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2022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2、《史记》:“……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材料所反映的官职与秦朝官职相同的是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D.郡守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4、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          B.②④C.①③D.②③④5、历史学家费孝通说:“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的机器用不进,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技术不能改良,农民们要凭赤手赤足在田里劳作,农业里拖住了大量人口,农民的生活程度也终是在饥饿线上挣扎。”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B.古代铁犁牛耕并未真正普及C.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趋势6、《全球通史》的作者曾写道:“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①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③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④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7、《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9\n8、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商”政策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9、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法律必须把一切不断地引向一个目的,这个唯一的目的就是美德,叫作正义,这个美德通过教育实现节制或自制,人们就成为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这说明A.雅典城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           B.雅典城邦政治进入黄金时代C.雅典民主制应具备理性精神          D.雅典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变 10、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希腊A.保护希腊人合法权利         B.尊重希腊公民个人意志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11、1832年改革以前,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十分混乱。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旧选举制度没有改造,议会为一小撮贵族寡头操纵,议员或是由控制选区的特权人物指派、赠送,或是靠恫吓或贿赂选民当选,完全不是民主选举。这体现出A.僭主政治是英国议会政治的一大特色B.1832年以前英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仍是封建性质的C.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D.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政治仍然是贵族政治12、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13、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14、汤因比说:“由于技术进步应用于自然交通工具,导致‘距离在消除’,从而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未来社会的远景……文明起源的性质就是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这种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既不是由于种族,也不是由于地理,而是由于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根据上述观点解读新航路正确的是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 B.新航路开辟促使美洲率先进入工业文明C.美洲的发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D.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15、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是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9\n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16、“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17、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一文中写道:“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孙中山的言论主要反映了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B.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C.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D.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热切希望18、李洵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19、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20、古代中国中央政府与管辖范围外的政权,建立的是以中国朝廷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关系体系。中国中央政权成为这个体系的一元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了等级性的中央政权的外藩。然而,鸦片战争后,这个体系逐步崩溃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君主专制制度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新秩序B.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经济难以与外国工业资本主义抗衡C.唯我独尊的闭关锁国心态无法应对开放多元的国际形势D.以朝贡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让位于以条约为核心的新体系21、“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22、恩格斯晚年说:“现在并不是我们处在‘合法性害死我们’的地位。相反,合法性在如此出色地为我们效劳,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来破坏合法性,那我们就是傻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资本主义相对和平稳定时期,议会合法斗争已成为无产阶级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B.恩格斯冷静清醒地总结历史经验,已放弃暴力革命9\nC.肯定利用普选权和开展合法斗争是一种策略,决不意味着把议会斗争视为唯一手段D.对资本主义的变化而提出的新课题,恩格斯认真总结历史经验23、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瘸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24、凯恩斯对合格经济学家评价:“他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达到相当的水准,然后把这些很难捏合在一起的各种天分融为一体。在某种程度上,他必须既是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同时还是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在研究现在的同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他必须富有激情,追寻目标而又排除先入之见。他必须像艺术家那样远离尘世,又像政治家那样脚踏实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25、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B.“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C.“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26、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27、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28、2022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                 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9\n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30、随着世界金融领域的逐渐开放,各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交易网络……1992年,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对英镑发起攻击,结果,英国损失惨重,而他本人却收获了10亿多美元。1997年,他又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使东南亚经济一夜之间回到起飞前。材料主要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B.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经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D.经济全球化威胁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31、7.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有这样的故事,邓小平得知云南知青再度遭遇磨难,立即召开紧急中央会议讨论知青回城的问题。在会上各种观点对于知青是否回城争议不下。在这样的争论面前,是邓小平一锤定音:“让孩子们回来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知青上山下乡是文革“左”倾路线的产物B.知青们上山下乡建设边疆且符合当今“逆城市化”潮流,利大于弊C.回城的知青大多成为无业青年,造成了社会混乱,说明返城决策失误D.邓小平集思广益,最终拍板,体现了三权分立的运作机制32、中国在与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与英、荷等国形成了“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A.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第Ⅱ卷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3题~第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3、(25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材料二  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彼之谋我噬膏血非噬皮毛,攻资财而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刀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3材料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9\n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10分)(2)材料表达了中国早期维新派什么强烈的愿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曾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简要回答中国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7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34、(12分)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周宁《鸦片帝国》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⑤清醒阶段(1944---1949年)⑥敌视阶段(1949----)。——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材料四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其四,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纪念大会上(1)材料一、二中所描写的“中国形象”分别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三中,美国人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看法的政治原因。(6分)(3)材料四反映出当代中国什么样的“国家形象”?(2分)请考生在第35、36、37、3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n材料一康有为曾指出:“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中央实行‘官缺制’、地方各级官员搞‘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世代在任’”。材料二 1901年3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7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6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郜行使司法权。1907年9月20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10月11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颂布后,直到1910年10月3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迫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1911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11分)3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此次吾党改组,志在将本党势力在中国内地各省尽力扩充。向来本党势力多在海外,故吾党在海外有地盘、有同志,而中国内地势力甚为薄弱。所以吾党历年在国内的奋斗,专用兵力……以兵力奋斗而胜利者,已有三次。但三次之成功,皆不能达革命之目的。是兵力虽成功,而革命仍未成功,因为吾党尚欠缺力量之故o所欠缺者是何种力量?就是人民心力。当时中国人民不赞成革命,多数人民不为革命而奋斗。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故此次吾党改组唯一之目的,在乎不单独倚靠兵力,要倚靠吾党本身力量,就是人民的心力。材料二:吾党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人民的心力与兵力,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但两者之间,究竟应以何者为基础?应以何者为最足靠?自然当以人民的心力做基础,为最足靠。若单独倚靠兵力,是不足靠的,因为兵力胜敗无常。吾党必要先有一种基本力量做基础,然后兵力有足靠之希望。……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说“以兵力奋斗而胜利者,巳有三次。但三次之成功,皆不能达革命之目的”请以第一次为例加以说明。(6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如何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对当时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9分)3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柏林的分区占领图9\n材料二 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苏联因为战争而成功地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摘自《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主要行为并归纳其历史原因。(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的结束对东亚政治局势的主要影响。(7分)3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明朝末年,后金政权不时对明朝发动进攻,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徐光启富于爱国的热忱,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使天下的黎民过上“丰衣食,绝饥寒’’的安定富裕的生活。直至花甲之年,保国守土的爱国忠心,昭昭可鉴。材料二 徐光启曾长期辗转苦读,深知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徐光启走上了积极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万历二十三年(1595),徐光启开始与传教士郭居静交往。使他第一次知道在中国之外竞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地球是圆的、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1606年,徐光启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完全弄懂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内容,并与利玛窦合作把它译成中文。1612年,他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书中介绍了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和各种水利机械。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崇祯历书》的编译,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在《度数旁通十事》疏奏中,徐光启详细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他吸收《九章算术》、高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认为“算术之学(被废的主要原因)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徐光启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他利用各种机会,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他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泰西水法》等。其中,《农政全书》分类引录了古代的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以上材料摘编自《徐光启传》和《徐光启评传》(1)根据相关材料,简要说明徐光启献身科学事业的动力。(6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徐光启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途径,并简要评价徐光启的科学精神。(9分)2022-2022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D4、C5、C6、A7、A8、C9、C10、C11、D12、A13、D14、D15、C16、A17、D18、A19、C20、D21、B22、B23、C24、A25、B26、A27、D28、B29、C30、A31、A32、C二、综合题33、(25分)(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4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6分)9\n(2)愿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1分)方式: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6分)(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2分)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4分)34.(12分)(1)材料一:“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4分;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酌情给分。)(2)④原因: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或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分,不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酌情给分。)⑥原因:中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实行敌视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朝鲜战争的影响(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任2点4(3)形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外交形象;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任2点2分;)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员冗繁。(2分)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官员的素质低下。(2分)(2)进步之处:使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2分)国家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分权的原则,是国家体制近代化的体现。(3分)     局限性:外务部的设立是为满足外国列强的需要;(2分)改革步伐缓慢且呈现出被动性;(2分)未能触动最根本的皇权专制问题,导致人心丧失,加速了清朝灭亡。(2分)36、答案:(1)第一次:武昌起义,推翻满清,建设共和。但由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6分)(2)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9分)37、(1)对德国采取了分区占领的分裂行为。(2分)历史原因:美苏等国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了实现各自在德国和欧洲地区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意识形态不同及“冷战”思维的影响。(6分)(2)停战协定的签署,使朝鲜的安全得到了巩固;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扩张美国在远东的势力;日本在美国亚太军事体系中地位上升。(7分)38、(15分)(1)实现国富民强的社会责任感;针对陆王心学的弊端,讲究经世致用。(6分)(2)继承古代科技成就的精华;借鉴外来科学技术;注重科学实践和科技创新。(3分)徐光启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为己任发展科技,倡导经世致用,是难能可贵的;徐光启注重在实验的同时,学习借鉴前人和外来的科技成果,这种方法给后人以深深的启迪。(6分)9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