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菜刀生锈、苹果腐烂B.风油精挥发、动植物呼吸作用C.粉笔折断、纸张燃烧D.植物光合作用、冰淇淋融化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3.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gC.镉是金属元素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 4.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以下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 )A.CB.OC.H+D.2H2O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套至试管的中上部D.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6.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 )A.B.C.D.\n 7.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判断这些粒子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①、②、③都是 8.某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化合价为+2价,则在其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2%B.20%C.24%D.40% 9.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3O22Fe2O3B.水通电分解:2H2O2H2+O2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10.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B.倾倒液体\nC.取用液体D.过滤 11.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X为( )A.FeCl2B.FeCl3C.Fe2O3D.FeCO3 12.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所含的质子数相等.A.①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 1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需区别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A水与酒精闻气味B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C硬水与软水肥皂水D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A.AB.BC.CD.D 14.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30172反应后质量(g)m390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中m为1g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n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4分,请把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5.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含义:①3个氢原子 ②2N2 ③2个硝酸根离子 ④Cl2中“+2”的意义 ⑤氦气 ⑥4个硫离子 . 16.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以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2)写出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在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该元素的名称是 . 17.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18.(10分)(2022秋•珠海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实验A:通电后,乙中产生的是 ,它燃烧时产生 火焰.(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 (3)实验C:图中a的名称是 ,在操作中,它的作用是 ,浑浊的河水经过该装置过滤后得到的水是 (“纯净物”或“混合物”).(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写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 \n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19.有A至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D、 E、 G、 H、 (2)写出反应①②的文字表达式① ② . 20.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21.(13分)(2022秋•珠海校级期中)如图1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选用过氧化氢可以选用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3)若实验室选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装置是 ,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4)已知:①常温下,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有剧毒;②实验室常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FeS+H2SO4═FeSO4+H2S↑.据此可知: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5)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容气体,请简述该同学如何使用图2装置收集这种难容气体 . 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实验(1):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实验(2):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实验(3):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他们得到三次实验的数据见表:编号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反应前/g4.8112.6118.4反应后/g8.0112.4118.4(1)在实验①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了,请解释原因: (2)由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实验②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实验②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3)在上述三个实验中都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只有实验 (填序号)能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因此,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当有 时,必须在 进行.(4)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5)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23.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是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请计算:(1)阿昔洛韦(C8H11N5O3)由 种元素组成.\n(2)阿昔洛韦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比)(3)100g阿昔洛韦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保留0.1g) 24.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表:加热时间/min0t1t2t3固体质量/g28.023.218.418.4(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质量,并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已知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29克/升,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质量各多少克?(请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 2022-2022学年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菜刀生锈、苹果腐烂B.风油精挥发、动植物呼吸作用C.粉笔折断、纸张燃烧D.植物光合作用、冰淇淋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菜刀生锈的过程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苹果腐烂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B、风油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粉笔折断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的过程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淇淋融化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没有则是物理变化.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n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有氧气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解答】解: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是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错误;D、有氧气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氧气的化学性质,对氧化反应的理解,难度不大. 3.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gC.镉是金属元素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分析,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C、从元素的造字上分析元素的种类.D、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分析.【解答】解:A、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故此说法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故此说法错误.C、镉字的偏旁是“金”字旁,故镉是金属元素,故此说法正确.D、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故此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的牢记与掌握,并能应用于解题. 4.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以下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 )A.CB.OC.H+D.2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n【分析】A、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3层含义:微观1、表示一个原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B、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C、根据离子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D、化学符号前出现了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解答】解:A、C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可表示碳元素,表示一个碳原子,还能表示碳这一纯净物,能表示3种意义.B、根据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O可:表示一个氧原子、氧元素,能表示两种意义.C、根据离子表示的意义,可知H+表示1个氢离子,只有一种意义.D、化学符号前出现了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所以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只有一种意义.选项A中的符号表示三种意义,表示的意义最多.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套至试管的中上部D.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流进试管炸裂试管,故A错误;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B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套至试管的中上部,故C错误;D、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这是做好实验的前提,一定要注意. 6.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 )\n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A中的分子只有一种,属于纯净物;B中的分子只有一种,属于纯净物;C中的分子有两种,属于混合物;D中的分子只有一种,属于纯净物.【解答】解:气体的微粒示意图相同就是相同的分子.A、A中的分子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B中的分子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C中的分子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正确;D、D中的分子也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由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物. 7.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判断这些粒子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①、②、③都是【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由题目提供的粒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片即可.【解答】解: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为原子,且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2.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为原子,且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③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3.故②和③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n 8.某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化合价为+2价,则在其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2%B.20%C.24%D.40%【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该元素的氧化物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9.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3O22Fe2O3B.水通电分解:2H2O2H2+O2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S+O2S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化学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生成物化学式写错,应是Fe3O4,正确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错误;B.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标气体符号,正确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错误;C.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0.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n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B.倾倒液体C.取用液体D.过滤【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制取并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判断;B、根据倾倒液态的方法判断;C、根据取用液体的方法分析;D、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判断.【解答】解: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应伸到试管底部,故A错误;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B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为防止滴管内空气挤入,在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后,再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悬空滴加,故C正确;\nD、没有“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故D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注意一些实验的操作事项. 11.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X为( )A.FeCl2B.FeCl3C.Fe2O3D.FeCO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求X的化学式;【解答】解:观察该反应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可知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钛原子是2个,氧原子是6个,碳原子是6个,氯原子是14个,反应后钛原子是2个,氯原子是8个,碳原子是6个,氧原子是6个,所以①式中“X”的化学式为FeCl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2.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所含的质子数相等.A.①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因为Fe、Fe2+、Fe3+三种粒子都为铁元素的不同微粒,故其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其质量几乎相等.【解答】解:因为Fe、Fe2+、Fe3+三种粒子都为铁元素的不同微粒,故其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故①核电荷数相同、⑤所含的质子数;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得失电子不影响其质量,故其质量几乎相等.故选C.【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1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需区别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A水与酒精闻气味B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C硬水与软水肥皂水D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A.AB.BC.CD.D\n【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酒精有特殊的气体;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硬水中因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而影响肥皂水的起泡能力,因此,使用肥皂水可能区分出硬水和软水.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解答】解:A、水没有气味,酒精有气味,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A不合题意;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两种气体,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能够鉴别;故B不合题意;C、向两种水样中倒入肥皂水,泡沫丰富者为软水,泡沫少者为硬水,可以鉴别;故C不合题意;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不能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鉴别物质时,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应能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或结果,才能完成对物质的鉴别. 14.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30172反应后质量(g)m390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中m为1g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增加的质量就是生成的物质质量,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1+30+17+2=m+39+0+10;解得m=1;所以推断甲可能是催化剂,因为也可能是杂质;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9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8克,是生成物;丙质量减少了17克,是反应物;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乙和丁,所以是分解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故选C.【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4分,请把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5.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含义:①3个氢原子 3H ②2N2 2个氮气分子 ③2个硝酸根离子 2NO3﹣ \n④Cl2中“+2”的意义 在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 ⑤氦气 He ⑥4个硫离子 4S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3H;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2表示2个氮气分子.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NO3﹣;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Cl2中“+2”表示在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⑤氦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氦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即:He.⑥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硫离子可表示为:4S2﹣;故答案为:①3H;②2个氮气分子;③2NO3﹣;④在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⑤He;⑥4S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以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8 ,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16.00 (2)写出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Al2O3 (3)在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AB ,该元素的名称是 铝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n(2)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3)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故填:8;16.00;(2)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铝元素常显+3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填:Al2O3;(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AB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属于13号元素﹣﹣铝元素.故填:AB;铝.【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BCE ,属于单质的是 A ,属于氧化物的是 D .(填字母)【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氧气和液氧属于同种物质,属于单质.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水和冰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和水形成溶液.故填:BCE;A;D.【点评】解答本题时要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8.(10分)(2022秋•珠海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实验A:通电后,乙中产生的是 氢气 ,它燃烧时产生 淡蓝色 火焰.(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 装置漏气 (3)实验C:图中a的名称是 玻璃棒 ,在操作中,它的作用是 引流 ,浑浊的河水经过该装置过滤后得到的水是 混合物 (“纯净物”或“混合物”).\n(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写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其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考点】电解水实验;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3)根据过滤的仪器及其用途、过滤后水的组成分析回答;(4)根据铁丝在氧气的燃烧的反应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解答】解:(1)实验A是电解水:通电后,乙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它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2)实验B是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结果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装置漏气等;(3)实验C是过滤:图中a的名称是玻璃棒,在操作中,它的作用是引流,浑浊的河水经过该装置过滤后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是混合物.(4)实验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其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故答为:(1)氢气,淡蓝色.(2)装置漏气等;(3)玻璃棒引流,混合物.(4)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3Fe+2O2Fe3O4,化合反应.【点评】本题所考查的是课本的基础实验,难度不大,加强实验的学习有利于解答本题.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19.有A至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KMnO4 B、 MnO2 D、 O2 E、 H2O2 G、 C H、 CO2 (2)写出反应①②的文字表达式①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② 过氧化氢水+氧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n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故A是高锰酸钾;加热“能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D,故D是氧气;G在氧气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故H是二氧化碳,G是碳;B与E混合能产生氧气和F,且“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生成的F是水;反应①中生成的C是锰酸钾,据此解答.代入题目进行验证,各项符合【解答】解: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故A是高锰酸钾;加热能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D”,故D是氧气;G在氧气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故H是二氧化碳,G是碳;B与E混合能产生氧气和F,且“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生成的F是水;反应①中生成的C是锰酸钾,把推测的结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为:A、KMnO4;B、MnO2;D、O2;E、H2O2;G、C;H、CO2(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过氧化氢水+氧气;故答案为:(1)A、KMnO4;B、MnO2;D、O2;E、H2O2;G、C;H、CO2(2)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过氧化氢水+氧气【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氮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Mg3N2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3N2+6H2O=3Mg(OH)2↓+2NH3↑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4:1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问题解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淡黄色固体中的组成元素,写出化学式,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关结论】根据空气的成分及氮气的性质分析回答.【解答】解:【问题解决】由于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n,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氮元素,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由于镁显+2价,氮为﹣3价,其化学式为Mg3N2,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4:1,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故答案为:【问题解决】氮,质量守恒定律;Mg3N2,Mg3N2+6H2O=3Mg(OH)2↓+2NH3↑;【相关结论】4:1,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熟悉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空气的成分、氮气的性质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21.(13分)(2022秋•珠海校级期中)如图1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集气瓶 ,②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选用过氧化氢可以选用发生装置是 B ,收集装置是 E(或F)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O2↑ .(3)若实验室选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装置是 AF ,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2KCl+3O2↑ .(4)已知:①常温下,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有剧毒;②实验室常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FeS+H2SO4═FeSO4+H2S↑.据此可知: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5)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容气体,请简述该同学如何使用图2装置收集这种难容气体 在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气体从b管通入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C中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3)加入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加入药品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n(4)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5)据排水法收集气体发现解答.【解答】解:(1)据图可知,①是集气瓶,②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固液常温型反应,发生装置选择B,C中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以选择E或F,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O2↑;(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4)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5)要用图2装置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使用方法是:在装置中装满水,将气体从b管通入即可;故答案为:(1)集气瓶;长颈漏斗;(2)B;E(或F);2H2O22H2O+O2↑;(3)AF;2KClO32KCl+3O2↑;(4)B;(5)在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气体从b管通入.【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以及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原理、排水法收集气体,以便灵活应用. 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实验(1):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实验(2):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实验(3):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他们得到三次实验的数据见表:\n编号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反应前/g4.8112.6118.4反应后/g8.0112.4118.4(1)在实验①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了,请解释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因此,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由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实验②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3.2g ,实验②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g .(3)在上述三个实验中都 遵循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只有实验 ③ (填序号)能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因此,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当有 气体参加或生成 时,必须在 密闭容器 进行.(4)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5)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③④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实验评价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科学探究.【分析】(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分析,不要忽略气体物质的质量,镁和氧气反应时,氧气也有质量;(2)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和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来计算参加反应氧气与生成氢气的质量;(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变化”和“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进行分析;(4)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进行解释,反应前后原子不发生改变.(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来解答.【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白色固体氧化镁的质量应为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总和;而反应前所称量的质量只是金属镁的质量,而反应后称量的则是金属氧化物氧化镁的质量,所以才出现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的现象;故答案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因此,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增加了.(2)由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实验(1)中增加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故氧气质量=8.0g﹣4.8g=3.2g;实验(2)中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氢气的质量,故生成氢气的质量=112.6g﹣112.4g=0.2g.(3)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变化,由于三个实验均发生的化学反应,故三个实验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故答案为:遵循;气体参加或生成;密闭容器.\n(4)化学变化是一个“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此过程中,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的质量都不改变,所以,化学变化前后虽然物质发生了改变,但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既不减少也不改变,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故答案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改变.(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几个不变,其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和分子的种类一定变;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则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变化.故答案为:(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因此,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增加了;(2)3.2g,0.2g;(3)遵循;③;气体参加或生成;密闭容器;(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改变.(5)①③④.【点评】该题通过三个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旨在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定义的理解、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通过该题加深了“参加”、“总质量”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意义.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23.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是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请计算:(1)阿昔洛韦(C8H11N5O3)由 四 种元素组成.(2)阿昔洛韦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48:35 .(最简比)(3)100g阿昔洛韦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31.1 g(计算结果保留0.1g)【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阿昔洛韦的化学式并结合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即可;(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即可.【解答】解:(1)根据阿昔洛韦的化学式为:C8H11N5O3可知它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填:四(2)因为阿昔洛韦的化学式为:C8H11N5O3,所以阿昔洛韦中C、N元素的质量比=12×8:14×5=48:35;故填:48:35(3)因为阿昔洛韦的化学式为:C8H11N5O3,阿昔洛韦的相对分子质量=12×8+1×11+5×14+16×3=225,氮元素的质量分数==31.1%100g阿昔洛韦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00g×31.1%=31.1g故填:31.1【点评】化学式中各元素质量之比等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n24.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表:加热时间/min0t1t2t3固体质量/g28.023.218.418.4(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质量,并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已知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29克/升,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质量各多少克?(请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到试管中加热放出氧气,待不再产生气体完全反应后,说明了氯酸钾已完全分解.剩余固体质量因反应中放出氧气而小于原固体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即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差;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生成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参加反应的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即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差为:28.0g﹣18.4g=9.6g;氧气的体积为:9.6g÷1.429g/L≈6.7L;(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14996xy9.6g==解得:x=24.5gy=14.9g根据计算可以知道氯酸钾没有完全反应,剩余的氯酸钾的质量为:28g﹣24.5g=3.5g答:(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质量为9.6g;氧气的体积为6.7L;(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含有氯酸钾和氯化钾;氯酸钾的质量为3.5g,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点评】首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物质质量差求得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由氧气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