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市文轩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8题2分,9--16题3分;共40分,只有一个选项)1.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淀粉转化成葡萄糖B.火柴梗被折断C.干冰升华D.灯泡通电发光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B.蒸馏水C.冰红茶D.加碘盐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B.C.D. 4.下列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B.食盐C.味精D.蔗糖 5.秋天的校园桂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之闻有一定的间隔15\n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6.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高钙奶粉”、“补锌糖浆”、某牌号的雀巢奶粉因碘含量超标,曾轰动全国.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A.单质B.氧化物C.分子D.元素 7.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单质B.稀有气体C.化合物D.氧化物 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碳酸→水+二氧化碳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镁+氧气→氧化镁 9.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A.水和酒精B.糖和食盐C.食盐和泥沙D.铁粉和铜粉 10.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0B.86C.136D.222 11.分子与原子本质区别(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分子运动,原子不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5.3gB.5.1gC.5.0gD.4.9g 1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4.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15\n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52.00%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15.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16.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镁的原子序数是12B.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D.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二、填空题(共28分)17.用化学符号或数字填写下列空白:(1)氧元素 ;(2)2个氮原子 ;(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4)钠离子 . 18.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举一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 19.仔细观察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10mL(填“大于”、“等于”、“小于”).15\n(2)该实验说明 . 20.图中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电子,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 (阴或阳)离子.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21.(2022秋•聊城校级期中)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可知,试管A中的气体为 ,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5ml气体,则B管内有 ml气体.(2)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再分,而 则不能再分.(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C.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4)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小袁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 22.(2022秋•聊城校级期中)实验室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现有①托盘天平②量筒(10ml,50ml,100ml)③药匙,根据要求填空.(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2)具体操作步骤可概括为 、 、 、 . 四、计算题(8分)15\n23.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有硝酸钠 克,在这种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022-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市文轩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8题2分,9--16题3分;共40分,只有一个选项)1.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淀粉转化成葡萄糖B.火柴梗被折断C.干冰升华D.灯泡通电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淀粉与葡萄糖的化学式不同,也就是说是不同的两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火柴梗被折断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灯泡通电发光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15\n【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B.蒸馏水C.冰红茶D.加碘盐【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食用醋是醋酸和水组成的混合物,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冰红茶中有茶、水等物质,加碘盐中有碘和氯化钠等.【解答】解:A、食用醋是醋酸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冰红茶中有茶、水等物质,故选项错误;D、加碘盐中有碘和氯化钠等,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解答】解: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应伸到试管中接触试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滴加,图中胶头滴管伸到试管中,故A错误.B、取用固体药品时,首先试管要横放,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故B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应紧挨,故C正确.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5\n 4.下列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B.食盐C.味精D.蔗糖【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食用油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具有溶液特点;B、食盐溶于水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属于溶液;C、味精溶于水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属于溶液;D、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属于溶液;故选A.【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溶液的形成,在判断能否形成溶液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判断,其中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 5.秋天的校园桂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之闻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当我们嗅到香味,主要是因为分子运动.【解答】解:A、花香四溢不能证明分子具有一定质量,此说法错误.B、能嗅到花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和分子间的间隔没有太大关系,此说法错误.C、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花的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感觉到了香味,说明分子的不断运动.此项正确.D、花香四溢是香味分子的一种性质,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此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微粒的性质并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是解答本题关健. 6.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高钙奶粉”、“补锌糖浆”、某牌号的雀巢奶粉因碘含量超标,曾轰动全国.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A.单质B.氧化物C.分子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锌、碘”等不能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高钙奶粉”、“补锌糖浆”、某牌号的雀巢奶粉因碘含量超标,这里的“钙、锌、碘”等不能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锌、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15\nA.单质B.稀有气体C.化合物D.氧化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理解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及稀有气体的含义既能解此题.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由臭氧(O3)的化学式知道,臭氧(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课本知识知臭氧不属于稀有气体.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及稀有气体的含义,理解这些含义既解此题. 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碳酸→水+二氧化碳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镁+氧气→氧化镁【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碳酸→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A.水和酒精B.糖和食盐C.食盐和泥沙D.铁粉和铜粉【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中的过滤方法,能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步骤分离,则混合物中含不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过滤: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解答】解:A、水和酒精能够互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错误;B、糖和食盐都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分离,故错误;C、泥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食盐可溶于水;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溶于水的物质,所以可用过滤法分离,故正确;D、铜粉和铁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分离,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用过滤法分离的物质,同学们一定要明白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收集.应熟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掌握过滤和蒸发结晶分离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实验操作. 15\n10.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0B.86C.136D.222【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故其核外电子数为86.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1.分子与原子本质区别(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分子运动,原子不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A错误;B、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故B错误;C、分子、原子都是在不停运动的,故C错误;D、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5.3gB.5.1gC.5.0gD.4.9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5g﹣0.1g=4.9g.故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 15\n1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的,正确.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且间隔大小可以随温度而改变,不正确.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且不同物质的分子间隔大小不同,正确.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内容. 14.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52.00%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图中元素周期表可知,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能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种类、核外电子数等内容.【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A错误;B、由汉语名称“铬”,则知其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C、由图是不可能看出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故C错误;D、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发布与含量;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 15.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15\n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分析】微粒①表示的为质子数为8核外有10个电子的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微粒②为质子数为10核外有10个电子的呈电中性的原子;对比两个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获取信息的正误;本题目考查了对结构示意图的认识.【解答】解:A、同种元素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图中两微粒质子数不相等,因此,不属于同种元素;故A不正确;B、两微粒核外都有两层电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故B正确;C、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都是10个,核外电子数相等;故C正确;D、微粒①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带负电为阴离子;微粒②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D正确;故选A.【点评】微粒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微粒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16.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镁的原子序数是12B.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D.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的含义考虑;B、根据核外电子层数考虑;C、根据金属元素的特点考虑;D、根据元素周期数与原子电子层数的关系考虑.【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镁的原子序数是12,故A说法正确;B、由图示可知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B说法正确;C、金属元素是带钅字旁的(汞和金除外),表中氢和硼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说法错误;D、由表中数据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故D说法正确.故选C.15\n【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各数据表示的意义,知道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和周期数的判断方法. 二、填空题(共28分)17.用化学符号或数字填写下列空白:(1)氧元素 O ;(2)2个氮原子 2N ;(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H2O ;(4)钠离子 Na+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解:(1)氧元素的元素符号是O.(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答案为:(1)O;(2)2N;(3)H2O;(5)N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举一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水等(合理即可)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铜等(合理即可)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氯化钠等(合理即可)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二氧化碳、氧气等;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等(合理即可);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等(合理即可).故答案为:水等(合理即可);铜等(合理即可);氯化钠等(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n19.仔细观察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小于 10mL(填“大于”、“等于”、“小于”).(2)该实验说明 分子之间有间隔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1)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因此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2)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填:小于;分子之间有间隔.【点评】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温度越低,间隔越小. 20.图中的原子,核内有 17 个质子,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7 电子,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 阴 (阴或阳)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答案:17、3、7、得到、阴.【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分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21.(2022秋•聊城校级期中)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可知,试管A中的气体为 氢气 ,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5ml气体,则B管内有 2.5 ml气体.(2)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再分,而 原子 则不能再分.(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D 15\n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C.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4)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小袁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洗菜水浇花 .【考点】电解水实验;化学反应的实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进行分析,电解水时负极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正极生成的是氧气,体积比为2:1,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氧气有助燃性.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解:(1)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通过观察图2,可知,A管接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5ml气体,则B管内有2.5mL气体;(2)通过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3)A、在电解水反应中,水分子被分割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它们又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水分子改变了,故A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所以在电解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故B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D、水由水分子构成,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氢分子和氧分子是两种分子,它们合在在一起时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D;(4)生活中一水多用的例子有很多,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洗衣的水冲厕所等.故答案为:(1)氢气,2.5;(2)分子,原子;(3)D;(4)洗菜水浇花.【点评】本题就考查的内容来看不算难,但是由于涉及的内容和问题都多,解答时一定要仔细,化学式要严格按照规定书写规范. 22.(2022秋•聊城校级期中)实验室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现有①托盘天平②量筒(10ml,50ml,100ml)③药匙,根据要求填空.(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烧杯 、 玻璃棒 .(2)具体操作步骤可概括为 计算 、 称量 、 溶解 、 装瓶贴签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15\n【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实验室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判断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解答】解:(1)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量筒,故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2)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故答案为:(1)烧杯、玻璃棒(2)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所需的仪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计算题(8分)23.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有硝酸钠 12 克,在这种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解答.【解答】解: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有硝酸钠:80g×15%=12g,在这种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0克水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2%;故答案为:12;12%.【点评】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并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 1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