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平阳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纸张燃烧C.水分蒸发D.矿石粉碎2.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水中C.观察颜色D.燃着的木条3.下列能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而不引入其他气体杂质的是()A.红磷B.硫磺C.蜡烛D.细铁丝4.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A.用做灯泡的填充气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用作粮食的保护气D.用作制氮肥5.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6.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来作灭火剂、制泠剂B.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C.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16\nA.牛奶变酸B.钢铁生锈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农家肥料腐熟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铁丝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石灰石C.矿泉水D.冰水混合物10.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1)金刚石__________;(2)氢元素__________;(3)氮气__________;(4)氧化铜__________.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___;(2)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____;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3)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16\n13.阅读材料:过氧化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常用做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去臭剂、氧化剂等.过氧化钠为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氧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后者很快分解成水和氧气.过氧化钠能与稀酸反应.过氧化钠相对密度为2.805,难溶于乙醇,有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应避免与有机物和可燃物质接触.钠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过氧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有关过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B.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C.生成过氧化钠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在生成过氧化钠的反应中,氧气体现氧化性(3)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写一个)14.指出下列图示操作中的错误:(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15.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_.(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__________.(3)以镁粉为原料制作照明弹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0分)16.如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气体”)16\n17.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实验时,燃烧匙里的红磷为什么要过量?__________.(2)液面上升大约五分之一;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3)这个实验还可以得出氮气的哪两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实验完毕后,液面没有上升五分之一,则原因可能有哪些?(答2条)__________、__________.18.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1)写出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写出化学符号:B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19.1.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a、b或c)装置A制氧气时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为__________.(3)利用装置A制氧气,写出A中用纯净物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__________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16\n(4)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的性质.20.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1)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2)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3)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__________,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2022-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平阳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纸张燃烧C.水分蒸发D.矿石粉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水分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水中16\nC.观察颜色D.燃着的木条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空气中有各种气体而氧气有助燃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味,所以无法鉴别,故A不适合;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而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氮气难溶于水,所以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均无明显现象,故B不适合;C、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色,所以无法鉴别,故C不适合;D、氧气可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在空气燃着的木条不会发生变化,故D适合.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利用物质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明显差别,完成对物质的鉴别.3.下列能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而不引入其他气体杂质的是()A.红磷B.硫磺C.蜡烛D.细铁丝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气体物质.解答:解:A、红磷和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不会增加气体杂质,故此选项正确;B、硫磺和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硫,增加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C、蜡烛燃烧生水和二氧化碳,增加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D、细铁丝和纯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铁丝在空气里是不会燃烧的,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及知道反应的生成物,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A.用做灯泡的填充气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用作粮食的保护气D.用作制氮肥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用作灯泡的填充气;B、氮气不具有助燃性,不能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用作粮食的保护气;D、氮气可以用于制取氮肥尿素等;故选B.16\n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5.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知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属于设计实验.故选:C.点评: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明晰科学探究的环节,并应用于解题当中.6.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来作灭火剂、制泠剂B.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C.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原叙述不正确,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牛奶变酸B.钢铁生锈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16\nD.农家肥料腐熟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有些氧化反应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些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缓慢氧化是指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牛奶变酸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铁生锈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镁条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并且反应比较剧烈,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D、农家肥料腐熟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根据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分为剧烈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反应.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铁丝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B、根据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D、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发出耀眼的白光,故A错误;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B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C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石灰石C.矿泉水D.冰水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和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D、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选:D.16\n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10.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气体压强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则瓶内的压强变大,充气的气球缩小,红墨水向左移动,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反应的作用以及压强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1)金刚石C;(2)氢元素H;(3)氮气N2;(4)氧化铜CuO.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1)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C;(2)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3)一个氮气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氮气的化学式时N2;(4)氧化铜中氧元素显﹣2价,铜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uO.16\n故答案为:(1)C;(2)H;(3)N2;(4)Cu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氧气;(2)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3)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光合作用.考点:氧气的用途;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氧气能够供给呼吸,能够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空气在含有水蒸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解答:解:(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氧气,用来供给呼吸;(2)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3)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故填:氧气;氧气;水蒸气;光合作用.点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13.阅读材料:过氧化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常用做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去臭剂、氧化剂等.过氧化钠为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氧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后者很快分解成水和氧气.过氧化钠能与稀酸反应.过氧化钠相对密度为2.805,难溶于乙醇,有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应避免与有机物和可燃物质接触.钠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过氧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写两点)淡黄色粉末、相对密度为2.805(或难溶于乙醇);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写两点)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氧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或能与稀酸反应或有氧化性或易引起燃烧爆炸或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过氧化钠).(2)下列有关过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B.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C.生成过氧化钠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在生成过氧化钠的反应中,氧气体现氧化性(3)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钠+水→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写一个)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16\n(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可以据此完成该题的解答;(2)根据题干中描述的过氧化钠的性质来完成该题的判断;(3)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以知道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分解又产生了水和氧气,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解答:解:(1)分析题给的信息可以知道描述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为:淡黄色粉末;相对密度为2.805;难溶于乙醇;化学性质为: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氧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能与稀酸反应;有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过氧化钠;(2)A、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可以知道过氧化钠可以和水、二氧化碳等气体反应,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A正确;B、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氧气,所以可以作为供氧剂,故B正确;C、钠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过氧化钠,所以该反应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故C错误;D、在生成过氧化钠的反应中,氧气提供了氧,体现出了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ABD.(3)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后者很快分解成水和氧气,所以可以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钠+水→氢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水+氧气;故答案为:(1)物理性质:淡黄色粉末;相对密度为2.805;难溶于乙醇(任选其二即可);化学性质: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氧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能与稀酸反应;有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过氧化钠(任选其二即可);(2)ABD;(3)过氧化钠+水→氢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水+氧气.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14.指出下列图示操作中的错误:(1)打破试管;(2)试剂腐蚀标签,液体容易倒在外面;(3)试管爆裂;(4)可能吸入有毒气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规则填空;(2)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规则填空;16\n(3)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4)嗅闻气体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地用手把挥发出来的气体少量地煽向自己.不要俯向容器直接去嗅.解答:解:(1)块状固体没有沿着倾斜的试管壁滑入试管中,后果是打破试管;(2)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且细口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后果是试剂腐蚀标签,液体容易倒在外面;(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后果是试管爆裂;(4)没有用手扇闻,后果是可能吸入有毒气体.故答案为:(1)打破试管;(2)试剂腐蚀标签,液体容易倒在外面;(3)试管爆裂;(4)可能吸入有毒气体.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5.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OH)2═CaCO3↓+H2O.(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CO2+H2O═H2CO3.(3)以镁粉为原料制作照明弹的反应原理2Mg+O22MgO.(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H2O22H2O+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4)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1)CO2+Ca(OH)2═CaCO3↓+H2O;(2)CO2+H2O═H2CO3;(3)2Mg+O22MgO;(4)2H2O22H2O+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6\n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0分)16.如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气体”)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从观察图示可知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和题干中的“排水法收集”可得答案.解答:解:物质的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是物理性质.观察图示可知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所以密度大与空气的密度;从题干中的“排水法收集”,可知这种气体不易溶于水.故答案为: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点评:本题把气体的收集与物理性质融合与一体考查,题小考点却不小.17.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实验时,燃烧匙里的红磷为什么要过量?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充分耗尽.(2)液面上升大约五分之一;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大约占(3)这个实验还可以得出氮气的哪两条性质?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4)如果实验完毕后,液面没有上升五分之一,则原因可能有哪些?(答2条)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解答:解:(1)该实验是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所以需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消耗掉,所以红磷要过量;(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将水沿导管压入集气瓶,倒流入水的体积等于减少的氧气的体积,大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6\n(3)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只有,若氮气易溶于水,则倒流入瓶内的水几乎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因此氮气是难溶于水的;红磷燃烧一会熄灭了,说明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其化学性质不活泼.(4)装置漏气会使瓶内气体减少的少,水倒流入瓶内的就少;红磷量不足,没有将氧气完全消耗;故答案为:(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充分耗尽.(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3)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4)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5)预先在集气瓶内盛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探究,并且注重了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点.评价包括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过程的评价、实验结论的评价等,要认真把握.18.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1)写出名称A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写出化学符号:BO2,FCO2.(2)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反应的特点分析,初中化学中接触到的紫黑色固体受热能分解的只有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故C为二氧化锰;黑色固体E能在氧气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合条件的物质是碳.F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F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B为氧气.解答:解:紫黑色固体受热能分解的只有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故C为二氧化锰;黑色固体E能在氧气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合条件的物质是碳.F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F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B为氧气.(1)由上述分析可知A是高锰酸钾,C是二氧化锰,B是氧气;F是二氧化碳.(2)E是炭,B是氧气,F是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二氧化锰;O2;CO2(2)碳+氧气二氧化碳点评:此题属于推断题,对常见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要熟练掌握,对常见化学反应类型要准确掌握.16\n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19.1.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b(填a、b或c)装置A制氧气时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为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利用装置A制氧气,写出A中用纯净物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4)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装置B(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这是利用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助燃性的性质.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A装置中有酒精灯,说明反应需要加热,反应物也是固体,试管口有棉花,所以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以及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3)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氧气有助燃性,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2)A装置中有酒精灯,说明反应需要加热,反应物也是固体,试管口有棉花,所以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选:b,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满足分解反应一变多的条件,属于分解反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16\n(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应该选用的装置B,氧气有助燃性,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答案为:(1)试管,酒精灯;(2)b,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将导管移出,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4)B,瓶口,助燃性,密度比空气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20.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1)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2)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将红热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3)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得出的探究结论是生成物是二氧化碳.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黑色固体为木炭,且加入液体说明是验证木炭燃烧的产物的;验证二氧化碳常用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根据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是不是生成了二氧化碳.解答:解: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可以看出是探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的实验,在完成该实验时为了让木炭充分燃烧要将木炭自上而下慢慢的伸入集气瓶中;验证二氧化碳常用石灰水,可以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产物.故答案为:(1)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2)将红热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3)澄清石灰水;生成物是二氧化碳.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与碳的反应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氧气的性质、现象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解答.1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