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水田实验学校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水田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内,共40分)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酒精挥发C.火柴燃烧D.铁器生锈2.下列氧气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不易溶于水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液化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3.2022年6月1日,“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救援时,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4.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D.大量焚烧秸秆不会给空气带来PM2.5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双氧水,有同学提出在试剂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硫B.木炭C.铁丝D.红磷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2.5g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该()A.加砝码B.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左右螺丝8.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20\nA.B.C.D.9.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的腐烂B.钢铁熔化C.人的呼吸D.酿造白酒10.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11.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一种元素B.属于同一种粒子C.核外电子数相同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1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20\nA.B.C.D.13.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14.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①8②3③4④2.A.①与④B.②与③C.①与②D.只有①15.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A.115B.49C.66D.16416.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二、推断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6分)17.某实验测出的人呼出的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气体吸入人体呼出人体X78%75%Y21%15%CO20.03%3.68%水蒸气0.06%5.44%其他0.91%0.88%(1)X是__________,(2)因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__(3)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20\n(4)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__________.(5)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增多的办法__________.(6)人体呼出的气体属于__________二氧化碳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18.如图是A、B、C、D、E五种物质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省去).A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常用液体试剂,B为最常用的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为黑色固体,E最常见的金属.(1)则A、D二种物质的名称为:A__________,D__________.(2)写出A→B,C+E→D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3)检验是否为氧气的办法是__________,检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19.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已知某黄色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__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该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填序号),生成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为__________.(2)表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3)写出由图中表示的原子所构成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的其中一个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8分)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20\n(2)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试管内所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用B制取氧气,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2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22.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1)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__________.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2)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浓度现象甲组实验Ⅰ探究__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5℃二氧化锰10mL2%H2O2反应较缓和甲组实验Ⅱ25℃二氧化锰10mL5%H2O2剧烈反应(4)实验结论: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__________.表格中温度、催化剂、浓度三个变量只有浓度这个变量不同,这种探究实验的方法叫__________法.20\n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23.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克加热至完全反应,当二氧化锰的含量由20%变为29.1%,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g,反应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质量共__________g,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混合物总质量减去反应后固体混合物总质量)为__________g.20\n2022-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水田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内,共40分)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酒精挥发C.火柴燃烧D.铁器生锈【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D、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下列氧气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不易溶于水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液化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B错;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氧气液化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属于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3.2022年6月1日,“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救援时,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20\n【分析】根据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氧气,故选项正确.B、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氧气,而不是氮气,故选项错误.C、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氧气,而不是水蒸气,故选项错误.D、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进行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重要用途、能供给呼吸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D.大量焚烧秸秆不会给空气带来PM2.5【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则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用途、空气的组成成分、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空气的污染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双氧水,有同学提出在试剂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20\n【解答】解: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双氧水,有同学提出在试剂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在猜想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硫B.木炭C.铁丝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2.5g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该()A.加砝码B.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左右螺丝【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及如何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左盘中的药品质量大,由于题目要求称2.5g药品,所以要把加多的药品减少掉;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托盘天平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20\nA.B.C.D.【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托盘天平用完,砝码放入砝码盒中,防止受污染;B、试剂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防止药品变质;C、胶头滴管用完不能横放桌面上,防止污染滴管;D、试管清洗干净防止试管架上晾干.【解答】解:A、托盘天平用完后,应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防止污染砝码,图中操作没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故A错误;B、试剂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否则药品可能会变质,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操作错误,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故C错误;D、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胶头滴管和试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和注意事项.9.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的腐烂B.钢铁熔化C.人的呼吸D.酿造白酒【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溶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称为缓慢氧化;食物的腐烂、人的呼吸、酿造白酒都属于缓慢氧化.【解答】解:A、食物的腐烂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钢铁熔化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C、人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酿造白酒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缓慢氧化,要加强记忆有关的概念,在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0\n10.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解答】解:A、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A正确;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B错误;C、分析图象可知ab产生的氧气一样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C错误;D、分析图象可知b反应产生的氧气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D错误.故选A【点评】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但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是高锰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起了催化作用.11.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一种元素B.属于同一种粒子C.核外电子数相同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K和K+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一种元素,故A说法正确;B、K是原子,K+是离子,因此K和K+不属于同一种粒子;故B说法错误;C、K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K+,因此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故C说法错误;D、K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K+,因此K和K+的电子层数不同,故D说法错误.故选A.20\n【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原子与离子区别与联系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1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A.B.C.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纯净物的定义和组成特点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A错误;B、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B错误;C、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C正确;D、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从微观上分析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由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物,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13.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由题目中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由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由图可知其元素符号.【解答】解:A、由题目中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42,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42,故A正确;B、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说法错误,故B错误;C、由汉语名称“钼”,可知其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故C错误;D、由图可知其元素符号为“Mo”,注意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20\n14.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①8②3③4④2.A.①与④B.②与③C.①与②D.只有①【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在稀有气体的原子中,只有氦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其他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由此可知:A、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①与④.故A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没有②与③,故B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没有②.故C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不仅有①,还有④.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了解稀有气体元素的种类及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即可解答.15.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A.115B.49C.66D.164【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故其核内质子数为49.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B、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开;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20\n故选C【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二、推断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6分)17.某实验测出的人呼出的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气体吸入人体呼出人体X78%75%Y21%15%CO20.03%3.68%水蒸气0.06%5.44%其他0.91%0.88%(1)X是氮气,(2)因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氧气(3)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对着玻璃片吹气,观察是否有水雾(4)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明显增大.(5)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增多的办法通过导管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呼出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6)人体呼出的气体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空气中氮气约占其体积的78%,参与人体新城代谢的气体是氧气;人体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是澄清石灰水;氮气虽然没有参与反应但由于其它气体量的增加,导致它的体积分数减小.【解答】解析:(1)空气中氮气约占其体积的78%;故答案为:氮气;(2)生物的新陈代谢需要呼吸消耗氧气,故答案为:氧气;(3)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蒸汽的方法很多,对着玻璃片吹气是其中的一种.故答案为:对着玻璃片吹气,观察是否有水雾;(4)氮气虽然没有参与反应但由于其它气体量的增加,导致它的体积分数减小.故答案为:在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明显增大;(5)将呼出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变浑浊的情况,故填:通过导管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呼出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6)呼出气体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故填:混合物;纯净物.【点评】人体呼吸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呼吸前后气体的成分含量会相应的有所变化.氧气量会变小,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会相应的增加.18.如图是A、B、C、D、E五种物质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省去).A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常用液体试剂,B为最常用的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为黑色固体,E最常见的金属.20\n(1)则A、D二种物质的名称为:A过氧化氢,D四氧化三铁.(2)写出A→B,C+E→D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3)检验是否为氧气的办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检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A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常用液体试剂,B为最常用的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E最常见的金属,和氧气反应产生D,D为黑色固体,因此E是铁,D是四氧化三铁,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A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常用液体试剂,B为最常用的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E最常见的金属,和氧气反应产生D,D为黑色固体,因此E是铁,D是四氧化三铁,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1)A是过氧化氢,D是四氧化三铁;(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铁和氧气点燃产生四氧化三铁;(3)检验氧气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验满氧气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故答案为:(1)过氧化氢;四氧化三铁;(2)过氧化氢水+氧气;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推断,解决此类图框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到解题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行顺推、逆推或顺、逆推相结合,从而得出结论;最后代入原题检验即可.19.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已知某黄色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阴(填阴或阳)离子,该离子结构示意图是E;(填序号),生成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为二氧化硫.(2)表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B(填序号,下同),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CE20\n(3)写出由图中表示的原子所构成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的其中一个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根据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解答;(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3)根据由图中可知: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表示的是氧原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解答.【解答】解:(1)某黄色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物质是硫,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根据在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为应离子,因此属于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E;(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此可知属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A,故答案为:A;ACE粒子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3)由图中可知: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表示的是氧原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答案:(1)得到;阴;E;二氧化硫(2)B;ACE;(3)硫+氧气二氧化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在原子和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此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8分)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集气瓶.(2)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试管内所装的药品是高锰酸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B制取氧气,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或双氧水,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E(填字母,下同),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C.20\n(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3)如果装置漏气,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收集不到气体;【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酒精灯;b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可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3)如果装置漏气,会导致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答案:(1)酒精灯;集气瓶;(2)高锰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溶液或双氧水;二氧化锰;E;C;(3)装置漏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文字表达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及其优缺点的比较、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2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的固体,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进入瓶中,约占瓶的体积的1/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20\n(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难(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不成功,因为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的压强未改变.【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为了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红磷应该过量解答;(2)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解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3)根据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解答;(4)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解答.【解答】解:(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2)步骤②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的固体;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3)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4)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占据了氧气的空间,会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因此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答案:(1)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2)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的固体;烧杯中的水进入瓶中,约占瓶的体积的1/5;1/5;(3)难;不活泼;(4)不成功,因为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的压强未改变.【点评】选择消耗氧气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只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且生成物是固体.22.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1)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AB.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20\n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2)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浓度现象甲组实验Ⅰ探究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5℃二氧化锰10mL2%H2O2反应较缓和甲组实验Ⅱ25℃二氧化锰10mL5%H2O2剧烈反应(4)实验结论: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表格中温度、催化剂、浓度三个变量只有浓度这个变量不同,这种探究实验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气密性检验的原则是先让装置和水构成封闭的整体,改变某一条件使压强发生改变来判断气密性的好坏;(2)MnO2催化下H2O2分解为氧气和水;(3)对照实验要控制只能有一个变量,此变量为H2O2的浓度,则催化剂应保持一致;(4)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大;【解答】解:(1)气密性的检验是根据压强原理,可以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外移看停止用力后看注射器活塞能够复原,也可固定注射器活塞,采用液面差法,也可用升高温度法,故选AB;(2)H2O2在MnO2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起催化作用.(3)由甲组两个实验对比可以看出实验Ⅱ中催化剂与实验Ⅰ中的相同,而过氧化氢浓度不同,因此甲组的实验目的为探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4)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大;表格中温度、催化剂、浓度三个变量只有浓度这个变量不同,这种探究实验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AB;(2)过氧化氢水+氧气;催化;(3)浓度;(4)越快;控制变量.【点评】此题考查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涉及气密性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三个,则答案不唯一,但原则都是先让装置和水构成封闭的整体,改变某一条件使压强发生改变来判断气密性的好坏,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20\n23.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克加热至完全反应,当二氧化锰的含量由20%变为29.1%,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g,反应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质量共6.87g,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混合物总质量减去反应后固体混合物总质量)为3.13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以及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解答】解:二氧化锰的质量:10g×20%=2g;反应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质量共:=6.87g;生成氧气的质量:10g﹣6.87g=3.13g;答案:2;6.87;3.13.【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前后固体物质质量差即反应所产生氧气的质量.20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