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蜊江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一分)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是( )A.食盐、水、酒精B.衣服、桌子、电视机C.太阳、宇宙、太空D.精神、意识、力量 3.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我国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B.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C.“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雏形)的对接D.儿童“手足口病”传播途径的调查 4.下列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称重固体C.装入固体粉末D.熄灭酒精灯 5.水是由( )A.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B.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C.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索构成D.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少量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氯气)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 )25\n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7.下列各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的是( )A.食盐和水B.酒精和水C.铁粉和水D.蔗糖和水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9.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 10.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A.分子质量很小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 11.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12.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①分子的种类;②分子间的间隔;③分子本身的化学性质;④分子的运动情况;⑤分子本身的质量.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 13.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25\n1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15.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都是化学变化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C.化学变化过程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的一种微粒 17.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 )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D.无法判断能力 18.用托盘天平称8克石灰石,把砝码放在了左盘,石灰石放在了右盘,则称量结果( )A.8克B.大于8克C.小于8克D.无法称量 19.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用泥沙扑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水冲灭 20.2022年怖危机.9月11日,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之后,自称安全的美国,陷入了恐研究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撞击大楼碎玻璃纷飞B.飞机汽油燃烧爆炸C.房屋钢筋熔化D.世贸中心大楼坍塌 21.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和加热较多液体三种用途的是( )A.试管B.量筒C.集气瓶D.烧杯 22.黑糊糊的石油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对此你提出的问题不属于化学问题是( )A.石油的组成成分是什么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D.通过什么方法从地下得到石油 23.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25\nA.问题B.假设C.实验D.结论 24.某学生要准确量取7克水,应用( )A.50毫升量筒B.10毫升量筒、滴管C.托盘天平D.5毫升量筒、滴管 25.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D.镁+氮气→氮化镁(固体) 二、填空题(1---3题每空1分,4、5、6、7题每空0.5分,共27分)26.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块钠,切面成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上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中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他又取一小块钠,在空气中加热竟然燃烧起来发出美丽的黄光.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27.纯水极难导电,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可 (填“增强”或“减弱”)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应通 (填“直流”或“交流”)电,若在电源正极得到100ml 气时,同时可在阴极得到 ml 气.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可用下列图示描述.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从上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① ;② . 28.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1)海水(2)矿泉水(3)自来水(4)蒸馏水(5)冰水混合物(6)纯净水. 29.指出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1) ;(2) ;25\n(3) ;(4) . 30.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 .试管内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 .(1)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 mL,(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未经 不可再吸取别的液体,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胶帽朝上.(3)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将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 ,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4)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有多种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 、 .(5)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应与量筒内液体 相平.(6)称量前先要调节天平的平衡.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被称量的物质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 盘放砝码,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把药品放在 内称量. 31.看图填空.(1)写出仪器名称:C. D. 填写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2)可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3)可用于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4)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5)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 . 32.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1)用嘴吹酒精灯 ;(2)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3)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手心 ;(4)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附有水珠 . 25\n三、探究题(每空1分)33.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2)所得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 方法. 34.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小亮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2)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3)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焰心处加热.实验结果如表:试管编号ABC水沸腾所用的时间(/s)903045由此小亮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他的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 35.原水(未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在水中撒些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使水变澄清;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步骤如下:(1)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和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 (填编号).(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3)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 ,使杂质 来达到净水的目的.(4)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 .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D.试管E.玻璃棒F.漏斗G.托盘天平H.蒸发皿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 层滤纸处.(5)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6)自来水经使用后,变成生活污水,要对生活污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目的是 .(答一条) 25\n三、简答题:36.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37.利用学到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鉴别蒸馏水和食盐水.鉴别的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25\n2022-2022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蜊江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一分)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煤气爆炸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石蜡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是( )A.食盐、水、酒精B.衣服、桌子、电视机C.太阳、宇宙、太空D.精神、意识、力量【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不是研究物体的,它不单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解答】解:A、化学研究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多种类型,食盐,水,空气是化学研究的常见物质,故A正确;B、衣服、桌子、电视机是物体,不是物质,化学研究组成它们的成分,不研究它们本身,故B错误;C、太阳、宇宙、太空是物理天文学研究的范畴,故C错误;D、精神、意志、力量是哲学研究的范畴,故D错误.故选A.【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 3.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我国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B.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25\nC.“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雏形)的对接D.儿童“手足口病”传播途径的调查【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考虑,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就可以解答本题,知道化学是学什么的.【解答】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从而可知B项符合此范围,属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及组成的范畴,其它选项均不属于.A、C是天体物理研究的范畴,D是生物医学研究的范畴.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化学研究范畴的考查,是选项过程的具体探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4.下列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称重固体C.装入固体粉末D.熄灭酒精灯【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拿塞倒放口挨着口,缓慢注入签向手(心),取完上塞放原处,即可判断正误;B、氢氧化钠是易潮解的物品,用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D、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即可判断正误;25\n【解答】解:A、液体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拿塞倒放口挨着口,缓慢注入签向手(心),取完上塞放原处”,故A不正确;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原则可知,易潮解的物品,用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氢氧化钠是易潮解的物品,不应放在纸片上称量,故B不正确;C、图示的取用粉末状药是正确操作,故C正确;D、酒精灯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基本操作是中考重要考点之一,应理解掌握. 5.水是由( )A.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B.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C.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索构成D.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考点】水的组成.【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可以从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两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水是宏观物质,可以用元素组成来表示.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等方面的问题,描述物质组成时,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数字对数字. 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少量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氯气)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黄河水含有大量泥沙,分析题中所涉及的净化方法在净化水时所起到的作用,对黄河水进行净化操作方法排序.【解答】解:①化学沉降(用明矾),明矾具有吸附水中固体小颗粒的作用,使悬浮水中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加快悬浮物的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自然沉降后的操作;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在此过程中应为过滤后的净化操作;③自然沉降,使水静置,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而沉降,在此净化中应为最先进行的操作;④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一种方法,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所以合理的操作顺序③①④②.故选D.【点评】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并不能把水中的病菌除去,因此过滤后还需要进行消毒杀菌操作.25\n 7.下列各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的是( )A.食盐和水B.酒精和水C.铁粉和水D.蔗糖和水【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B、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C、铁粉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正确.D、蔗糖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理解过滤的原理(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结合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是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通电时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B、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碘受热变成碘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不伴随着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打雷闪电时,空气中会有极少的氧气变为臭氧,氧气和臭氧是同种元素的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据此逐项进行分析判断.25\n【解答】解:A、放电时氧气转化为臭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B、放电时氧气转化为臭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和臭氧是同种元素的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不是同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气和臭氧是同种元素的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新信息为载体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单质与化合物等)进行解题的能力. 10.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A.分子质量很小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这一基本特征解答此题.【解答】解:我们能闻到榴莲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应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现象. 11.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根据水在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来分析作答.A、水蒸气变成水属于物理变化;B、水通电分解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C、糖水中的水是溶剂,水分子没有变化;D、海水淡化是除去了水中的某些杂质,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解答】解: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但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化;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水分子发生了变化;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属于混合物.其中糖水中的水是溶液中的溶剂.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25\nD、海水淡化是除去了水中的一些盐分等杂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故选B.【点评】水通电分解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与水的状态变化等物理变化最大的区别是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12.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①分子的种类;②分子间的间隔;③分子本身的化学性质;④分子的运动情况;⑤分子本身的质量.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从微观上理解分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故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无新分子生成,故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即分子的种类、分子本身的化学性质、分子本身的质量、分子的组成都不会发生改变.故选B.【点评】掌握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节水和合理开发水意识的培养是初三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解答】解: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水资源,故A做法正确;B、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即不能使水软化,故B做法错误;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C做法正确;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D做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25\n【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解答】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选C.【点评】掌握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与分子、原子的大小、间隔性、运动性关系不大. 15.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气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所以打气筒顺利的将气体打入轮胎.【解答】解: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气筒内空气分子的间隔变小了,体积变小了的空气相对应的压强就大了,当压强大于车胎内的压强的时候空气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胎内,完成打气的工作.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与分子之间的间隔有关系,与分子的大小、能否再分以及分子的运动无关,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化学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都是化学变化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C.化学变化过程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的一种微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考虑;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考虑;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考虑.【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说法正确;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故B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C说法正确;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说法错误.25\n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熟记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7.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 )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D.无法判断能力【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20mL.故选B.【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18.用托盘天平称8克石灰石,把砝码放在了左盘,石灰石放在了右盘,则称量结果( )A.8克B.大于8克C.小于8克D.无法称量【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只要是没有移动游码,根据质量守恒考虑,如果移动了游码,则称得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解答】解:由于左码右物称量时,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不动游码时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所以如果不动游码时,物体的质量等于8克,一般1克以下移动游码,所以托盘天平称8克石灰石没有用游码,所以称量结果是8克.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19.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用泥沙扑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水冲灭【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因此灭火的原理则有:隔断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撤离可燃物.酒精灯打翻洒出酒精着火了,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这样既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解答】解:A、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着火面积较小,不需使用泡沫灭火器救灭,故错误;B、用泥沙扑灭,容易弄脏桌面(量不大,没有必要),故错误;C、用湿抹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能使酒精与氧气隔绝,又能起到降温的作用,故正确;D、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不能用水冲熄;故错误.故选C.25\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 20.2022年怖危机.9月11日,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之后,自称安全的美国,陷入了恐研究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撞击大楼碎玻璃纷飞B.飞机汽油燃烧爆炸C.房屋钢筋熔化D.世贸中心大楼坍塌【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飞机撞击大楼造成玻璃纷飞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飞机中的航空煤油燃烧引起爆炸的过程中发生燃料的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房屋钢筋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大楼倒塌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1.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和加热较多液体三种用途的是( )A.试管B.量筒C.集气瓶D.烧杯【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即可,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量筒: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集气瓶:收集和贮存气体,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溶解固体和加热.烧杯:用作配制溶液、溶解固体和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解答】解:A、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一般不用作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错误;B、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而一定不能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错误;C、集气瓶用来收集和贮存气体,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溶解固体和加热,故错误;D、烧杯可以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对常见化学仪器的性能进行了考查,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是解答的关键. 22.黑糊糊的石油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对此你提出的问题不属于化学问题是( )A.石油的组成成分是什么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D.通过什么方法从地下得到石油25\n【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据此分析.【解答】解:A、石油的组成成分是什么,提出的是关于石油组成的问题,属于化学问题,故A属于;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提出的是关于石油化学变化的问题,属于化学问题,故B属于;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提出的是关于石油性质的问题,属于化学问题,故C属于;D、通过什么方法从地下得到石油,提出的是获取石油的方法,不属于化学问题,故D不属于.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的研究范畴知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23.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A.问题B.假设C.实验D.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可能是食盐是假设;“尝一尝”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故答案: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某学生要准确量取7克水,应用( )A.50毫升量筒B.10毫升量筒、滴管C.托盘天平D.5毫升量筒、滴管【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水是液体,取用应该选用量筒,应注意选取的量筒的规格应和量取的液体体积尽量相近.【解答】解:7克÷1克/立方厘米=7立方厘米,7立方厘米=7毫升.用量筒量取7mL水时,先要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当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所以要同时选择量筒和胶头滴管.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7mL水,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所以误差最小,所以准确量取7mL水,需选用的量筒最适合的是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故选:B.25\n【点评】取用液体要选用合适的仪器,并注意仪器的规格和使用条件,熟练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 25.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D.镁+氮气→氮化镁(固体)【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D、镁+氮气→氮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1---3题每空1分,4、5、6、7题每空0.5分,共27分)26.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块钠,切面成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上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中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他又取一小块钠,在空气中加热竟然燃烧起来发出美丽的黄光.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性质物理性质: 银白色,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化学性质: 钠能与水反应,在空气中能燃烧.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可以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解:可以用刀切,说明钠硬度小,能浮在水面,说明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能在水中熔化成小球,说明熔点低,在空气中加热能燃烧,说明具有可燃性.故填:物理性质:银白色,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熔点低;化学性质:钠能与水反应,在空气中能燃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25\n27.纯水极难导电,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可 增强 (填“增强”或“减弱”)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应通 直流 (填“直流”或“交流”)电,若在电源正极得到100ml 氧 气时,同时可在阴极得到 200 ml 氢 气.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可用下列图示描述.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分解反应 .(2)从上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①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电解水实验;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结论及发生的反应回答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构成可以分析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等.【解答】解:纯水极难导电,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应通直流电,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若极得到100ml氧气时,同时可在阴极得到200ml氢气.(1)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2)由微粒的构成可知: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答为:增强,直流,氧,200,氢;(1)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2)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和微粒的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28.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4)(5) ,属于混合物的是 (1)(2)(3)(6) (填序号)(1)海水(2)矿泉水(3)自来水(4)蒸馏水(5)冰水混合物(6)纯净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25\n【解答】解:(1)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3)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属于混合物;(4)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5)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6)纯净水中常有一些矿物质,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4)(5);(1)(2)(3)(6).【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29.指出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1) 试管直立 ;(2) 试剂瓶口没有紧挨着试管口 ;(3) 瓶塞正放在试验台上 ;(4) 标签朝下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倾倒液体时要注意四点,试管要略微倾斜,标签朝向手心,试管口与试剂瓶口接触,试剂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解答】解:实验室倾倒液体时要注意四点:试管要略微倾斜以免液体外流;标签朝向手心以免液体外流污染标签;试管口与试剂瓶口接触以免液体外流;瓶塞正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污染试剂和腐蚀试验台.故答案为:①试管直立;②标签朝下;③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离开;④瓶塞正放在试验台上.【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倾倒液体的操作方法,属于基础性考查题. 30.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 预热 .试管内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 对着他人和自己 .(1)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 5 mL,(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滴管 ,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未经 清洗 不可再吸取别的液体,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胶帽朝上.(3)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将试管 横放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 底部 ,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4)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有多种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 试管受热不均匀 、 洗涤试管,用力过猛 .(5)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应与量筒内液体 凹液面的最低处 相平.25\n(6)称量前先要调节天平的平衡.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被称量的物质放在托盘天平的 左 盘, 右 盘放砝码,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把药品放在 玻璃器皿 内称量.【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1)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2)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3)根据粉末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量判断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4)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5)根据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6)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加热前要预热试管;液体不能超过试管的,用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离管口处.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过多容易使液体受热不均匀而出现局部沸腾,造成液体冲出试管;试管口不可对着他人和自己.(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若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给液体加热时,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能超过5mL.(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滴管,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未经清洗不可再吸取别的液体,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胶帽朝上.(3)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4)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会引起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有:试管受热不均匀;在高温时突然冷却等引起的;试管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等;洗涤试管,用力过猛等;(5)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6)称量前先要调节天平的平衡.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被称量的物质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右盘放砝码,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把药品放在玻璃器皿内称量.故答案为:预热;;对着他人和自己;(1)5;(2)清洗;(3)横放;底部;(4)试管受热不均匀;洗涤试管,用力过猛(5)凹液面的最低处;(6)左;右;玻璃器皿.【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1.看图填空.(1)写出仪器名称:C. 漏斗 D. 燃烧匙 25\n填写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2)可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E .(3)可用于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F .(4)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B .(5)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 F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对每种仪器的基本用途要一目了然.【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漏斗和燃烧匙;(2)加热试管内溶液时,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夹;(3)可用于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4)集气瓶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5)试管可作为少量溶液相互反应的容器;故答案为:(1)漏斗;燃烧匙;(2)E;(3)F;(4)B;(5)F.【点评】本题对常见化学仪器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识记性强,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是解答的关键. 32.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1)用嘴吹酒精灯 会导致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2)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试管炸裂 ;(3)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手心 腐蚀标签 ;(4)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附有水珠 试管炸裂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2)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取用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分析;(4)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1)用嘴吹酒精灯,会使火焰压入灯内,导致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故填:会导致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2)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会使试管炸裂.故填:试管炸裂;(3)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手心,流出的药品会腐蚀标签.故填:腐蚀标签;(4)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附有水珠,会使试管炸裂.故填:试管炸裂.【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遵循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规则,方可避免危险的发生. 三、探究题(每空1分)33.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过滤 ;(2)所得水是 硬水 (填“硬水”或“软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 煮沸 方法.25\n【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2)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别方法分析;(3)根据硬水的软化方法分析.【解答】解:(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能除去水中较大的不溶性颗粒,作用是过滤;(2)净化过程不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所得水是硬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煮沸方法.故答为:(1)过滤;(2)硬水,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3)煮沸.【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过滤的原理、净化水的方法等知识即可分析回答. 34.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小亮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2)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3)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焰心处加热.实验结果如表:试管编号ABC水沸腾所用的时间(/s)903045由此小亮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根据他的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抽出共性信息迁移解题.【分析】通过所给的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时,所需的时间最短,所以我们在利用酒精灯加热药品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解答】解:远离火焰加热时间最长,外焰加热时间最短,温度最高,所以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故答案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点评】酒精灯在加热药品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同时我们在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35.原水(未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在水中撒些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使水变澄清;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步骤如下:25\n(1)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和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 ABC (填编号).(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加氯水消毒 .(3)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 吸附 ,使杂质 沉降 来达到净水的目的.(4)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 ACEF .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D.试管E.玻璃棒F.漏斗G.托盘天平H.蒸发皿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 三 层滤纸处.(5)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滤纸破损 .(写一条即可)(6)自来水经使用后,变成生活污水,要对生活污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目的是 即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答一条)【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净水的原理;(2)根据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加氯水消毒解答;(3)根据明矾的作用解答;(4)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过滤的注意事项要抓住“一贴、二低、三靠”解答;(5)根据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漏斗没有洗净、盛放滤液的烧杯没有洗净等解答;(6)根据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即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解答.【解答】解:(1)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和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加明矾沉沉淀、过滤;(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加氯水消毒;(3)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悬浮于水中的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4)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三层滤纸处.(5)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漏斗没有洗净、盛放滤液的烧杯没有洗净等.(6)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答案:(1)ABC;(2)加氯水消毒;(3)吸附;沉降;(4)ACEF;引流;三;(5)滤纸破损;(6)即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点评】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这对解答此类问题尤其重要.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充分读题,从中找出有用的知识结合问题进行解答,此类题的难度一般不大,起点高,但是落点低,主要是书本中的题.25\n 三、简答题:36.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将导气管插到液面以下,用双手握住试管外壁(或用热毛巾加热试管),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无气泡则说明漏气或松开双手,看导管口能否形成一段水柱,若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漏气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解答】解:对于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时,一般对瓶内气体加热,然后看有无气泡冒出或冷却后看导管口是否形成一段水柱.故答:将导气管插到液面以下,用双手握住试管外壁(或用热毛巾加热试管),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无气泡则说明漏气或松开双手,看导管口能否形成一段水柱,若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漏气.【点评】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难点,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有很多种,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用到的方法有:1、空气热胀冷缩法2、注水法3、抽气或压气法. 37.利用学到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鉴别蒸馏水和食盐水.鉴别的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加热蒸发 一个有白色固体析出,一个无变化 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食盐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 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一个有白色沉淀生,一个无变化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食盐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蒸馏水是纯净物,食盐水是氯化钠和水的混合物,鉴别的方法有:尝味道;加热蒸发;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方法一:加热蒸发;一个有白色固体析出,一个无变化;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食盐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方法二: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一个有白色沉淀生,一个无变化;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食盐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解答】解:鉴别的方法有:尝味道;加热蒸发;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方法一:加热蒸发;一个有白色固体析出,一个无变化;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食盐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方法二: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一个有白色沉淀生,一个无变化;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食盐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故答案为:方法一:加热蒸发;一个有白色固体析出,一个无变化;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食盐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方法二: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一个有白色沉淀生,一个无变化;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食盐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合理即可)【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鉴别,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根据物质的性质和检验方法,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要认真分析,不仅要把握实验设计的每一个步骤中的实验目的,还要注意由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突破难点.本考点经常出现在实验题中.2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