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将木头锯断B.将水果榨成果汁C.将弯曲的弹簧拉直D.将葡萄酿成酒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气体的是(  )A.空气B.N2C.O2D.稀有气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收集呼出的气体B.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C.检验酒精灯灯焰的分层D.证明白烟有可燃性 4.现代社会倡导低碳生活,这里的“碳”指的是(  )A.碳元素B.碳原子C.碳单质D.二氧化碳 5.在“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向气体样品中放入(  )A.带火星的木条B.燃着的木条C.澄清的石灰水D.过氧化氢溶液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有关信息,不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是(  )A.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B.是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D.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20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雾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8.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铜这种物质B.表示一个铜原子C.表示一个铜分子D.表示铜元素 9.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C.对苯二胺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组成D.对苯二胺是一种化合物 10.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4C.+5D.+2 1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2.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1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4.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201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A.高锰酸钾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物质的质量  一、填空题(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16.用化学用语填空镁离子      两个汞原子      两个水分子      氢元素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17.下列物质:①空气②高锰酸钾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氧⑥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⑦水蒸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请选出一种氧化物并写出其化学式      . 18.经过两个多月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1)水是由      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3)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方法是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的原因是      .(5)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 19.以下两个实验都是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20(1)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a处产生的气体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指出B实验时的一个注意事项      .(3)通过现象看本质,你认为,“水的沸腾”和“电解水”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0.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原子的个数      (填“有”或“没有”)增减.(2)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4)由该示意图,你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      .  二、简答题(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21.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表示稀有气体原子的是      (2)表示阴离子的是      (3)D表示的离子核外有      个电子,离子符号是      (4)A、B、C、D表示四种不同种元素,是因为      不同. 22.今天是周末,小永同学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黄河边吃烧烤,体验自己烧烤自己吃的无限乐趣.(1)同学们都先拿出自带饮料开怀畅饮,有“可乐”、“橙汁”、“红牛”、“露露”、“苏打水”等等,从物质类别上看,这些物质都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小济同学拿起一瓶无色澄清透明的矿泉水,骄傲地说:“我会鉴别它是软水还是硬水!”.那么,他的鉴别方法是      .(3)烧烤开始了,小运同学发现木炭燃烧起来了.木炭燃烧时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4)吃饱喝足后,小城同学建议将黄河水净化,来洗盘子等餐具.主要步骤有①过滤、②吸附、③沉淀、④取水.那么,应选用的正确顺序是      .大家就地取材,过滤时用      代替滤纸;用      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等.(5)大家深切地体会到了水资源的宝贵,请说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  20三、实验探究题(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23.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些实验:(1)A、B、C三个实验中的集气瓶里都预先装有少量水,但是作用各不相同,其中B中水的作用是      ;可以用少量细砂代替的是      (填序号).(2)A实验中硫燃烧时的现象为      ,和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作比较,燃烧得更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3)B实验可以通过量筒中      的变化测出氧气的体积.(4)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24.下列是可以制得氧气的六种途径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途径有      (填序号),选择其中一种并且说明理由      (写出一条即可).(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物质      (写化学式),它在这两个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4)M、N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写出一个用装置M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在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小明发现试管炸裂了,请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5)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途径是      (填序号),你选择的理由是      (写出一条即可),如果用该途径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6)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统一采用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你写出他们的验满方法:      .  四、计算题(共6分)2025.磁悬浮的核心技术需制备超导材料,有一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是Fe2BaCu6O10,它是以Fe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请完成下列计算:(1)该超导材料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2)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Cu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求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2-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将木头锯断B.将水果榨成果汁C.将弯曲的弹簧拉直D.将葡萄酿成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此题是关于物质变化的判断,物质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则是物理变化,可以借助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解答】解:A、将木头锯断的过程中只是大小发生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将水果榨成果汁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将弯曲的弹簧拉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将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气体的是(  )A.空气B.N2C.O2D.稀有气体【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食品包装中的充气气体需要具备性质稳定的性质.【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和氧气不利于薯片的保存,故A不可以;B、氮气性质稳定,且不与食品发生反应,适宜食品包装充气,故B正确;C、氧气性质活泼,能加快食品的变质,故C错误;D、稀有气体很少,不利用收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收集呼出的气体B.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C.检验酒精灯灯焰的分层D.证明白烟有可燃性【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气体的性质及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分析.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C、根据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内焰、外焰、焰心三层分析.D、根据白烟可被点燃分析.【解答】解:A、呼出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不可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故A操作错误;B、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正确.C、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内焰、外焰、焰心三层,木条迅速从酒精灯的火焰经过后外面的会变黑,中间的变黄,里面几乎无变化,所以C操作正确.D、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被点燃结论是此白烟具有可燃性,故D操作正确.故选A.【点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只有操作正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熟练掌握基本操作,这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 4.现代社会倡导低碳生活,这里的“碳”指的是(  )A.碳元素B.碳原子C.碳单质D.二氧化碳【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与环境保护;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分析比较法;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低碳生活,这里的低碳的“碳”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低碳生活,这里的低碳的“碳”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碳”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2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在“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向气体样品中放入(  )A.带火星的木条B.燃着的木条C.澄清的石灰水D.过氧化氢溶液【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实验设计中的控制变量思想;科学探究.【分析】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结合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A、带火星的木条在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均会熄灭,不能用于比较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B、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可以向气体样品中放入燃着的木条,使木条熄灭的是呼出的气体,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故选项正确.C、澄清的石灰水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的,不能用于比较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不与氧气反应,不能用于比较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有关信息,不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是(  )A.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B.是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D.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0,表示原子序数为2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钙,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无法确定缺钙引起的后果,故选项符合题意.20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雾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铜这种物质B.表示一个铜原子C.表示一个铜分子D.表示铜元素【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u”的意义有:①表示铜这种物质,②表示一个铜原子,③表示铜元素.【解答】解:铜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直接来表示,其意义不能表示一个铜分子;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和元素符号的意义,难度较小. 9.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C.对苯二胺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组成D.对苯二胺是一种化合物【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20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苯二胺属纯净物不会含有氮气的分子,故此选项错误.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4×2)≠6:8:2,故选项说法错误.C.对苯二胺是由对苯二胺分子构成的,1个对苯二胺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对二甲苯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4C.+5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1)+x+(﹣2)×2=0,则x=+3.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1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一定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该选项说法正确;B、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012.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A图中的六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表示其中只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B图中由三种分子构成,表示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图中的六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表示其中只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D图中的六个分子共有1种,表示其中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解答】解:A图中的六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表示其中只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B图中由三种分子构成,表示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图中的六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表示其中只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D图中的六个分子共有1种,表示其中有一种物质,且该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选A.【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为纯净物,含有多种分子的物质为混合物;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1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分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解答】解: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没有关系,故A错误;B、元素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B错误;C、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C错误;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 14.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20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解答】解: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是正确的,故不可选;B、如果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就会导致滤液浑浊,所以错误,故可选;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是正确的,故不可选;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是正确的,故不可选.故选:B.【点评】过滤实验一定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否则就会使过滤实验失败. 1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A.高锰酸钾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物质的质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首先必须确定该图象的纵坐标反映的量是先下降后不变,据此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同时固体的量会不断变小直至反应结束,高锰酸钾的质量变为零,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该量的变化与图象不相符;B、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氧气的量应该是先上升而后不变,所以该图象不能反映此变化;C、锰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无变化,但反应的固体质量不断变小,所以锰的质量分数会不断的变大,所以该图象不能反映此变化;D、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随着加热的不断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只剩下锰酸钾与二氧化锰,该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时物质量的变化的探讨,根据反应的实际结合图象的走势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16.用化学用语填空20镁离子 Mg2+ 两个汞原子 2Hg 两个水分子 2H2O 氢元素 H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O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汞原子,就可表示为:2Hg;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O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故答案为:Mg2+;2Hg;2H2O;H;O2;N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下列物质:①空气②高锰酸钾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氧⑥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⑦水蒸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⑥ ,属于单质的是 ③⑤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②④⑦ ,请选出一种氧化物并写出其化学式 CO2或H2O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铁和液氧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故填:①⑥;③⑤;②④⑦;④CO2或H2O.20【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18.经过两个多月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1)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加热煮沸 .(3)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方法是 分别加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为氧气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的原因是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5)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蜡中一定含有 C、H 元素.【考点】水的组成;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分析;(2)根据硬水软化法分析;(3)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4)根据分子的特征分析;(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3)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方法是:分别加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为氧气;(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因此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5)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答案为:(1)氢元素和氧元素;水分子;(2)煮沸;(3)分别加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为氧气;(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5)碳元素和氢元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19.以下两个实验都是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1)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探究水的组成 .a处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H2O2H2↑+O2↑ .20(2)指出B实验时的一个注意事项 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或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或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等 .(3)通过现象看本质,你认为,“水的沸腾”和“电解水”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中分子种类改变,而B中分子种类没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考点】电解水实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论探究;空气与水.【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答】解:(1)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水的组成,a处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填:探究水的组成;氢气;2H2O2H2↑+O2↑.(2)进行B实验时,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或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或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等.故填: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或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或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等.(3)通过现象看本质,“水的沸腾”和“电解水”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中分子种类改变,而B中分子种类没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改变.故填:A中分子种类改变,而B中分子种类没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改变.【点评】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而原子种类不变,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20.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分子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原子的个数 没有 (填“有”或“没有”)增减.(2)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4)由该示意图,你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等的变化,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种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1)从微观上看,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变化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20(2)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3)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4)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等等.故答为:(1)分子,没有;(2)1:1;(3)化合反应;(4)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变(或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等等).【点评】当反应关系图存在干扰或者不是真正反应关系图时,将图转化为能够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这样对解答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二、简答题(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21.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表示稀有气体原子的是 B (2)表示阴离子的是 A (3)D表示的离子核外有 10 个电子,离子符号是 Al3+ (4)A、B、C、D表示四种不同种元素,是因为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不同.【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2)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解答.【解答】解:(1)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且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2)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3)D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离子符号是Al3+;(4)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A、B、C、D表示四种不同种元素,是因为质子数不同.答案:(1)B;(2)A;(3)10Al3+;(4)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辨别微粒种类的能力. 22.今天是周末,小永同学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黄河边吃烧烤,体验自己烧烤自己吃的无限乐趣.(1)同学们都先拿出自带饮料开怀畅饮,有“可乐”、“橙汁”、“红牛”、“露露”、“苏打水”等等,从物质类别上看,这些物质都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0(2)小济同学拿起一瓶无色澄清透明的矿泉水,骄傲地说:“我会鉴别它是软水还是硬水!”.那么,他的鉴别方法是 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的肥皂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3)烧烤开始了,小运同学发现木炭燃烧起来了.木炭燃烧时的现象是 发光、放热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C+O2CO2 .(4)吃饱喝足后,小城同学建议将黄河水净化,来洗盘子等餐具.主要步骤有①过滤、②吸附、③沉淀、④取水.那么,应选用的正确顺序是 ④③①② .大家就地取材,过滤时用 衣服或纱布 代替滤纸;用 木炭 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等.(5)大家深切地体会到了水资源的宝贵,请说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随手关闭水龙头或用淘米水浇花等 .【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空气与水.【分析】(1)天然水、饮料等一般属于混合物;(2)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5)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解答】解:(1)“可乐”、“橙汁”、“红牛”、“露露”、“苏打水”等等物质中含有多种物质,从这些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他的鉴别方法是: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的肥皂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故填: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的肥皂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3)烧烤开始了,小运同学发现木炭燃烧起来了.木炭燃烧时的现象是发光、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填:发光、放热;C+O2CO2.(4)应选用的正确顺序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大家就地取材,过滤时用衣服或纱布代替滤纸;用木炭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等.故填:④③①②;衣服或纱布;木炭.(5)随手关闭水龙头或用淘米水浇花等都属于节约用水.故填:随手关闭水龙头或用淘米水浇花等.【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23.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些实验:20(1)A、B、C三个实验中的集气瓶里都预先装有少量水,但是作用各不相同,其中B中水的作用是 吸收五氧化二磷,加速降温 ;可以用少量细砂代替的是 C (填序号).(2)A实验中硫燃烧时的现象为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和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作比较,燃烧得更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氧气的浓度 有关.(3)B实验可以通过量筒中 液体体积 的变化测出氧气的体积.(4)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3Fe+2O2Fe3O4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磷、硫、铁燃烧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回答;(2)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3)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可以测定试剂瓶中氧气的含量;(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B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五氧化二磷,加速降温;装置B和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由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是防止集气瓶底部炸裂,可以用细砂来代替;若是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不能用细砂代替.所以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C;(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3)B实验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测出氧气的体积.(4)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答案:(1)吸收五氧化二磷,加速降温;C;(2)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氧气的浓度;(3)液体体积;(4)3Fe+2O2Fe3O4【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铁、硫、磷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现象、氧气体积的测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分析实验现象,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24.下列是可以制得氧气的六种途径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20(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铁架台 ;b 长颈漏斗 .(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途径有 CDE (填序号),选择其中一种并且说明理由 C,产生氧气速率慢,并且操作复杂 (写出一条即可).(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物质 MnO2 (写化学式),它在这两个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4)M、N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写出一个用装置M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分解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小明发现试管炸裂了,请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没有预热,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等 .(5)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途径是 A (填序号),你选择的理由是 节能,或环保,或安全等 (写出一条即可),如果用该途径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N (填序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氧化氢水+氧气 .(6)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统一采用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你写出他们的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集满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实验室通常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可以用作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5)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6)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解:(1)a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b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故填:铁架台;长颈漏斗.(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途径有CDE,例如C过程中,产生氧气速率慢,并且操作复杂.故填:CDE;C,产生氧气速率慢,并且操作复杂.(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物质MnO2,它在这两个反应中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填:MnO2;催化作用.20(4)利用氯酸钾和装置M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在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小明发现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没有预热,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等.故填: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没有预热,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等.(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途径是A,选择的理由是节能,环保,安全等;用该途径制取氧气不需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N,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故填:A;节能,或环保,或安全等;N;过氧化氢水+氧气.(6)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集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集满.【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四、计算题(共6分)25.磁悬浮的核心技术需制备超导材料,有一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是Fe2BaCu6O10,它是以Fe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请完成下列计算:(1)该超导材料是由 四 种元素组成的.(2)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97 ,Cu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1 .(3)求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Fe2BaCu6O10,该材料是由铁、钡、铜和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填:四;(2)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7+12+16×3=197;Cu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16=4:1;故填:197;4:1;(3)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30%;故填:3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