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黑龙江阿城地区2022年高考冲刺最后十天物理专练九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在带有活塞的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压下活塞的过程中,玻璃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玻璃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筒内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均增大C.硝化棉能燃烧起来,表明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等于气体向外传递的热量2.下列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q的电量无关B.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每增加1C,电压就增加1VC.根据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式W=Uq,一个电子在1V电压下加速,电场力做功为1eVD.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ab=Wab/q,带电量为1C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J,a、b点的电势差为-1V。3.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大于F2,则弹簧秤的示数()12F1F2A.一定等于F1+F2B.一定等于F1–F2C.一定大于F2小于F1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是g/2,下落H到B点后与一轻弹簧接触,又下落h后到达最低点C,在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恒定,则()A.物块机械能守恒B.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物块机械能减少D.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rωBAC1.5r5.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m,A与B、B和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和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A.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B.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mω2r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7-\n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6.5.12汶川地震中,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则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所受支持力等于它的重力。7.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问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片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a。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a变大的是()A加大a、b间的距离B缩小a、b间的距离C取出a、b两极扳间的电介质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8.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B不受摩擦力作用 B.C不受摩擦力作用C.A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D.以A、B、C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9.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是m1和m2的两木块A、B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使A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v=3m/s,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两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示信息可知()A.t1时刻弹簧最短,t3时刻弹簧最长B.从t1时刻到t2时刻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到原长C.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m1:m2=1:2D.在t2时刻两木块动能之比为EK1:EK2=1:4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三、简答题:本题3小题,共计54分.计算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7-\n10.(18分)(1)学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后,为了定量验证感应电动势E与时间△t成反比,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装置:线圈和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强磁铁和挡光片固定在运动的小车上。每当小车在轨道上运动经过光电门时,光电门会记录下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同时触发接在线圈两端的电压传感器记录下在这段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利用小车末端的弹簧将小车以不同的速度从轨道的最右端弹出,就能得到一系列的感应电动势E和挡光时间△t。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次数测量值12345678E/V0.1160.1360.1700.1910.2150.2770.2920.329△t/×10-3s8.2067.4866.2865.6145.3404.4623.9803.646观察和分析该实验装置可看出,在实验中,每次测量的△t时间内,磁铁相对线圈运动的距离都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从而实现了控制__________不变;电压传感器光电门传感器强磁铁挡光片弹簧线圈在得到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之后,为了验证E与△t成反比,他们想出两种办法处理数据:第一种是计算法:算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数据基本相等,则验证了E与△t成反比;第二种是作图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_________________关系图线,若图线是基本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也可验证E与△t成反比。(2)如图所示,是一种内电阻可调的化学电池,可用来验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A、B为电池的正、负极,C、D为靠近正、负极板的两个探极,目的是为了测量电池的内部电压,向电池内打气,可以改变电解质溶液液面的高低,从而改变电池的内电阻。现在要验证闭合电路中内电压和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除该电池以外,还备有理想电流表和理想电压表各一个、一个定值电阻R=5Ω、电键S和导线若干。正确连接电路以后,得到表中实验数据。次数12345电流表(A)0.200.160.120.100.08电压表(V)1.011.201.401.501.59右图是该化学电池的俯视示意图,请用器材符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7-\n上述实验中第2次操作时该化学电池的内阻r=________Ω。11.(18分)有一种电子仪器叫示波器,可以用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示波器的核心部件是示波管,如图甲所示,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果在偏转电极XX'和YY'上都没加电压,电子束从金属板小孔射出后将沿直线传播,打在荧光屏上,在那里产生一个亮斑.如果在偏转电极XX'上不加电压,只在偏转电极YY'上加电压,电子在偏转电极YY'的电场中发生偏转,离开偏转电极YY'后沿直线前进,打在荧光屏上的亮斑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y',如图乙所示.(1)设偏转电极YY'上的电压为U、板间距离为d,极板长为l1,偏转电极YY'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所带电量为e,以v0的速度垂直电场强度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如图乙所示.试证明y'=(2)设电子从阴极射出后,经加速电场加速,加速电压为U;,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的偏移量为y.在技术上我们把偏转电场内单位电压使电子产生的偏移量(即y/U)称为示波管的灵敏度φ,试推导灵敏度的表达式,并提出提高灵敏度可以采用的方法.12.(18分)如图所示为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光滑的水平导轨MN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4.0m,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皮带以恒定速率v=3.0m/s匀速传动。三个质量均为m=1.0kg的滑块A、B、C置于水平导轨上,开始时滑块B、C之-7-\n间用细绳相连,其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滑块A以初速度v0=2.0m/s沿B、C连线方向向B运动,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可认为A与B碰撞过程中滑块C的速度仍为零。因碰撞使连接B、C的细绳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滑块C脱离弹簧后以速度vC=2.0m/s滑上传送带,并从右端滑出落至地面上的P点。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问的动摩擦因数μ=0.2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滑块C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B、C用细绳相连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弹簧的压缩情况相同,要使滑块C总能落至P点,则滑块A与滑块B碰撞前速度的最大值Vm是多少?2022年广东省高考预测物理试卷(一)答案选择题(46分)题号123456789答案ABDDBDCDACACBC10.(18分)(1)相同,(2分)磁通量的变化量(2分)感应电动势E和挡光时间△t的乘积,感应电动势E与挡光时间△t的倒数(4分)(2)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反了不得分)(4分)ABCDSRE=2.0(3分)r=7.5Ω(3分)11.(18分)解析:(1)证明:根据几何知识可知y'=y+l2tanθ(2分)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1分)-7-\n偏移量(2分)设偏转角度为θ,则(2分)所以有(1分)即(2分)(2)电子在加速电场加速后,有,得(2分)电子在YY'内的加速度为,(1分)电子在YY'内运动的时间:(1分)所以,偏转位移(2分)根据灵敏度的定义(2分)根据的表达式可知,要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可增加偏转电极的长度、减小偏转电极间距离或减小电子枪的加速高压。(1分)12.(18分)(1)滑块C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加速运动,设滑块C从滑上传送带到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所用的时间为t,加速度大小为a,在时间t内滑块C的位移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μmg=mav=vC+at(3分)解得x=1.25m<L即滑块C在传送带上先加速,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后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并从右端滑出,则滑块C从传道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为v=3.0m/s(2分)(2)设A、B碰撞后的速度为v1,A、B与C分离时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mv0=2mv12mv1=2mv2+mvC(4分)由能量守恒规律(2分)解得EP=1.0J(1分)-7-\n(3)在题设条件下,若滑块A在碰撞前速度有最大值,则碰撞后滑块C的速度有最大值,它减速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时,速度应当恰好等于传递带的速度v。设A与B碰撞后的速度为,分离后A与B的速度为,滑块C的速度为,由能量守恒规律和动量守恒定律mvm=2mv1′2mv1′=mvC′+2mv2′(2分)由能量守恒规律(2分)由运动学公式(2分)解得:vm=7.1m/s…(2分)说明:其他方法解答正确也给分-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