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提供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各项研究属于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B.设计新程序,发展计算机技术C.综合利用煤、石油,开发新能源D.研究先进交通网络,开发更多的地方 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着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食物腐烂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蜡烛燃烧;酒精挥发D.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 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5.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A.氧化剂B.反应物C.催化剂D.生成物 6.我国交通法规明确禁止酒后驾车.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该化合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3B.+4C.+5D.+6 24\n7.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B.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C.用明矾可以将硬水软化D.提倡“一水多用” 8.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9.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b中可收集的气体是氢气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试管b中收集的气体C.正负两极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2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0.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24\n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1.湛江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每天定时打扫街道;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垃圾的体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D.在公共场所吸烟并且奉劝别人吸烟 1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B.氢气+氯气氯化氢C.碳酸氢铵二氧化碳+水+氨气D.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水和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B.铁丝和铜丝﹣﹣﹣﹣观察颜色C.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D.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1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2分)15.用化学符号填空:(1)4个硫原子: (2)3个碳酸根离子: (3)5个二氧化碳分子: (3)氧化镁: . 16.用下列物质的编号回答有关问题: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氦气⑤氮气⑥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产物⑦四氧化三铁⑧自来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 17.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24\n(l)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 (填“阳”或“阴”)离子.在N、N2、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金(Au)是由 构成的.(3)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 18.今年我过多地遭遇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答:(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村民往盛有浑浊河水中加入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进行吸附.(3)生活中使用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 19.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2)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3)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4)由11号元素和16号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4\n20.A~G是初中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 ,G ,H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①B→F: ②C→B: . 2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改进装置.(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 ,且放出热量.待红磷燃烧完全,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该装置的优点是 .(2)有同学设想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装置不变),则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 (填字母序号).A、替代物能否和氧气反应B、替代物的用量C、替代物的颜色D、生成物的状态(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2.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24\n(1)请写出图1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但要注意,试管口要 .(3)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 ,然后再 .(4)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其发生装置应该选 ,收集装置只能选 .若用图2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23.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一下探究.【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好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1)填写下表:步骤③的现象步骤⑥的结果步骤⑦的现象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2)步骤①的目的是 .步骤⑦的目的是 .(3)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文字表达式为 .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4.2022年初,我国南方地区抗击暴风雪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钾(CH3COOK).请回答:(1)醋酸钾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含有 种元素.(2)碳、氢的元素质量比是 (填最简比).(3)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24\n 25.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哺乳期妇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00mg,如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 .(2)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则每片药片含有钙 mg.(在下面空白处写出过程)(3)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mg的钙,则每天需服“钙尔奇”多少片? 24\n2022-2022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提供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各项研究属于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B.设计新程序,发展计算机技术C.综合利用煤、石油,开发新能源D.研究先进交通网络,开发更多的地方【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分析.【解答】解:A、培育新品种,增加粮食产量,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C、综合利用煤、石油,开发新能源,是属于制造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D、研究先进交通网络,开发更多的地方是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故选C.【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着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食物腐烂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蜡烛燃烧;酒精挥发D.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酸性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米酒酿醋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白纸变黑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24\n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解答】解:A、图中取用液体时的操作正确,故A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液体时,①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②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操作正确,故B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操作正确,故C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注意开窗了胶头滴管、量筒、酒精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掌握取用液体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24\n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A.氧化剂B.反应物C.催化剂D.生成物【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解答】解: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说明碘和锌粉常温下不易反应;而滴入几滴水后,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所以水的作用是做催化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催化剂的知识,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 6.我国交通法规明确禁止酒后驾车.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该化合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3B.+4C.+5D.+6【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1)×2+2x+(﹣2)×7=0,则x=+6;故选:D.24\n【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7.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B.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C.用明矾可以将硬水软化D.提倡“一水多用”【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分析】A、根据蒸馏水是纯净物分析即可;B、澄清、透明的废水并不能确定其不含有毒物质;C、根据硬水与软水特点作答;D、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为“一水多用”.【解答】解:A、人体需要多种矿质元素,而蒸馏水为纯净物,不含矿质元素,不利于健康.故A错;B、许多有毒物质溶于水后也是无水透明的,如CN﹣,故B错;C、明矾可以用来净水,但不会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C错;D、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为“一水多用”故D对;故选D.【点评】明矾净水的原理: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体,胶体会吸附水中的杂质.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需除去这些钙镁离子,而明矾不会除去钙镁离子. 8.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一格,每格包含的内容有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可直观的得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代表的是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代表的是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所以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也可以判断该元素的原子序数.24\n(2)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可判断该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3)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判断该原子的得失电子情况,从而判断其化合价以及与其它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解答】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直观的看出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因为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12=2+x+2,x=8,故A正确.B、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到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B正确.C、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由镁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另外镁是金字旁,氯是气字头,所以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2价的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价的阴离子,所以镁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选项D错误.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只要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灵活运用就可以了,是基础题. 9.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b中可收集的气体是氢气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试管b中收集的气体C.正负两极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2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结合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试管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试管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C、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4\n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可判断该变化为两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原子的重新结合生成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解答】解:去除干扰粒子得图:A、生成物分子中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B、变化前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没有改变,可判断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正确;C、生成物的分子一种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一种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生成;故C不正确;D、反应前后都有1个构成相同的化合物的分子,说明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1.湛江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每天定时打扫街道;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垃圾的体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D.在公共场所吸烟并且奉劝别人吸烟【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露天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不污染环境;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空气污染物;D、吸烟有害健康.【解答】解: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故A错;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不污染环境,如果不达标排放会污染水体,故B正确;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空气污染物,污染环境,故C错;D、吸烟有害健康,还影响他人健康,故D错.故选B.24\n【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垃圾不能随便焚烧,要使用制取沼气等处理方法,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排放,要禁止吸烟. 1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B.氢气+氯气氯化氢C.碳酸氢铵二氧化碳+水+氨气D.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分析比较法;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解答】解:A、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C、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水和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B.铁丝和铜丝﹣﹣﹣﹣观察颜色C.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D.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据此解答;B、铁丝为银白色金属材料,而铜丝为红色金属材料,可以据此解答;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可以据此解答;D、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通入水中没有特殊现象,故A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B、铁丝为银白色金属材料,而铜丝为红色金属材料,所以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进行区分,故B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所以不能用燃着的木条进行区分,故C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24\nD、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小,所以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从而将两者区分,故D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故选C.【点评】】二氧化碳和氮气都具有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却不能,所以我们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这两种物质. 1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造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2分)15.用化学符号填空:(1)4个硫原子: 4S (2)3个碳酸根离子: 3CO32﹣ (3)5个二氧化碳分子: 5CO2 (3)氧化镁: Mg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硫原子,就可表示为:4S;24\n(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CO32﹣,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CO32﹣;(3)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5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5CO2;(4)氧化镁是由显+2价的镁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MgO;故答案为:(1)4S(2)3CO32﹣(3)5CO2(4)Mg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用下列物质的编号回答有关问题: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氦气⑤氮气⑥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产物⑦四氧化三铁⑧自来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③⑥⑧ ,属于纯净物的是: ②④⑤⑦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⑦ ,属于单质的是: ④⑤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雨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雨后洁净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产物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自来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①③⑥⑧.蒸馏水、四氧化三铁、氮气、氦气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填:②④⑤⑦.蒸馏水、四氧化三铁等物质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填:②⑦.氦气、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④⑤.故答案为:①③⑥⑧;②④⑤⑦;②⑦;④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l)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 阳 (填“阳”或“阴”)离子.在N、N2、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2N2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离子 构成的;金(Au)是由 原子 构成的.(3)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元素 (填“元素”或“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依据微粒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判断离子的情况,根据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分析解答;(2)依据物质构成的微粒知识解答即可;(3)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24\n【解答】解:(1)由于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微粒带正电荷,故属于阳离子,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的微粒应该是符号前存在大于1的系数,故N、N2、2N2三种符号中2N2只具微观意义;(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金(Au)是金属由原子构成;(3)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故答案为:(1)阳;2N2;(2)离子;原子;(3)元素.【点评】此题是对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离子结构示意图意义的掌握以及化学用语的含义的认识; 18.今年我过多地遭遇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答:(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2)村民往盛有浑浊河水中加入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沉降 ,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活性炭 进行吸附.(3)生活中使用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煮沸 .【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硬水、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所出现现象的明显不同,确定使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2)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速度;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3)日常生活中较多应用且简便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或蒸馏.【解答】解:(1)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烧杯中产生泡沫的情况(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所以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2)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速度,加速净水;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含的钙、镁化合物很少或没有,要把硬水变成软水,就要设法将钙、镁化合物除去,工业上有化学试剂法、离子交换法;生活中有加热煮沸法.故答案为:(1)肥皂水;(2)吸附沉降;活性炭;(3)煮沸.【点评】要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中各物质的用途、硬水及软水区分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19.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24\n(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2)表示的是 Al3+ (填离子符号);(3)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4)由11号元素和16号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Na2S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各部分的意义分析解答;(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称;(3)根据表中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规律.(4)根据钠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结合化学式的书写分析.【解答】解:(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两个成为8电子稳定结构.故填:;得到;(2)此粒子结构图中质子数为13,是硫元素,核外有10个电子,是阳离子,故符号为Al3+;故填:Al3+;(3)观察表中第二、三周期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由1递增到8.故填: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4)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由11号元素为钠,化合价为+1价,16号元素为硫,化合价为﹣2,故硫化钠的化学式:Na2S.【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元素周期律及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4\n20.A~G是初中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 H2O2 ,G SO2 ,H H2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①B→F: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②C→B: 水氢气+氧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A~G是初中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F就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E就是硫,B就是氧气,C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C就是水,H就是氢气,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就是双氧水,氧气和D会生成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所以D就是碳,氧气和硫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G就是二氧化硫,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G是初中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F就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E就是硫,B就是氧气,C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C就是水,H就是氢气,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就是双氧水,氧气和D会生成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所以D就是碳,氧气和硫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G就是二氧化硫,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G是SO2,H是H2;(2)①B→F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木炭+氧气二氧化碳;②C→B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故答案为:(1)H2O2,SO2,H2;(2)木炭+氧气二氧化碳,水氢气+氧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改进装置.(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 白烟 ,且放出热量.待红磷燃烧完全,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该装置的优点是 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24\n(2)有同学设想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装置不变),则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 C (填字母序号).A、替代物能否和氧气反应B、替代物的用量C、替代物的颜色D、生成物的状态(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氮气(或N2) ,该气体 不支持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由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写出反应的表达式;由实验的现象推测实验的结论;改进的实验装置,一般考虑环境污染、实验误差、实验操作是否简单等;(2)根据测定原理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要求进行分析;(3)实验结束后的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氮气的性质分析判断.【解答】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的白烟;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电热棒加热红磷,使红磷燃烧,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减少了误差;故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烟;1/5;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其他答案合理均可);(2)替代物的颜色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如果替代物不和氧气反应,就会使流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如果替代物的用量不足,就会使氧气不能完全反应,使流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生成物如果是气体,就会占一定空间,体积变化不明显,使测量的结果不正确.只有颜色变化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填:C;(3)实验结束后的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进入水的体积可知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易溶于水;故填:氮气(或N2);不支持.【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并且注重了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点.评价包括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过程的评价、实验结论的评价等,要认真把握.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2.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24\n(1)请写出图1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铁架台 ,b 酒精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写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但要注意,试管口要 棉花 .(3)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 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 ,然后再 熄灭酒精灯 .(4)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其发生装置应该选 A ,收集装置只能选 C .若用图2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b (填“a”或“b”)端通入.【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图2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解答】解:(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铁架台酒精灯(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棉花;(3)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熄灭酒精灯;(4)若用图2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故答案为:A;C;b;【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4\n23.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一下探究.【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好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1)填写下表:步骤③的现象步骤⑥的结果步骤⑦的现象结论 产生大量气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uO质量不变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2)步骤①的目的是 对比试验 .步骤⑦的目的是 探究反应前后CuO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3)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回答③现象;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回答⑥结果;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回答⑦现象;(2)根据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回答.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3)根据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回答.【解答】解:(1)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现象是有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所以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为了看氧化铜是否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要通过加入氧化铜与不加氧化铜的现象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步骤⑦的目的是探究反应前后CuO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不改变是催化剂,改变就不是催化剂;(3)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气泡;CuO质量不变;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对比试验;探究反应前后CuO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3)过氧化氢水+氧气;【点评】催化剂、催化作用是初中重要基本概念之一,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主要考查对催化剂、催化作用概念的理解,对催化效率影响因素的探究等.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4.2022年初,我国南方地区抗击暴风雪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钾(CH3COOK).请回答:(1)醋酸钾属于 化合物 (填“单质”或“化合物”),含有 4 种元素.24\n(2)碳、氢的元素质量比是 8:1 (填最简比).(3)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8 .(4)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9.8% (保留一位小数).【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分析元素组成;(2)根据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比进行分析;(3)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可知,醋酸钾属于化合物,含有4种元素;(2)醋酸钾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24:3=8:1;(3)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3+16×2+39=98;(3)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39.8%.故答案为:(1)化合物,4;(2)8:1;(3)98;(4)39.8%.【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哺乳期妇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00mg,如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 27:44:1 .(2)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则每片药片含有钙 600 mg.(在下面空白处写出过程)(3)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mg的钙,则每天需服“钙尔奇”多少片?【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2)由题意,每片含碳酸钙1.5g,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24\n(3)根据题意,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mg的钙,由每片的含钙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可知,化学式中原子的下角码即为原子个数,即C、H、O的原子个数比是27:44:1;故填:27:44:1;(2)由题意,每片含碳酸钙1.5g,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5g×=0.6g=600mg;故填:600;(3)根据(2)可知,每片中含钙600mg,所以补充1片即可,故填:1.【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