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含解析)

资料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类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卷发与黑发B.双眼皮与蓝眼C.有耳垂与毛耳D.能卷舌与不能卷舌【答案】D【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人类的卷发与黑发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人类的双眼皮与蓝眼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人类的有耳垂与毛耳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人类的能卷舌与不能卷舌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一词,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是()①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②紫花×白花→紫花③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④紫花×紫花→紫花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详解】①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也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②紫花×白花→紫花,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所以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②正确;\n③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所以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所以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③正确;④紫花×紫花→紫花,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故选B。3.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包括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为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杂交实验D.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分离比【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部分遗传现象(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B、一般情况下,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等,B错误;C、为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D、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分离比,之后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D正确。故选D。4.判断一株红花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A.自交B.与杂合体红花杂交C.测交D.与纯合体红花杂交【答案】A【解析】【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n(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鉴别一株红花豌豆是不是纯合体,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但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自交)植物,因此其中自交法最简便。故选A。5.以两株高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则F1高茎豌豆中纯合子的比例为A.1B.1/2C.1/3D.1/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1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为3:1,高茎的基因型为DD或Dd,矮茎的基因型为dd.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从图中的比例可知:高茎:矮茎=3:1,所以是杂合子自交,自交后代基因型为DD、Dd和dd,比例为1:2:1,所以显性性状高茎(1DD和2Dd)中纯合子占1/3。C正确。故选C。6.下列基因中,能产生4种配子的是()A.EeFFB.AabbC.CcDdGgD.MmNnPP【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EeFF个体能产生2种配子,A错误;B、Aabb能产生2种配子,B错误;C、CcDdGg个体能产生8种配子,C错误;D、MmNnPP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D正确。故选D。\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G)对皱粒(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依次是(  )A.53B.64C.86D.94【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已知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G)对皱粒(g)是显性,且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让Ttgg与TtGg杂交,先考虑Tt与Tt这一对基因,后代出现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再考虑gg与Gg这一对基因,后代出现2种基因型和两种表现型,再将两对基因一起考虑,则后代基因型是3×2=6(种),表现型是2×2=4(种),即B正确。故选B。8.南瓜果实的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aBbB.AabbC.aaBbD.aabb【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子代白色∶黄色=3∶1,盘状∶球状=1∶1。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分别对两对性状进行分析。\n【详解】分析果实颜色,子代白色∶黄色=3∶1,说明双亲均为杂合子Aa;分析果实形状,盘状∶球状=1∶1,说明双亲是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应为Bb与bb,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故选B。【点睛】9.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B.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详解】A、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因此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A正确;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才能形成四分体,B错误;C、四分体时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间相邻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D、X染色体和Y染色体也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属于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A。10.关于人体染色体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B.正常精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C.正常卵细胞中一定有一条X染色体D.正常精细胞中一定有一条Y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女性个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X,两条X\n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男性个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Y,属于一对异型的同源染色体,其中X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详解】A、人体正常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A正确;B、正常精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有23条染色体,B正确;C、正常卵细胞中一定有一条X染色体,C正确;D、正常精细胞中有一条X或Y染色体,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人体染色体组成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1.一对表现型正常夫妇,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是红绿色盲,若这对夫妇想生育第二个孩子,那么当第二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时才能保证正常()A.男孩B.女孩C.男孩、女孩都可以D.男孩、女孩都不能【答案】B【解析】【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基因型为XBY、XBX—),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是红绿色盲(XbY),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BXb。【详解】根据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根据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一个红绿色盲的孩子可知,这对夫妇男方完全正常(XBY),女方为携带者(XBXb),故二者生育孩子中男孩有可能患病,女孩全部正常,故第二个孩子是女孩时,才能保证正常,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答案】D【解析】【分析】果蝇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在Y染色体上无该基因的同源区段,即该性状为伴X遗传。对于杂交组合白眼雌果蝇(XaXa)×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因此该杂交组合可以通过性状鉴定性别。【详解】A、杂合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雄果蝇都可表现为红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红眼果蝇的性别,A错误;\nB、白眼雌果蝇(XaXa)×白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白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白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性别,B错误;C、杂合红眼雌果蝇(XAXa)×白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Xa(白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无法通过眼色判断性别,C错误;D、白眼雌果蝇(XaXa)×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能通过眼色判断性别,D正确。故选D。13.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图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②中没有染色体单体,染色体数目:DNA数目=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等,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中没有染色体单体,染色体数目:DNA数目=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④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DNA=1:1,即图②。B符合题意。故选B。14.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C.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受精作用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有利于生物进化【答案】C【解析】\n【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A正确;B、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B正确;C、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DNA主要来自母方,C错误;D、受精作用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有利于生物进化,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受精作用的实质,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的来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对受精作用基本概念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C选项往往因忽略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而出现分析错误。15.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够使小鼠死亡的是()A.S型菌的蛋白质+蛋白酶+R型菌B.S型菌的DNA+R型菌C.S型菌的RNA+RNA酶+R型菌D.S型菌的DNA+DNA酶+R型菌【答案】B【解析】【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详解】A、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故加入蛋白酶以后也不会产生影响,故不能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所以没有光滑菌落产生,A错误;B、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所以有光滑菌落产生,B正确;\nC、S型菌的RNA不是转化因子,不能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所以S型菌的RNA+RNA酶+R型菌培养后,没有光滑菌落产生,C错误;D、S型细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被水解,不能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所以没有光滑菌落产生,D错误。故选B。16.如图所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甲、乙,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A.B.C.D.【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而“杂种病毒丙”是由病毒甲的蛋白质外壳和病毒乙的遗传物质RNA重建形成的。【详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重建的“杂种病毒丙”的核酸来自乙病毒,因此在植物体内增殖产生的新病毒和乙是一样的。故选D。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它的遗传物质是(  )A.DNAB.多糖C.蛋白质D.RNA【答案】D【解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只能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内。【详解】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由题知,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故其遗传物质是RNA,ABC错误,D正确。故选D18.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n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A+T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C.DNA中A与T碱基对所占比例越高,该DNA稳定性越强D.双链DNA分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腺嘌呤一定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一定与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第n次复制是针对n-1次来说的,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m-2n-1×m=2n-1×m个,A正确;B、由于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数量关系是A1=T2、T1=A2,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T的比值与每一条链上的该比值相等,B正确;C、由于C-G之间有3个氢键,而A-T之间有2个氢键,DNA中A与T碱基对所占的比例越高,该DNA分子的热稳定性越低,C错误;D、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D正确。故选C。19.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C.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A、噬菌体增殖所需原料由细菌提供,模板由噬菌体DNA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没有35S,含32P的有2个,由于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则腺嘌呤为5000×2×20%=2000个,鸟嘌呤为5000×2×30%=3000个,该过程至少需要3000×(100-1)=2.97×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误;B、由于释放出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有2个,所以含32P与只含31\n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2:(100-2)=1:49,B正确;C、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和酶等,但模板是噬菌体的DNA,C错误;D、由于DNA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DNA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20.下列有关密码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氨基酸只能有一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B.CTA可能是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一种或多种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有一套遗传密码子【答案】D【解析】【分析】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A错误;B、密码子位于mRNA上,其中不可能含有碱基T,因此CTA肯定不是密码子,B错误;C、终止子密码可能编码氨基酸,也可能不编码氨基酸,即终止密码子不一定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D、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有一套遗传密码子,D正确。故选D。21.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的描述正确的是()A.萨顿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第一次把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C.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拍摄了DNA的衍射图谱,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答案】B【解析】【分析】1、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2、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3、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A错误;\nB、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果蝇杂交实验历史上第一个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B正确;C、在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D、沃森和克里克以威尔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D错误。故选B。22.下图①~⑤是用某种方法在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为①→⑤→③→②→④B.图①中,细胞内的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C.图③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D.图⑤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是在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其中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为①→③→②→⑤→④,A错误;B、图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这导致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B错误;C、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联会发生交叉互换,C正确;D、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错误。故选C。23.下列有关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进行实验,可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B.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细菌,保温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实验结果\nC.子代T2噬菌体的DNA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来自于大肠杆菌D.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细菌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详解】A、噬菌体专一性侵染大肠杆菌,若本实验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则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A错误;B、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时间过长,有部分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时间过短,亲代噬菌体的核酸不能将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因此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偏大,B正确;C、子代噬菌体的DNA部分来自亲代,部分为新合成的,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C错误;D、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沉淀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错误。故选B。24.下图为某DNA片段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胸腺嘧啶B.②表示腺嘌呤C.③表示葡萄糖D.④表示磷酸二酯键【答案】A【解析】\n【分析】DNA由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每条链上的一个核苷酸以脱氧核糖与另一个核苷酸上的磷酸基团结合,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并排列在主链外侧,碱基位于主链内侧;DNA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碱基与另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碱基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A和T配对,C和G配对),由氢键连接。【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A(腺嘌呤)与①配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①为T(胸腺嘧啶),A正确;B、②与G(鸟嘌呤)配对,则②为C(胞嘧啶),B错误;C、DNA分子中所含的糖③为脱氧核糖,C错误;D、DNA两条链中配对的碱基通过④氢键相连,D错误。故选A。25.图中所示为某种生物细胞内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过程可在真核细胞中进行,其转录和翻译过程可同时进行B.该过程能实现少量mRNA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C.酶甲催化形成氢键,酶乙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D.酶丙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表示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酶丙表示解旋酶,酶甲表示DNA聚合酶,酶乙表示RNA聚合酶,结构丁表示核糖体。【详解】A、图中所示过程在原核细胞中进行,其转录和翻译过程可同时进行,A错误;B、翻译过程中多聚核糖体的意义在于少量mRNA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B正确;C、酶甲表示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乙表示RNA聚合酶,可断裂氢键,也可形成磷酸二酯键,C错误;D、酶丙表示解旋酶,催化氢键的断裂,D错误。故选B。26.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A.甲图自交后代(不发生变异)产生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概率为1/8B.乙图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丙图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4D.丁图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甲图:A、a基因和D、d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乙图:“无中生有为隐性”,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分析丙图:丙图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病。分析丁图:丁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可表示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由于AD、ad分别在一条染色体上,所以甲图中生物AaBbDd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BbDd个体的概率1/2×1/2=1/4,A错误;B、乙图家系中男性正常和女性正常的儿子患病,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又因为图中患者男性多,所以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B正确;C、已知丙图表示的是伴X隐性遗传病,双亲的基因型是XAXa和XAY,其子代基因型是XAXA、XAXa、XAY、XaY,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C错误;D、丁图细胞无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B。27.下图为某六肽化合物合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①→②相比,③→⑤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B.根据图中多肽中的氨基酸数可以判断出最后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是UCUC.①→②过程中会产生图中④代表的物质,且④中含有氢键D.若该多肽是一种DNA聚合酶,则它会催化物质②的复制【答案】D【解析】\n【分析】分析题图:①为DNA分子,②为RNA,③为mRNA,④为tRNA,⑤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详解】A、①为DNA,②③均是RNA,⑤是多肽。①→②过程表示转录,其碱基配对方式是A-U、T-A、G-C、C-G,③→⑤过程表示翻译,其碱基配对方式是A-U、U-A、G-C、C-G,可见,与①→②相比,③→⑤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A正确;B、根据图中多肽的氨基酸数可以判断出终止密码子是UAA,最后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是UCU,B正确;C、图中④代表tRNA,①→②所示的转录过程会产tRNA,tRNA中含有氢键,C正确;D、若该多肽是一种DNA聚合酶,则它会催化物质①所示的DNA的复制,D错误。故选D。28.下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RNA的复制,⑤为逆转录。【详解】大蒜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能进行细胞分裂,同时大蒜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故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DNA的自我复制①、转录②、翻译③。故选B。二、非选择题29.观察羊的毛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1)毛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___\n;白羊与白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2)若用B与b表示羊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则1号羊与2号羊再次交配产生白色公羊的概率是________。(3)若要判断3号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该羊与多只________母羊交配,观察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中________,则该白色公羊最可能是纯合子;若子代中________,则该白色公羊是杂合子。【答案】①.白色②.黑色③.性状分离④.3/8⑤.黑色⑥.全是白色羊⑦.白色:黑色=1:1【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白毛羊和白毛羊杂交,它们的后代中有黑毛羊,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白色相对于黑色是显性性状,黑色的基因型肯定是aa,白色可能是AA或Aa。【详解】(1)图中白毛羊和白毛羊杂交,它们的后代中有黑毛羊,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白色相对于黑色是显性性状。(2)图中白毛羊和白毛羊杂交,它们的后代中有黑毛羊,即发生性状分离,1号2号白羊的基因型为Bb,1号羊与2号羊再次交配产生白色(B-)公羊的概率是3/4×1/2=3/8。(3)3号羊可能是AA或Aa,若要判断3号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该羊与多只黑色(aa)母羊交配,观察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中全是白色羊,则该白色公羊最可能是纯合子;若子代中白色:黑色=1:1,则该白色公羊是杂合子。【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遗传图解准确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30.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用A、a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用B、b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两组杂交,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n(2)第1组亲本的紫茎缺刻叶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第2组杂交子代中紫茎缺刻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3)第2组杂交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4)若将紫茎缺刻叶①与紫茎缺刻叶③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为___________。【答案】①.紫茎、缺刻叶②.AABb③.AaBB或AaBb④.3/4⑤.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第1组中紫茎和绿茎植株杂交,子代均是紫茎,说明紫茎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①的基因型为AABb,②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中,③紫茎缺刻叶(A_B_)与②aaBb杂交,后代紫茎与绿茎之比为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③的基因型为AaBb。【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紫茎、缺刻叶。(2)由以上分析可知,第1组亲本的紫茎缺刻叶①的基因型是AABb;第2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因此杂交子代中紫茎缺刻叶(A_B_)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3)第2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因此杂交子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4,则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4。(4)若将紫茎缺刻叶①(AABb)与紫茎缺刻叶③(AaBb)杂交,后代均为紫茎,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的比值为3:1,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点睛】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正确分析题图,根据后代分离比推断亲本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1.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其中一种病为红绿色盲。(1)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___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2)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Ⅰ-2能产生________种卵细胞,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3)Ⅱ-6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________。\n(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患甲病的几率是________。(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答案】(1)①.常②.隐③.X(2)①.AaXBY②.4③.1/4(3)Ⅰ-2(4)1/3(5)1/8【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7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6号),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7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6号),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2详解】根据7号(aa)可知Ⅰ-1的基因型是AaXBY;根据6号(XbY)和7号(aa)可知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该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即AXb、aXB、AXB、aXb,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1/4。【小问3详解】就乙病而言,Ⅱ-6基因型为XbY,其父亲Ⅰ-1正常,基因型为XBY,则其母亲Ⅰ-2的基因型为XBXb,故Ⅱ-6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小问4详解】u就甲病而言,Ⅱ-7的基因型aa,Ⅱ-8的基因型为1/3AA、2/3Aa,生出只患甲病(aa)的概率为2/3×1/2=1/3。【小问5详解】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则Ⅱ-7的基因型aaXBXb,Ⅱ-8的基因型为AaXBY,那么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甲病的几率是1/2,不患甲病的几率是1/2,不患乙病男孩的几率是1/2×1/2=1/4,所以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2×1/4=1/8。32.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时期的模式图;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关系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n(1)图1所示的分裂过程发生的器官是________,由甲→乙属于________分裂。(2)甲、乙、丙、丁四个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等位基因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细胞中。(3)甲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丙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4)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染色体。(5)图1中的细胞处于图2中的CD段的有________,DE段的变化是________的结果。【答案】(1)①.睾丸(精巢)②.有丝(2)①.甲、乙、丙②.丙(3)①.8②.8③.16(4)①.次级精母细胞②.常(5)①.丙、丁②.着丝粒分裂【解析】【分析】分析图1: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结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其中AC段表示间期,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小问1详解】\n据图可知,图丙细胞均等分裂,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雄性动物,故发生分裂过程的器官是睾丸(精巢);由甲→乙属于体细胞的形成过程,属于有丝分裂;由乙到丁的结果是发生了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属于减数分裂。【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有丝分裂后期)、乙(有丝分裂末期)和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丙细胞。【小问3详解】甲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丙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故丙细胞中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小问4详解】分析图示可知,由于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动物为雄性,丙为初级精母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丁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常染色体。【小问5详解】图2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图2CD段染色体:核DNA=1:2,表示有姐妹染色单体存在,则图1中丙、丁细胞处于图3中的CD段。33.下图表示发生在真核细胞内的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Ⅰ属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步骤,该步骤主要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过程Ⅰ中甲的名称为________,乙的名称是________。(2)过程Ⅰ中,方框内应该用________(填“→”或“←”)标出该过程进行的方向。(3)过程Ⅱ属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场所的细胞器名称是________,遵循________原则。(4)过程Ⅱ,如果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共有150个肽键,则合成该肽链共需________个氨基酸,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应有________个碱基。(5)若过程Ⅱ的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①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n。若该多肽合成到UGC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答案】(1)①.转录②.细胞核③.RNA聚合酶④.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3)①.翻译②.核糖体③.碱基互补配对(4)①.151②.906(5)①.AGACTT②.UAG【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Ⅰ转录过程,甲为RNA聚合酶,乙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丙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①为DNA分子,②为RNA分子。过程Ⅱ为翻译过程,②为mRNA。【小问1详解】Ⅰ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因此图中甲为RNA聚合酶;乙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小问2详解】在图中甲表示RNA聚合酶,根据RNA聚合酶移动方向,转录方向由右向左。【小问3详解】过程Ⅱ属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核糖体部位,翻译时密码子和反码子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小问4详解】如果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共有150个肽键,根据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氨基酸为150+1=151个;根据基因中碱基数:mRNA中碱基数:多肽中氨基酸数=6:3:1,该基因转录形成的信使RNA至少有151×3=453个碱基,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应有碱基数为151×6=906个。【小问5详解】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丝氨酸和谷氨酸的密码子为UCU、GAA.密码子在mRNA上,mRNA是以DNA的一条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所以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物质①DNA分子中供转录用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若该多肽合成到UGC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UGC后一个密码子就是终止密码子,因此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UAG。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