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图三要素是指: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④图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四幅地图中,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湖南地图D.娄底地图3、当一个人到达南极点时,他的四周A.都是南方B.都是北方C.都是东方D.都是西方4、下列图例表示不正确的是A.首都B.公路C.水库D.沙漠5、如下图所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③→①6、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A.北极点B.赤道C.北极圈D.北回归线7、地球仪上的0°经线又叫做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北极点D.南极点8、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20°W和160°ED.180°经线9、与西经120°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A.西经120°B.西经60°C.东经60°D.东经120°10、南北回归线位于A.中纬度B.高纬度C.中、高纬度分界线D.低纬度11、40°N、116°E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12、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北纬90°纬线D.南纬90°纬线13、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B.C.D.14、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与更替。引起这些变化的是由于A.太阳的升落B.纬度的高低C.地球的公转D.地球的自转5\n15、世界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A.西半球、南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北半球、东半球16、形状略呈“S”形的大洋是A.北冰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太平洋17、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南极洲D.大洋洲18、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是A.地峡B.岛屿C.半岛D.海峡19、甲地海拔800米,乙地海拔4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00米B.4000米C.1200米D.400米20、科迪勒拉山系由下列哪些山脉组成①落基山脉②安第斯山脉③喜马拉雅山脉④阿尔卑斯山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1、山地与丘陵的相似点是A.坡度大B.海拔低C.地表起伏小D.地表崎岖不平22、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的海底地形为A.海沟B.洋盆C.大陆坡D.大陆架23、下图可以作为哪种学说的证据A.大陆漂移B.板块构造C.海底扩张D.恐龙灭绝24、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欧亚板块D.非洲板块25、“印尼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智利大地震”、“日本大地震”……人们戏言“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B.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D.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二、综合题(每空2分,50分)26、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20分)5\n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半球名称:A,B。⑵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大洲名称:①;⑥。⑶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名称:b;d。⑷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③、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⑸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填序号);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填字母)。27、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10分)⑴写出A点的经纬度:。⑵D在B的方向。⑶B点位于(东、西)半球。⑷C点位于(低、中、高)纬度地区。5\n⑸图①、②中阴影部分面积较大的是。28、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每空2分,共20分)⑴写出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A ,B ,C ,E ,F 。⑵图中C、D两点中,上山较容易的是点,理由是。⑶A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米。⑷图中小河的流向是。⑸若图上A、D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那么A、D两地的直线实地距离为。5\n七上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5:AABBCBBCCDAABCDCCDDADDAAB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26.⑴西半球东半球⑵北美洲大洋洲⑶大西洋印度洋⑷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⑸⑦a27.⑴30°N、30°W(或30°W、30°N或北纬30°、西经30°或西经30°、北纬30°)⑵东北⑶东⑷低⑸②28.⑴山顶鞍部山脊陡崖山谷⑵C因为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⑶800~900⑷自西北流向东南⑸800米七上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5:AABBCBBCCDAABCDCCDDADDAAB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26.⑴西半球东半球⑵北美洲大洋洲⑶大西洋印度洋⑷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⑸⑦a27.⑴30°N、30°W(或30°W、30°N或北纬30°、西经30°或西经30°、北纬30°)⑵东北⑶东⑷低⑸②28.⑴山顶鞍部山脊陡崖山谷⑵C因为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⑶800~900⑷自西北流向东南⑸800米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