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纸剪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飞机模型2.吴平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3.下列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燃烧匙4.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6.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O2B.N2C.CO2D.空气21\n7.欲量取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A.10mL量筒B.10mL和2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9.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A.B.C.D.10.实验室加热100mL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11.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明,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21\n12.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1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14.“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15.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16.箫音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17.在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木炭的仪器是()A.弹簧夹B.坩埚钳C.铁夹D.试管夹18.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21\n19.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20.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用氯酸钾制取时必须加热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二、填空题(第21小题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共42分)21.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1)H__________(2)3H__________(3)Na+__________.22.(1)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2)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A__________B__________.23.(14分)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21\n(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2)实验室欲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3)如果选用的收集装置需要检验氧气是否已收集满,则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24.化学兴趣小组自制氧气,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 __________.②第一次实验时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③重新实验发现盆中的水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____.④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 __________.25.下表列出了几种行星上的“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表内几种行星中,含有稀有气体的行星是__________.(2)试推测火星上“大气”层的温度比地球表面大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或“低”),水星表面__________液态水(填“有”或“没有”)友情提示: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温室效应越强(3)火星不适合地球生物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8分)26.“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塞21\n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图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__________.(3)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___.(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试对比第(3)题a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27.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21\n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2022-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纸剪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飞机模型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纸剪成窗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泥土烧成瓷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冰块制成冰雕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吴平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是一个设计实验的过程,在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做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A、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建立假设,故选项错误.21\n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D、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做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燃烧匙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能加热的仪器又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能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和、坩埚、燃烧匙;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解答:解:A、量筒不能加热,而且是玻璃仪器,故符合题意;B、烧杯能够垫石棉网加热,故不符合题意;C、试管可直接加热,故不符合题意;D、燃烧匙能够直接加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中有关仪器的用途,此类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解答:解: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故选:D.21\n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概念关系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解答: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较易.6.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O2B.N2C.CO2D.空气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以及空气的组成判断.解答:解:包装袋充气一方面是防止食品破碎,另一方面是要防止食品因缓慢氧化而变质,当然不能有氧气,由于空气中所含的氧气比纯氧少,所以最不适宜充入的是氧气.故选A.点评: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在判断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相关的性质,所以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欲量取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A.10mL量筒B.10mL和2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所以A、10mL的量筒过小;B、10mL和20mL会产生较大误差;C、50mL的量筒是一次量取30mL稀盐酸的最小规格的量筒;D、100mL的量筒过大.解答:解:A、10mL的量筒过小,故不合题意;21\nB、10mL和20mL会产生较大误差,故不合题意;C、50mL的量筒是一次量取30mL稀盐酸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故合题意;D、100mL的量筒过大,故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测量容器﹣﹣量筒.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量筒中量程的选择方法,方法选择需要的依据是如何才能减少实验的误差.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从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考虑,同种分子或原子的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或原子的性质不同;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有间隔,都在不断运动.解答:解: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分子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故此说法错误;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酒精分子进入水分子的间隔中;故此选项说法正确;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此选项说法正确.答案:A.点评:能利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点.9.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A.B.C.21\n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阴离子为带负电的离子,其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为8,为原子,错误;B、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正确;C、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D、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都为10,为阳离子,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粒子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粒子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粒子为阴离子.10.实验室加热100mL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在给液体加热时首先要有热源仪器,另外要根据液体的量选择合适的容器,还要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解答:解:加热100mL液体,属于较多体积的液体,应用烧杯,烧杯的底面积较大,灯焰小,会使烧杯受热不均,需要加垫石棉网,试管夹是用来夹试管的,而烧杯需要放在铁架台上加热,故使用的仪器为①③④⑥.故选:A.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基本操作,了解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前提.11.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明,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与平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同考虑本题.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中的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化学性质是相同的,故A错;B、高原地区空气比较稀薄,单位体积内氧气含量相对减少,让人有压抑感,故B错;21\nC、在高原地区,地势比较高,空气稀薄,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故C对;D、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与平原地区比较单位体积内氧气的含量小,人在呼吸时就要需要吸入更多的空气,来补充呼吸需要的氧气,所以表现出人呼吸比较困难,不是因为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空气情况的认识,知道了氧气含量少,会产生什么后果.12.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0.1g、10mL量筒准确到0.1mL,量筒的选用时一般是选用与之相等的量筒与稍大的规格的量筒确保一次性量出.读数时要读出最小分度值.解答:解:A、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0.1g,不能称得12.62g食盐,故错误;B、10ml量筒实际精确到0.1mL,只能量出8.7mL的蒸馏水,不能量取8.76mL蒸馏水,故错误;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读数不可能精确到0.01,所以数据不合理,故错误;D、10ml量筒实际精确到0.1mL,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考虑量筒及托盘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0.1g、10mL量筒准确到0.1mL、100mL量筒准确到1mL.1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概念关系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即可,氧气有助燃性,但本身不可以燃烧,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并不是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虽然常温常压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水中有少量氧气,水中的生物就依靠这少量的氧气存活,D、带火星的木条能在纯氧中复燃,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不可以作燃料,故错误;B、氧气尽管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氧气并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C、水中溶有少量氧气,水中的生物可以依靠这些氧气而存活,故正确,21\nD、带火星的木条必须在氧气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复燃,并不能在含有氧气量少的集气瓶中复燃,故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一定要严格把握氧气的性质: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而不是非常活泼;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不是只要有氧气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4.“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来分析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NiFe2O4促进了反应的发生,但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属于催化剂.故选:C.点评:通过做本题可知催化剂的定义,掌握要点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15.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新信息筛选题.分析: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含有一种物质,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解答:解: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物质,所以涂改液属于混合物,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有关的概念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16.箫音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1\n分析:根据实验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分析即可,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经洗干净.解答:解:当洗过的杯子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已洗干净.故选B点评:此题实际上属于实验性题目,课本上对这类题的叙述很详细,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读课本,理解性的把这些内容记住,不能死记硬背,要会灵活应用.17.在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木炭的仪器是()A.弹簧夹B.坩埚钳C.铁夹D.试管夹考点: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仪器的用途来解答此题.解答:解:A、弹簧夹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夹持橡皮管,如验证氧气的实验中用来夹住导气管,保持装置的气密性;B、坩埚钳一般用来夹持坩埚加热,或往热源中取、放坩埚,在初中化学中也常用作给固体物质加热的夹持工具,如实验室木炭燃烧实验中;C、铁夹一般是配合铁架台使用,用来夹持试管等反应装置;D、试管夹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夹持试管.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仪器有各自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验的需要来选择仪器.18.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是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还是称量质量一定的物品的质量;然后再根据指针偏转时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称量前旋动平衡螺母来调节平衡,在称量过程中只能增减砝码、增减药品、移动游码.指针左偏说明称量物的质量偏大,因为烧杯是一个整体无法拆分,所以为使天平平衡,只能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由于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所以不能再加砝码,应该移动游码.故选C.点评:(1)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例如称取2.5克食盐)时,若指针左偏或右偏,只能通过减少药品或增加药品来解决,如果移动游码或增减砝码,则得到的质量就不是所要称量的实际质量;21\n(2)称量质量一定的物品(例如称量一个烧杯的质量)的质量时,若指针左偏时,只能通过向右移动游码或增加砝码解决,若指针右偏时,只能通过向左移动游码或减少砝码解决,因为物品为一个整体,不能破坏其完整性.19.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则会导致氧气的浓度不同;B、浓度不同,没法比较;C、在氧气的浓度中,可以根据燃烧的剧烈程度来判断;D、题目中要求的是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燃烧的影响.解答:解:探究粗细的影响,所以要在粗细上对比,其他要素保持一致.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这样就使反应的条件不同,而难以比较,故A错;B、氧气的浓度不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故B错;C、氧气的浓度相同,根据两种铁丝的燃烧的剧烈情况来得出结论,故C对;D、浓度不同的氧气中,比较同种铁丝的燃烧,与探究的实验目的不同,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是实验探究题,解答该类题目时要注意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来比较不同状态的物质的反应,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20.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用氯酸钾制取时必须加热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2KMnO4K2MnO4+MnO2+O2↑即可得出答案;B、从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2KClO32KCl+3O2↑可以判断是否正确;C、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判断即可;D、根据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做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只加热即可,不需用催化剂,故A错误;B、从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2KClO32KCl+3O2↑可以判断,用氯酸钾制取时必须加热,故B正确;C、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21\nD、氧气有助燃的作用,验满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不需用燃着的火柴,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制取氧气的相关的问题,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能细心就可做好此题.二、填空题(第21小题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共42分)21.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1)H氢元素、一个氢原子(2)3H3个氢原子(3)Na+钠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H可表示氢元素,还可表示一个氢原子;(2)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3H表示3个氢原子;(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Na+表示钠离子;故答案为:(1)氢元素、一个氢原子;(2)3个氢原子;(3)钠离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2.(1)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2)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A装置漏气B红磷的量不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解答;21\n(2)由题意,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l/5,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解答:解:(1)①氧气可供呼吸,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故答案为:氧气;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过一段时间表面上会生成一层白膜,是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③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水蒸气;(2)由分析可知,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l/5结果的可能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故答为:A、装置漏气;B、红磷的量不足.点评: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分析解答.23.(14分)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c铁架台,d集气瓶;(2)实验室欲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A与E或A与C(填装置编号).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3)如果选用的收集装置需要检验氧气是否已收集满,则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c铁架台,d集气瓶;(2)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需要加热,应该选择装置A,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并且不易溶于水,可以选择装置C或E收集氧气,使用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快速的生成氧气和水,故填:A与E或A与C,过氧化氢水+氧气;(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填:集气瓶口.21\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装置选择、仪器名称、文字表达式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4.化学兴趣小组自制氧气,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 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棉花团、火柴.②第一次实验时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是 试管外壁不干燥(或未预热或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③重新实验发现盆中的水变红的原因是 忘记在试管口放置棉花团.④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①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作原料制取氧气的装置,反应原理进行选取仪器,分析解答本题;②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因:试管破裂可能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也可能是在高温时突然冷却等引起的.试管没有预热,就直接加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再拿出水槽中的导管,这些都会导致水回流,试管破裂;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因进行分析解答;③根据实验操作步骤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④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①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作原料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固体加热),装置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棉花团、火柴;故答案为: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棉花团、火柴;②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是:试管口朝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未预热等;故答案为:试管外壁不干燥(或未预热或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③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因此造成盆中的水变红的原因是高锰酸钾粉末飞溅进入导管中;故答案为:忘记在试管口放置棉花团;④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作原料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固体加热),装置所需的仪器,操作步骤和各注意事项,及氧气的检验方法.25.下表列出了几种行星上的“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行星名称行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木星氨气、氦气、氢气、甲烷21\n水星没有气体冥王星甲烷火星二氧化碳氮气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表内几种行星中,含有稀有气体的行星是木星.(2)试推测火星上“大气”层的温度比地球表面大气的温度高(填“高”或“低”),水星表面没有液态水(填“有”或“没有”)友情提示: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温室效应越强(3)火星不适合地球生物生存的原因是缺少氧气.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氧气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稀有气体主要包括氦氖氩氪氙等气体;大气温度高的星球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最高;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氧气.解答:解:(1)木星大气中因含有氦气而有稀有气体;故答案为:木星(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温度会越高,因为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水星因无气体也就是一定无水蒸气,故一定无水.故答案为:高没有(3)任何生物生存都离不开氧气,故火星不适合地球生物生存.故答案为:缺少氧气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文字叙述题目的理解,结合了课本中有关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让人们认识了几种星球大气的成分.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8分)26.“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①③⑤④②(或③①⑤④②).(选填序号)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塞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图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A和C.(3)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21\n(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试对比第(3)题a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浓度不同.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考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的连接顺序;(2)考查氧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及弯管伸入试管内的注意事项;(3)控制实验条件作对比实验,催化剂的种类和实验结果的对应关系;(4)控制实验条件中的温度作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不难做出正确答案;解答:解:(1)根据制取氧气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解答.故答案为:①③⑤④②(或③①⑤④②);(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伸入试管内的弯管不宜太长,否则收集不满试管.故选A和C;(3)在实验条件中只有催化剂不同,对应的反应速率不同,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剂种类.故答案为:催化剂的种类;(4)在实验条件中温度不同,得到反应速率不同,而第(3)题中催化剂不同,对应的反应速率也不同,但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多少决定了带火星木条复燃的程度.故答案为: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浓度不同.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H2O2制取氧气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掌握情况,同时又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操作了对比实验,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到正确结论,是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27.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6%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率慢.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且反应速率较快.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的速率.(1)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比.(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21\n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能使不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在验证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时,可设计对比实验,利用对比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1)二氧化锰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在设计实验时设计了三个对比实验,一个实验在试管中只放双氧水,双氧水也能分解产生氧气,但产生氧气的速度太慢,第二个实验,在试管中只放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能产生氧气,第三个实验即放双氧水,也放二氧化锰,能很快的放出氧气,所以,实验一反应速率慢实验二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比;(3)为了说明二氧化锰在此实验中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做了两次称量,目的是比较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变化,并且在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时,将剩余的固体中再倒入双氧水,发现双氧水又能很快的放出氧气.故答案为:(1)实验一反应速率慢实验二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2)对比;(3)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点评:在确定一种物质是催化剂时,不但要确定它能否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还要确定它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只有这两条都不变,才是催化剂.21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