两种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2)变化 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二氧化碳 ;20\n(3)其他 化学反应的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没有变化(或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可以根据图中微观粒子的结构信息及其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原子等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从图示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组成元素以及分子的结构等信息;(2)可从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等知识分析解答,该过程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二氧化碳;(3)由反应的过程可知该反应的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没有变化,所以可知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或一氧化碳分子是由碳氧两种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2)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二氧化碳;(3)化学反应的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没有变化(或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点评】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清微粒的具体结构及变化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较方便的解决. 四、本题包括1小题,13分19.(13分)(2022秋•邛崃市期中)碘元素具有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人体缺碘时易患粗脖子病.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简称碘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下表某精制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配料表食用盐、碘酸钾含碘量(20mg~40mg)/kg保质期18个月食用方法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勿长时间炖炒贮藏指南避热、避光、密封、防潮(1)已知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①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5 .②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14 .③一定量的碘酸钾中含有20g碘,则碘酸钾的质量为 33.7 g.(2)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受热易分解(或不稳定) .(3)若1000g碘盐中约含20mg碘,①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 B ;A.碘单质B.碘元素C.碘原子D.碘分子②已知成人每天约需0.15mg碘,假设这些碘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则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标签图示型;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2)由食用方法和储存方法说明碘酸钾不宜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和储存;(3)根据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进行解答;20\n根据题中信息“1000g碘盐中含20mg碘”进行计算.【解答】解:(1)①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故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X+(﹣2)×3═0X═+5;故填:+5;②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39+127+16×3=214;故填:214;③需要碘酸钾的质量=20g÷=33.7g;故填:33.7;(2)碘酸钾的食用方法是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储存方法是密封、避光、防潮湿.说明碘酸钾不能接触较高的温度,因此说明碘酸钾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故填:受热易分解(或不稳定);(3)①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故选B;②由题意可知每1000g碘盐中约含20mg碘,则0.15mg碘需碘盐的质量为1000g×=7.5g.故填:7.5g.【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会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是解此类题的关健. 五.本题包括1小题,12分20.(12分)(2022秋•邛崃市期中)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KMnO4 、B MnO2 、D O2 、E H2O2 .(2)写出①②③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用化学式表示),并指出①③反应的基本类型(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① 2KMnO4K2MnO4+MnO2+O2↑;分解 反应② 2H2O22H2O+O2↑ ③ C+O2CO2;化合 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20\n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故A是高锰酸钾;加热“能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D,故D是氧气;黑色固体G在氧气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故H是二氧化碳,G是碳;B与E混合能产生氧气和F,且“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生成的F是水;反应①中生成的C是锰酸钾,据此解答.代入题目进行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故A是高锰酸钾;加热能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D”,故D是氧气;G在氧气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故H是二氧化碳,G是碳;B与E混合能产生氧气和F,且“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生成的F是水;反应①中生成的C是锰酸钾,把推测的结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因此:(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为:A、KMnO4;B、MnO2;D、O2;E、H2O2;(2)①高锰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分解;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③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填:C+O2CO2;化合.【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六.本题包括1小题,13分21.(13分)(2022秋•邛崃市期中)我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之后,认为课本上实验存在不足,实验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原装置改进如图所示,成功的测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设计实验】①经测定,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则注射器中至少应吸入 46 mL水(填整数);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之后,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③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④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实验现象】白磷燃烧的现象为 产生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气球的变化情况为 先膨胀,再收缩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实验反思】请结合课本装置图分析,该改进装置比课本装置有哪些优点:(答一点即可) 防止白磷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膨胀弹开橡胶塞 .20\n【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设计实验】①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以据此进行解答;【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由于刚开始反应时气体受热要膨胀,而反应中消耗了氧气,所以反应后锥形瓶中气体的压强要减小,可以据此解答;【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约占空气体积的;【实验反思】实验中由于白磷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应该放置装置内的气体弹开橡胶塞,同时实验时尽量在装置内引燃白磷以防气体受热逸出,导致实验误差,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设计实验】①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注射器中至少应吸入水的体积为:230mL×=46mL;【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由于刚开始反应时气体受热要膨胀,而反应中消耗了氧气,所以反应后锥形瓶中气体的压强要减小;【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约占空气体积的;【实验反思】实验中由于白磷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应该放置装置内的气体弹开橡胶塞,同时实验时尽量在装置内引燃白磷以防气体受热逸出,导致实验误差,【设计实验】46;【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先膨胀,再收缩;【实验结论】;【实验反思】①防止白磷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膨胀弹开橡胶塞.②白磷在装置内即可引燃,避免装置外引燃使部分气体受热逸出,导致实验误差.答案:【设计实验】46【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先膨胀,再收缩【实验结论】1/520\n【实验反思】防止白磷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膨胀弹开橡胶塞【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20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