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火线100天】2022中考化学 专题、科学探究题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火线100天】2022中考化学 专题、科学探究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专题、科学探究题一、选择题6.(2022年江苏镇江,6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检查气密性B比较金属活动性C验证燃烧需O2D验证反应放热【答案】C【解析】白磷、红磷都与空气接触,无法说明白磷或红磷燃烧需要氧气,C实验不能达到目的。12.(2022年黑龙江绥化,12题)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不相符合的选项是()A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同时加入稀盐酸C.加热一定量的氧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D一定量的石灰石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不考虑水的蒸发、氯化氢的挥发)【答案】AB【解析】A中溶质的质量会减小,B中镁和稀盐酸反应的时间应该比锌快的多。11.(2022年广东汕尾,11题)下列是“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开锁更灵活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C.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作家庭净水器D.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答案】C【解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具有润滑作用能使开锁更灵便;B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不能和氯化钠反应;C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能起到净水器;(2022江苏徐州,10题)第20题10.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右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86\n【答案】C【解析】此实验中发热剂的量如果不足,就不能将氧气耗尽,使测量结果偏小,因此C错误。20.(2022年北京,20题)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干燥C02B.收集02C.验证C02性质D.监控气体流速【答案】C【解析】浓硫酸不能二氧化碳反应,故能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氧气不易溶于水故能用排水法收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D通过气泡冒出的情况能能监控气体的流速。20.(2022年广东广州,20题)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B50℃时,将17g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答案】C【解析】A、氯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塑料瓶变瘪是因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造成的,故A错误;B、溶解度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某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故B错误;C、通氧气前,白磷已具备燃烧的两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达到了着火点,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故C正确;D、烧杯内壁无液体产生,说明导管内放出的某气体中不含有氢元素,该气体一定不是CH4,故D错误。10.(2022年山东烟台,10题)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浓盐酸——防止挥发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C.浓硫酸——防止吸水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答案】D【解析】生石灰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CaO+H2O==Ca(OH)2因此需要密封保存,而不是因为和氧气反应。28、(2022年四川巴中,28题)下列实验对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86\n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B.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铁:试管中红色固体产生的是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电解水的实验:两个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气泡,正极上产生的是氢气,负极上产生的是氧气D.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玻璃管内红色固体产生的是氢气,气体总体积减少了约五分之一【答案】C【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正确;B、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正确;C、电解水的实验:两个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气泡,正极上产生的是氢气,负极上产生的是氧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错误;D、铜在空气中加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会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的固体粉末变成黑色,气体的总体积减少了约五分之一,正确。7.(2022年湖北武汉,7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的两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一实验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水不能进入集气瓶的1/5,所以正确;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加热时铜变成氧化铜,所以正确;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约为24mL,必须等到冷却后才能读数,加热结束时空气中没有反应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读数不为24mL,所以错误;④实验取用铜丝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当铜丝的量过少时,不能使空气中氧气反应完,对实验有影响,所以错误;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正确;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这两个实验都是通过消耗完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所以正确。二、填空、简答题19.(2022年广东省揭阳,19题)(7分)根据下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86\n⑴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C.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P2O5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答案】⑴长颈漏斗⑵2KMnO4△K2MnO4+MnO2+O2↑;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经收集满了。⑶BC【解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和固体的反应,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应该用A装置做发生装置,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经收集满了。水位上升的高低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关,最多只能上升的瓶子体积的1/5,所以A错;硫和木炭燃烧生成气体,因此不能使瓶中的压强减小,所以不能用这两种物质,而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BC正确;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O2,其余无法证明。22,(2022年广东,22题)(12分)请根据题22-1图回答相关问题:ABCD题22-1图(1)仪器a的名称是。(2)A图称量前,要将天平调平衡,首先要把,然后才调节平衡螺丝;称量粉末状固体时若药品量不足,此时一只手用药匙取药品移至天平左盘上方,另一只手应,使少量药品落人盘中。(3)上述图有明显错误的是(填序号);c图中的玻棒作用是:搅拌,防止。(4)D图的装置可用来制取的气体是(写—种),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5)题22-2图是利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86\n图,玻璃管中固体的颜色变化是:.;集气瓶中的溶液用于检验和除去产生的CO2,请把虚框中的图补充完整;处理尾气的方法是。【答案】(1)酒精灯(2)游码归零轻轻拍动拿钥匙的手(3)B受热不均液滴(或溶液)外溅(4)O2(或CO2,或H2)2H2O2MnO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或Zn+H2SO4=ZnSO4+H2↑)可控制滴入反应溶液的速度(或反应的速率,或快慢)(5)由暗(或棕)红色变为黑色(补画的图见右图)点燃(或塑料袋收集)【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是酒精灯;(2)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丝;为防止加入药品过量,在添加药品时应轻轻拍动拿钥匙的手,使少量药品震落入盘中。(3)B中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蒸发时需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外溅;(4)D图属于固液常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便于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快慢。(5)Fe2O3是红棕色固体,反应生成的铁粉是黑色固体,因此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为检验并吸收尾气中的CO2,应将气体通入溶液中,因此通入气体的导管要伸入液面下,导出尾气的导管少露出胶塞即可;尾气主要是CO,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或者用气球、塑料袋等收集。18.(2022年江西南昌,18题)(5分)学校化学实验室新购买的药品有白磷、铝片、乙醉(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金属单质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2)、从物质存放角度看:①白磷保存在盛有的广口瓶中;②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原因是见光易分解。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HNO34X↑+O2↑+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③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因为敞口放置易潮解和变质。其变质的原因。【答案】⑴铝片,乙醇;⑵①冷水;②NO2(2分);③2NaOH+CO2=Na2CO3+H2O(2分)【解析】金属单质铝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乙醇属于有机物;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需要放在冷水里保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故x的化学式为NO2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13.(2022年山东东营,13题)(12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我市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1)海水晒盐: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卤水)。1L海水在逐渐浓缩过程中不断析出的盐的种类和质量(单位:g)关系如下表所示:海水密度(g/mL)CaSO4NaClMgCl2MgSO41.200.911.210.053.260.0040.0081.220.0159.650.010.0486\n1.260.012.640.020.021.311.400.540.03I.海水晒盐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等过程。II.若得到纯度较高的粗盐和含浓度较高的卤水,卤水的密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原因是。(2)海水制镁: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为原料制镁,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卤水Mg(OH)2MgCl2溶液无水MgCl2Mg①碱②电解I.步骤①所加的碱应该是(选填“氢氧化钠”或“石灰乳”),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选择铁丝后,还要选择.两种溶液。II.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和H2O,MgO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阻燃剂(阻碍燃烧的物质)的有效成分是Mg(OH)2。你认为Mg(OH)2能够阻燃的原因可能是(选填序号)A.Mg(OH)2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答案】(1)I.物理;结晶;II.1.21g•mL-1~1.26g•mL-1范围内;尽可能使氯化钠析出,尽少减少杂质盐类的析出;(2)I.石灰乳;Mg(OH)2+2HCl=MgCl2+H2O;氯化镁.硫酸铜;II.BCD。【解析】此题结合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考查了物质变化、物质提纯、信息分析、工业流程图的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金属活动性的检验和灭火原理的分析等知识。(1)I.海水晒盐是物理变化,其依次经过蒸发和结晶两过程;II.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在1.21g•mL-1~1.26g•mL-1范围内,能尽可能使氯化钠析出,尽少减少杂质盐类的析出;(2)I.根据工业流程图,其加入的碱是石灰乳;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H2O;根据中间金属两边盐的选择要求,故选:氯化镁、硫酸铜;II.根据氢氧化镁分解的特点,其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BCD。52、(2022年上海,52题)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加热时间(min)0t1t2t3B中固体质量(g)6.665.204.804.80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Cu2(OH)2CO32CuO+1H2O+1CO2↑86\n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C中试剂是。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②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③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答案】①1、2、1、1无水硫酸铜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证明碱式碳酸铜已经完全分解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F中液体通过导管流入E中,造成试管炸裂③不能确定碳粉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干扰对碳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物的判断。【解析】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确定Cu2(OH)2CO3、CuO、H2O、CO2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2、1、1;实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两种气体,C、D中的试剂分别用于验证反应产物,D中的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反应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则D中的试剂用于检验反应是否产生水,实验室中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为了避免玻璃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实验产物的检验造成干扰,需用A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将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然后用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空气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净;只有确定玻璃管中的固体在加热过程中质量不再减小,才能证明碱式碳酸铜已完全分解;②碳粉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C+2CuO2Cu+CO2↑,当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已经发生,即黑色的氧化铜与碳粉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则E中一定能够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试管中移出,再撤走酒精喷灯,若反应完全后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则会导致F中液体通过导管流入E中,使试管骤冷而炸裂;若①中省略步骤三,①可能有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也会使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将无法确定该二氧化碳是否为炭粉还原氧化铜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物的判断。22.(2022年山东莱芜,22题)(7分)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促进或控制化学反应,更好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1)下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86\n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碳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汽油燃烧时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2CO2+5H2催化剂、高温2CH3O+2H2O-4AC(2)氧气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就越多,汽油分子和氧分子碰撞的几率就越大,燃烧越剧烈(3)NH3【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及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4=0,解得x=-4;(2)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的原因是:氧气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就越多,汽油分子和氧分子碰撞的几率就越大,燃烧越剧烈;(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缺少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所以M的化学式为NH3。23.(2022年四川绵阳,23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1)用图I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a,b两种物质可选用(填序号)。A.红磷、水B.木炭、水C.硫、NaOH溶液D.小蜡烛、NaCl溶液思敏同学对该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II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任写两点)。(2)“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撤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冬季,园林工人在树干上涂石灰浆以保护树木免受虫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86\n欲对工人用剩的石灰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石灰浆中除水之外的物质是什么?I.只有Ca(OH)2;II.只有;III.。【实验验证】①要证明石灰浆中含有Ca(OH)2,可采取的操作及现象是。②取石灰浆少量,盛装在试管中,如果向其中加入,观察到,则证明猜想II或III正确。【思维拓展】工业上用石灰浆与Cl2反应制漂白粉,用来杀菌消毒。①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l,+Ca(OH)=CaCl2+Ca(ClO)2+H,0②百度得知,漂白粉杀菌消毒的原理是:其中的Ca(CIO)2能与某些酸反应,生成的HCIO具有强氧化性,且不与CaCO3反应。写出CO2通人漂白粉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AC操作简便,无污染(或节约能源,提高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等)(2)C+O2点燃CO2CO中毒3C+2Fe2O3高温4Fe+3CO2↑(3)【提出猜想】Ⅱ碳酸钙(或CaCO3)Ⅲ既有氢氧化钙,又有碳酸钙(或既有CaCO3,又有Ca(OH)2,或CaCO3和Ca(OH)2)【实验验证】①取少量石灰将盛装在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或:用玻璃棒蘸取石灰将点在pH试纸上,测其pH大于7)②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有气泡产生,或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思维拓展】①22112②CO2+H2O+Ca(ClO)2=CaCO3↓+2HClO【解析】(1)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选择的可燃物在空气中能燃烧,燃烧不生成气体,如果燃烧生成气体,则该气体要能被烧杯中的液体吸收,烧杯中的液体是测定燃烧时消耗氧气的体积,有时还可吸收燃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所A正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所以B不正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C正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不足也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不正确,改进的措施是利用激光引燃白磷,防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也可减少实验时瓶内气体逸出,所以其优点为操作简便,无污染,提高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节约能源。(2)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氧气不足时,炭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和二氧化碳。(3)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所以石灰浆的成分可能全部是氢氧化钙(完全没变质),也可能是碳酸钙(完全变质),还可能既有氢氧化钙,也有碳酸钙(部分变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相比较,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稀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碳酸钙难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因此可测定石灰浆的酸碱度或用酸碱指示剂判决是否存在氢氧化钙,可加稀盐酸检验是否存在碳酸钙,配平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可利用奇数偶数法,氯元素出现的次数较多,首先配平氯元素,在次氯酸钙次配来,使氯原子数目为偶数,根据氯原子数目不变,在氯气化学式前配上2,然后根据钙原子数目不变,在氢氧化钙前配上2,最后根据氢原子数目不变,在水的化学式前配上2,氯化钙的化学计量数为1。次氯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次氯酸钙与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往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相当于次氯酸钙与碳酸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31.(2022年浙江嘉兴,31题)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86\n(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假设是____________。(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实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实验补充完整。(3)还有同学想:气体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________________。【答案】(1)除锈时,气泡是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2)(3)没有必要【解析】(1)因为生锈的铁钉中含有铁和铁锈两种物质,所以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究竟哪种物质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2)可以设计实验将水和铁接触看是否产生气体,从而排除水的影响。(3)应为铁锈和稀盐酸接触反应时,稀盐酸中有水存在,没有气泡产生就排除了水的影响。26.(2022年浙江金华,26题)取少量碳酸氢钠(NaHCO3)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加热后发现,大试管中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完全反应后,取残留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往该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有生成(填化学式)。(2)通过上述实验,下列归纳出的碳酸氢钠性质或推理正确的有(填编号)A.NaHCO3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B.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86\nC.加热时NaHCO3比Na2CO3易分解D.无法比较NaHCO3与Na2CO3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答案】(1)CO2;(2)BC【解析】(1)碳酸氢钠受热的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2)碳酸氢钠受热的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说明是否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由于都含有钠元素,二者不发生反应,故A错;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方程式书写正确,故B正确;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再分解,说明了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易分解,故C正确、D错误;32.(2022年湖北咸宁,32题)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猜想】猜想一:没有变质;猜想二:部分变质;猜想三:①。【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对猜想二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②溶液。③猜想二正确2.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④溶液⑤写出现象③的化学方程式⑥。【反思】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表示)⑦。【答案】①全部变质②BaCl2(CaCl2、Ba(NO3)2)(其余答案只要合理均可)③有白色沉淀④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⑤溶液变红(溶液变蓝)⑥Na2CO3+BaCl2==2NaCl+BaCO3↓(Na2CO3+CaCl2==CaCO3↓+2NaCl)(其余答案只要合理均可)⑦CO2+2NaOH==Na2CO3+H2O【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可能没有变质,可能全部变质;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必须加入中性的盐溶液来证明并除去碳酸钠,再通过加酚酞试液来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氢氧化钠主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31.(2022年湖北武汉,31题)(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呼吸面具的制氧原理产生了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为测定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开展探究,并得出正确结论。已知装置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NaHCO3不与CO2反应),碱石灰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86\n请回答下列问题:⑴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的作用是;⑵不用装置E取代装置C的理由是;⑶装置D中过氧化钠样品的质量为mg,装置D在反应前后质量分别为n1g和n2g,若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Na-23O-16C-12H-1)【答案】⑴锥形瓶,制备CO2⑵碱石灰会吸收CO2(碱石灰能同时吸收水和CO2)⑶(或39(n2-n1)/14m×100%)【解析】(1)仪器a是锥形瓶,通常用来制取气体,在这制取二氧化碳的;(2)装置E中含有氢氧化钠会吸收水的同时除去二氧化碳,使D中过氧化钠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3)由于装置D在反应前后质量分别为n1g和n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过氧化钠的质量为156(n2-n1)/56[或者39(n2-n1)/14]g,样品的质量为mg,可得出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或39(n2-n1)/14m×100%)。16.(2022年贵州遵义,16题)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③Cu2O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设计实验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实验现象,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方案2装置如下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写出红色固体Cu2O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案3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a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g。(1)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次称量。(2)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则c与a、b应符合的数学表达式为。【答案】方案1:溶液变为蓝色方案2:(1)①②③(2)H2+Cu2O高温2Cu+H2O方案3:(1)4(2)c<(9b-a)/886\n【解析】方案1中由于Cu2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因此溶液变蓝色。在方案2中,利用所给装置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其原理是通过锌与稀硫酸产生的氢气还原Cu2O,若生成水,则硫酸铜粉末变蓝,在此试验中,由于氢气中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时,加热或点燃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为了避免氢气中水蒸气对实验中生成的水的干扰,应该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由于盛有CuSO4的干燥管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此要在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排除空气中水蒸气的影响。方案3中,为了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应多次实验求平均数,在此反应中,4CuO=2Cu2O+O2,通过相关数据比较计算得出c与a、b的关系为c<(9b-a)/8。32.(2022年兰州,32题)(8分)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讨论】你认为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猜想正确【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答案】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C;碳酸钾和氯化钙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滴入碳酸钾溶液(或碳酸钠溶液等);产生白色沉淀;K2CO3+CaCl2=CaCO3↓+2KCl;反应物是否剩余。【解析】做实验的两支试管中,一支里有KOH和CaCl2;一支里一定有KCl,可能有K2CO3或CaCl2其中之一(因为K2CO3和CaCl2要反应,不能共存)。混合后,废液变浑浊,说明后一支里有K2CO3,没有CaCl2。混合后的废液中一定有KOH和KCl,可能有K2CO3或CaCl2其中之一(存在的原因是不确定在反应中是否有反应物剩余)。17、(10分)(2022年福建福州,17题)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3)按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Ⅰ(见表)。(4)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Ⅱ(见表)。【实验装置】86\n【相关数据】测量项目数据编号III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52.4051.92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102.00102.54氮气的体积/mL243.5【回答问题】⑴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⑵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⑶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g。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填“有”或“没有”)氧元素。⑷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答案】(1)CaO+H2O=Ca(OH)2(2)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3)0.540.48没有(4)解:设气体X的化学式为NmHn。氮元素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14m/n=(1.15g·L-1×0.2435L)/(0.54g-0.48g)m/n=1/3答:气体X的化学式为NH3。【解析】(1)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CaO+H2O=Ca(OH)2;⑵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氮气,氧化铜反应完全后不再产生氮气,量气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再下降;高温下的铜容易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化铜,所以要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⑶B装置增加的质量即为产生水的质量,A装置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通过计算可知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出气体X中不含有氧元素;(4)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后生成氮气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与气体X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相等,然后依据化合物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之比,列式即可解答。19、(2022年江西,19题)学校化学实验室新购买的药品有:白磷、铝片、乙醇、硝酸、氢氧化钠等。(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金属单质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2)从物质存放方法的角度看:①白磷应保存在盛有的广口瓶中;②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原因是见光易分解。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HNO34X↑+O2↑+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③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因为敞口放置容易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的原因。【答案】⑴铝片,乙醇;⑵①冷水;②NO2(2分);③2NaOH+CO2=Na2CO3+H2O(2分)【解析】金属单质铝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乙醇属于有机物;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86\n,需要放在冷水里保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故x的化学式为NO2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三、实验探究题24、(2022年山东滨州,24题)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硫酸过量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硫酸过量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实验现象及结论是。【答案】(1)红H2SO4+2NaOH=Na2SO4+2H2O(2)方案二当稀硫酸不过量时,生成的硫酸钠也会与氯化钡放于生成白色沉淀镁条(或碳酸铜等)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答案合理均可得分)【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中加酚酞试液,酚酞遇碱变红,加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2)加稀硫酸后酚酞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因此应证明稀硫酸是否反应完,要根据酸的通性来进行实验,方案一证明溶液中是否由硫酸根离子,不能证明出溶液中是否显酸性,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故方案是错误的;设计实验证明稀硫酸是否过量,可以利用酸与石蕊、酸与金属、酸与碳酸盐反应来进行验证。2、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创新实验是“火龙生字”。在成果展示现场,某同学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见图1)。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就会观察到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燃烧并迅速蔓延,留下“火”字的黑色痕迹(间图2)。在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为甚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查阅资料】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猜想与假设】对于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想:甲:二氧化氮;乙:氮气;丙:氧气;丁:氢气。86\n同学丙指出不可能是二氧化氮、氢气,理由是:;。【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同学丙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方法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同学丙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31.663.9110169246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答案】【猜想与假设】二氧化氮不是单质硝酸钾中不含氢元素【进行实验】将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KNO3=====2KNO2+O2↑【解释与结论】硝酸钾晶体受热生成氧气,使得写过字的白纸附近氧气浓度增加【反思与评价】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热热饱和溶液能使白纸附着较多的硝酸钾【解析】【猜想与假设】审题:因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故不可能生成二氧化氮,另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硝酸钾中不含氢元素,所以气体单质不可能是氢气;【进行实验】根据结论丙同学猜想正确,说明生成了氧气,故操作就是如何检验氧气。方程式书写注意配平即可;【解释与结论】审题:要注意“更容易燃烧”,根据使物质充分燃烧条件一是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而是要有足够多的氧气,此处纸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变,很显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氧气增多了,主要是因为硝酸钾分解能产生氧气,可以使写过字的白纸附近氧气浓度增加;【反思与评价】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热热饱和溶液能使白纸附着较多的硝酸钾16、(2022年山东济宁,16题)(1)实验室可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C2O4浓硫酸CO2↑+CO↑+H2O)。用县的实验装置见下图:若分别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请回答:①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②收集一氧化碳时,打开a、b,关闭c,装置B的作用是。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多余的气体应(填写具体处理办法);③关闭、打开,释放出二氧化碳,并通过装置可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86\n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请你设计: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答案】①分液漏斗;②吸收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点燃处理(或用气囊收集);③b、c,C、D;探究实验一结论: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探究实验二: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解析】此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了实验仪器、实验节本操作、实验设计等知识。①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②装置B中打开ab、关闭c,其作用是:吸收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为防止污染环境,可以点燃处理(或用气囊收集);③关闭b、打开c,装置B中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应用装置C和D;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探究实验一的结论: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根据探究实验二的结论,可以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18、(2022年湖北十堰,18题)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86\n(写出方法、现象、结论)(3)实验室收集某气体只能用装置④,由此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①(2)③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能溶于水【解析】(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①;(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3)实验室收集某气体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22.(2022年山东聊城,22题)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过滤反应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混合物;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问题讨论】(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答案】查阅资料:Na2CO3+BaCl2=BaCO3↓+2NaCl猜想2:BaCl2实验探究:(1)3(2)白色沉淀生成问题讨论:(1)能(2)不能【解析】Na2CO3+BaCl2=BaCO3↓+2NaCl如果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如果Na2CO3有剩余,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如果BaCl2有剩余,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BaCl2。【实验探究】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呈酸性或中,性一定不呈碱性,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猜想3一定不成立。若猜想2成立,说明溶液中有BaCl2,滴加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问题讨论】(1)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与BaCl2反应都会产生白色沉淀。(2)NaCl中也有Cl-,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干扰BaCl2的检验。21.(2022年山东聊城,21题)(10分)教材上有一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86\n(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2)B处是干冷的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将B中烧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点燃(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②(2)H;C(3)不能(4)CH4+2O2CO2+2H2O【解析】(1)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分液漏斗注水,保证气体只能从导管逸出;(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水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甲烷中有碳元素,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29、(2022年山东临沂,29题)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从1、2号橱窗中发现了两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药品,并确定了这两瓶黑色粉末是木炭粉、铁粉、氧化铜、高锰酸钾中的两种。他们继续进行了分析、试验和反思:【查阅资料】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⑴分析:小燕同学认为一定不是高锰酸钾,原因是;⑵实验一:实验操作①取一种黑色粉末少许,加入到稀硫酸中黑色粉末溶解,溶液颜色变___此粉末是氧化铜②取另一种黑色粉末少许,加入到稀硫酸中黑色粉末不溶解,没看到气体产生此粉末一定不是铁粉⑶反思:小华同学认为不做实验①,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也能得出其中之一是氧化铜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实验二: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两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实验装置如下图),发现黑色粉末逐渐变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_。写出两种黑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答案】(1)高锰酸钾不是黑色的,是紫黑色(2)①蓝色(3)这两瓶黑色粉末分别放在不同的橱窗,说明物质类别不一样,有实验②知一种是木炭,则另一种一定是氧化铜(4)红色浑浊C+2CuO2Cu+CO2↑;86\n【解析】(1)因为高锰酸钾不是黑色的,是紫黑色,所以排除高锰酸钾;(2)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和水。(3)仔细读题,就会发现这两瓶黑色粉末分别放在不同的橱窗,说明物质类别不一样,有实验②知一种是木炭,则另一种一定是氧化铜;(4)将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现象是黑的粉末逐步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53、(2022年四川巴中,53题)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21,同学们对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该溶液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①可能是CaCl2溶液;②你的猜想是溶液;【查阅资料】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答案】(1)氢氧化钙(2)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无色猜想2成立【解析】(1)根据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图猜想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2)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无色,猜想2成立。19.(2022年四川成都,19题)(13分)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分析与表达】(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Ⅱ86\n中,先连接好装置,再_______(填操作名称),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到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记录与处理】(4)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硫酸)],要计算生成的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__(填序号)A.m(小烧杯)B.m(大烧杯)C.m(大烧杯+反应后的剩余物)(5)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时间/min12345678910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②根据你的认识,在坐标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反思与评价】(1)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Ⅰ的优点是________,实验Ⅱ的优点是________。【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最后一次加入稀盐酸,仍没有气泡产生;(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烧瓶内气压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到烧瓶中或仪器连接处脱落;(4)AC;(5)①80,原稀盐酸占有10mL体积②(6)实验操作简单或便于读数,在密闭系统内反应更加环保【解析】(1)实验Ⅰ和实验Ⅱ中的反应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当最后一次加入稀盐酸,仍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3)对于利用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一般都要先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稀盐酸若是缓慢推入的,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烧瓶内气压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到烧瓶中或仪器连接处脱落;(4)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在减少,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看,所以用实验Ⅰ86\n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硫酸)]-反应后的总质量[m(大烧杯+反应后的剩余物)+m(小烧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5)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注射器体积变大,由于一开始注射器中有10mL的盐酸,所以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90-10=80mL;②根据数据绘图,略;(6)实验Ⅰ的优点是实验操作简单或便于读数,实验Ⅱ的优点是在密闭系统内反应更加环保。25.(2022年四川广安,7题)化学课上老师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1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老师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聪明的小明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探究过程】Ⅰ小明先从反应物元素组成分析,认为:因为 _________ ,所以反应后可能有铁单质生成.Ⅱ(1)为获得实验证据,小明做了实验1.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波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2)小刚提出疑问是: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 _________ (填化学式).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3)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明又做了实验2.实验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 _________ 溶液中,观察到 _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答案】【探究过程】Ⅰ反应物FeC13中含有铁元素;ⅡFe+2HCl═FeCl2+H2↑;(2)FeCO3  (3)CuSO4有红色物质生成.【解析】【探究过程】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就要求反应物也有铁元素,由题意可知:反应物FeC13中含有铁元素;Ⅱ(1)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2)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除了活泼金属外,还有碳酸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由于反应前反应物中有:Fe、C、O三种元素,因此黑褐色物质中可能含有FeCO3,又由于FeCO3在高温下会分解;(3)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三条:①和氧气反应,②和酸反应,③和可溶性的盐反应;题目中指出将黑褐色的物质放到一种溶液中,排除了是氧气的可能,又由于实验1中利用了铁的稀盐酸反应,故实验2中只能利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铁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硫酸亚铁; 14.(2022年四川广元,14题)某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86\n【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一:溶液质只有氯化钙。猜想二:溶质中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溶液中有【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方案设计】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猜想一正确酚酞变红色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溶液至过量猜想三正确【方案评价】该同学与同学们通过讨论后认为:(1)方案一能证明猜想二正确,但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2)方案二可行,但该同学在记录时未记录完整,请你替他将方案二补充完整。【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拓展与应用】实验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你认为应该进行的实验步骤是。【结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答案】【作出猜想】CaCl2和HCl(或氯化钙和氯化氢)【方案评价】碳酸钠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有白色沉淀生成(或碳酸钾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有白色沉淀生成)【方案反思】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或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也不能使酚酞变色)【拓展与应用】向烧杯中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直到不再溶解,过滤得氯化钙溶液【结论】可能过量的反应物【解析】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此外还可能含有过量的反应物,即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钙和盐酸中的一种,因此猜想三是氯化钙和氯化氢,由于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所以滴加酚酞试液无颜色变化,只能说明溶液中无氢钙,溶液中可能只含氯化钙,也可能含有氯化钙和盐酸,要证明溶液中有盐酸,应该选择只能与盐酸反应而不与氯化钙反应的物质,或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氯化钙反应,但反应现象不同的试剂,根据题中限制滴加的试剂是溶液,所以试剂可以是紫色石蕊试液,也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但从“过量”两字分析,可排除紫色石蕊试液,因此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由于溶液中氯化钙和盐酸共存,所以滴加碳酸钠或碳酸钾后,先产生气体,后生成白色沉淀。要将溶液中的盐酸除去得到氯化钙溶液,可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然后过滤,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时,不仅要考虑反应的生成物,而且还要考虑可能过量的反应物。56.(2022年四川乐山,56题)皮蛋是一种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鸭蛋浸入一种特制的料液中,再加工而成。根据题意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即得到料液。写出料液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料液中除含有NaOH和NaCl外,还含有那些溶质?【猜想】甲:只有Ca(OH)2,86\n乙:只有Na2CO3,丙:既有Ca(OH)2,也有Na2CO3;上述猜测中,肯定错误的是 ▲,其他两个还需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少量上层料液过滤,取滤液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正确②另取少量滤液,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问题与思考】(1)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请推测其原因是 ▲。(2)实验①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3)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涩感,原因是 ▲。【答案】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丙甲(1)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2)检验料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3)用食醋中和皮蛋的碱性【解析】生石灰遇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使溶液保持沸腾,熟石灰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猜想中丙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其中的Na2CO3与Ca(OH)2能发生反应;上层料液过滤后加盐酸无反应可以确定无碳酸钠,加碳酸钠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料液中除含有NaOH和NaCl外,还含有氢氧化钙,即甲的猜想是正确的;皮蛋制作过程中有碱过量,所以在食用时需加食醋来中和皮蛋的碱性。48.(2022年四川泸州,48题)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铵、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各问:【实验探究】(1)A、B、C、D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写出下列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A中的反应②D中的反应【挖掘实质】右图是A组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86\n【实践运用】完成试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用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2)①溶液中的白色沉淀一定是,理由是(3)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4)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可能含有②取滤液滴加现象明显含有该离子【答案】(1)①H2SO4+2NaOH====Na2SO4+2H2O②K2CO3+Ba(NO3)2=BaCO3↓+2KNO3(2)①BaSO4②硫酸钡不溶于酸,碳酸钡能溶于酸(3)OH-和CO(4)①SO②硝酸钡溶液(或①Ba2+②稀硫酸)【解析】A中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间的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D中是硝酸钡和碳酸钾间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将四支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后,滴加石蕊,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即溶液中含有酸,根据四支试管中的反应,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中的一种或两种,但碳酸钡能溶于酸,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溶液中有酸时,沉淀中就没有碳酸钡,即溶淀只是硫酸钡,四种物质中涉及的离子有氢离子、钾离子、钡离子、钠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由于混合后溶液显酸性,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由于钠盐、钾盐和硝酸盐都可溶,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氢离子、钠离子、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能存在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中的一种,根据题意,探究中只利用四种物质,所以可利用硝酸钡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利用稀硫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钡离子。13.(2022年四川遂宁,13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后,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乙同学猜想:溶质只有NaCl丙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你的猜想:溶质有①.(填化学式)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②。【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答案】①NaCl、NaOH;②其中的HCl和NaOH不能共存;③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④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解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水,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若氢氧化钠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钠,但一定不会同时含有盐酸和氢氧化钠,因这两种物质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86\n若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即盐酸过量,则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若氢氧化钠过量,则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可溶性铜盐溶液时会产生大量蓝色沉淀氢氧化铜。16.(2022年四川宜宾,16题)小明家有包开启了的小苏打,久置在灶台上方,可能因受热而变质。小明为此开展了探究,请分析其过程完成填空。【查阅资料】①2NaHCO3Na2CO3+CO2↑+H2O②NaHCO3+NaOH=Na2CO3+H2O③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④Ca(HCO3)2+Na2CO3=CaCO3↓+2NaHCO3⑤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Ca(HCO3)2都能溶与水。【假设猜想】假设一:小苏打没有变质,化学成分为NaHCO3;假设二:小苏打完全变质,化学成分为;假设三:小苏打部分变质,化学成分为。【实验方案】可选药品:①Ca(OH)2溶液②CaCl2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盐酸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操作一:取小苏打样品少量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过量的(填药品编号,下同),观察,如有沉淀,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应充分后过滤,并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观察。操作一中无沉淀出现假设一成立假设二成立假设三成立【问题讨论】有同学认为,取一定量样品直接加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对上述三种假设的每一种是否成立都能进行判断。请评价这种方案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答案】Na2CO3;NaHCO3和Na2CO3②;操作一中有沉淀出现;①;操作二中有沉淀出现否;不能判断是部分还是完全变质的情况【解析】NaHCO3变质会产生Na2CO3,如果完全变质,则剩余物的化学成分为Na2CO3;如果部分变质,则剩余物的化学成分为NaHCO3和Na2CO3。通过资料得知,NaHCO3和Na2CO3中加入Ca(OH)2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后的现象相同,所以操作一中需要加入氯化钙溶液,NaHCO3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Na2CO3和氯化钙溶液反应会产生沉淀。操作一中无沉淀产生,则混合物中无碳酸钠,假设一成立;如果产生沉淀,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氢钠,假设二、三成立;待操作一中反应充分后过滤,溶液中以及不含有碳酸钠,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假设三成立。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会分解,加热只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氢钠,而对于碳酸氢钠是没有分解还是部分分解,无法确定。29.(6分)(2022年云南,29题)氢氧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86\n【猜想与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台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显现猜想__不成立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反思与拓展】①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的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a2CO3+Ca(OH)2=CaCO3↓+2NaOH(2)二;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3)①氧气、氨气;②携带安全【解析】(1)【猜想与假设】猜想四是不合理的,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2)【实验验证】在实验一中,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氢氧化钙,即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的现象时,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即猜想三成立;(3)【反思与拓展】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氨气,因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安全。27.(3分)(2022年云南,27题)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填“是”或“否)。【答案】(1)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2)引流;(3)是【解析】(1)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物质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然后根据进入水的体积,判断氧气的体积.只有加入过量的红磷,才能将将氧气完全消耗掉.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的结果是水倒流不足五分之一;(2)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9.(2022年云南昆明,29题)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86\n【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反思与拓展】①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a2CO3+Ca(OH)2=CaCO3↓+2NaOH;(2)二;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3)①氧气、氨气;②携带安全【解析】(1)【猜想与假设】猜想四中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相互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不合理;(2)【实验验证】实验一,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氢氧化钙,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二,观察到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的现象时,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即猜想三成立;(3)【反思与拓展】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会产生气体氧气和氨气,因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其优点是携带方便安全,而氢气贮存和制取都不方便。31.(2022年浙江杭州,31题)(8分)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盐酸溶液浓度反应开始时酸溶液的温度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体积5%20℃10mL60mL10%20℃19mL118mL15%20℃28mL175mL5%35℃28mL60mL10%35℃72mL118mL15%35℃103mL175mL(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2)可以通过比较▲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86\n(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请分析原因。▲。【答案】(1)盐酸溶液浓度、反应时溶液温度(2)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析】(1)有实验数据可知盐酸浓度越大,在2分钟内产生气体越多,说明反应速度越快,所以金属与酸反应速度快慢与盐酸溶液的浓度有关;在盐酸浓度相同时,温度越高,产生气体越多,说明金属与酸反应速度快慢与温度有关;(2)可以通过比较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3)由于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31.(2022年浙江绍兴,31题)实验小组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而出结论____________。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_________。【交流讨论】试管③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二种推理: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正确的是推理_______(选填“1”或“2”)。答案:两者发生了反应应取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做对比试验试管①中的溶液pH大于7(H2SO4已经反应完或试管③中滴入Na2CO3无气泡产生)1解析:根据加NaOH溶液前后pH的变化可知,加入NaOH后一定发生了反应。小敏的实验设计意图是通过反应是否消耗碳酸钠及消耗碳酸钠的多少来判断试管①中的硫酸是否参加反应或反应完,而试管①中加入的硫酸量为2mL,要想得出可靠结论,须将试管①中加入的所有溶液与2mL稀硫酸作对比,因此小敏只取2mL试管①中的溶液进行实验不严密。根据测得试管①中溶液pH>7及向试管①溶液中加碳酸钠无气泡产生,可判断出试管①中没有H2SO4。根据试管①中pH>7,可知其中含有的溶质有Na2SO4和NaOH,再根据小敏实验中向试管③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气泡,可知最后试管③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Na2CO3、和NaOH。23.(2022年湖南益阳,23题)益阳市生产的松花蛋全国闻名.将水,生石灰,纯碱,食盐按100:11.2:5.3:3.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料浆,将鲜鸭蛋粘上料浆密封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松花蛋.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料浆澄清液(“料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86\n【提出问题】料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充分讨论,作出如下猜想;①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Ca(OH)2②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Na2CO3【对猜想的解释】(1)料液中一定没有CaO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料液中一定存在NaOH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Ⅰ.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料液显红色Ⅱ.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料液中出现白色沉淀Ⅲ.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直到过量,没有现象发生【实验结论】(3)该料液中含有的物质除NaOH与NaCl外,还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交流与拓展】(4)松花皮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去除,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请你说明食醋可以去除送花皮蛋涩味的原因  .(5)现在有的皮蛋厂直接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但制得的皮蛋口感不如益阳产松花皮蛋.烧碱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  (选序号填空).A.烧碱易吸水潮解B.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C.烧碱具有强腐蚀性D.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答案】【对猜想的解释】(1)CaO+H2O═Ca(OH)2(2)Ca(OH)2+Na2CO3═CaCO3↓+2NaOH【实验结论】(3)Ca(OH)2(4)酸碱起中和反应(5)AB【解析】【对猜想的解释】(1)氧化钙和水反应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所以料液中一定没有CaO;故填:CaO+H2O═Ca(OH)2;(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料液中一定存在NaOH;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实验结论】(3)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料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氢氧化钙;故填:Ca(OH)2;(4)食蛋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涩感,原因是酸碱起中和反应;故答案为:酸碱起中和反应;(5)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水潮解、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故选:AB.86\n49.(2022年湖北襄阳,49题)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分别用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已的想法。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提出问題]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作出猜想]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已变质。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中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实验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I将纯净的CO2通入到该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猜想一不成立实验II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猜想二成立同学们经讨论发现,用丙装罝(如右图),在A、B中均加入实验II中所用试剂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如果看到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实验反思]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一种药品,她使用的药品是。【答案】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浓盐酸。【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探究知识。小敏实验时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甲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实验探究】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猜想二成立,故此硝酸银溶液是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的;若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说明两个猜想都成立;分析可知,也可能是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导致二氧化碳不纯且先和石灰水反应。14.(2022年湖北随州,40题)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1)Na2O286\n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2)CaCl2溶液为中性[猜想]I: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II: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III:固体为NaOHIV:固体为Na2CO3[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猜想I不成立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证明有Na2CO3存在③证明有NaOH存在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II是成立的。[反思评价](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答案】[实验探究]①无明显现象(或无气泡产生)②产生白色沉淀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反思评价](1)Na2CO3+CaCl2=CaCO3↓+2NaCl(2)除去溶液中的Na2CO3,防止干扰NaOH的鉴定【解析】[实验探究]①通过题中资料可知,2Na2O2+2H2O=4NaOH+O2↑,而猜想I不成立,说明①中所取固体中没有Na2O2,所以现象为无明显现象或无气泡产生;②中滴加CaCl2溶液,是证明Na2CO3的存在,结论中有Na2CO3,所以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③是证明NaOH有没有,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必须取②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来证明溶液显碱性,可知有NaOH;[反思评价](1)加入的氯化钙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2)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在②中必须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来证明并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存在判断产生影响。46.(7分)(2022年湖北黄冈,46题)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实验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忘了盖瓶盖,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2)或猜想(3),甲、乙、丙三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变红,则猜想(3)成立,否则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OH)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也不行,原因是。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通过分析认为此方案可行。【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86\n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有气泡产生猜想不成立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有猜想成立【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所以要保存。【答案】【方案讨论】甲: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b:因为加Ba(OH)2引入了OH-,不能检验是否有NaOH(过量Ba(OH)2和生成的NaOH都能使酚酞变红,不能检验原溶液中是否有NaOH)【实验验证】步骤一:稀盐酸(1)步骤二:实验现象: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不变红(2)[或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变红(3)]【反思与交流】密封【解析】甲: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会生成Na2CO3,也会与酚酞变红,所以不能用酚酞来鉴别NaOH是否变质。乙:由于Ba(OH)2足量,所以引入了OH-,不可用酚酞鉴别。丙:加入BaCl2后,Na2CO3会被反应生成BaCO3沉淀和NaCl溶液。若再滴入酚酞,就可以鉴别是否含有OH-,从而确定NaOH是否变质或是全部变质。【实验验证】向Na2CO3中加入HCl,若产生气体,则说明NaOH已经变质。再加入BaCl2,一定有BaCO3沉淀,在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若变红,说明NaOH是部分变质,若不变红,说明NaOH全部变质。【反思与交流】NaOH不可以敞口放置,而要密封,与空气隔绝。43.(2022年湖北鄂州,43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内小明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请你补充出猜想3:。(2)为了验证猜想3,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取样,,过滤产生白色沉淀猜想3成立2.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3)探究启示:氢氧化钠必须保存。【答案】(1)该溶液部分变质(2)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或BaCl2)溶液(3)密封【解析】(1)氢氧化钠固体可能出现部分变质;(2)当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固体组成就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要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可以加入能与碳酸钠生成沉淀的盐,碱不可以,因为加入碱以后溶液中会生成碱,就无法证明氢氧化钠是原来混合物中的还是后来生成的,因此可以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或BaCl2)溶液;(3)由于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必须密封保存。86\n35.(2022年河北,35题)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证明有水生成。(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图20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1所示的实验。【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2)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部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答案】【实验验证】(1)内壁有水雾(2)CO2+Ca(OH)2=CaCO3↓+H2O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或水蒸发)【交流讨论】炭黑(碳单质、碳、炭、C)【实验验证】(1)阻挡炭黑,防止炭黑与氧化铜发生反应(4)先撤酒精灯,稍后撤蜡烛【拓展应用】提供充足的空(氧)气(或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一条即可)。(除化学方程式外,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解析】实验验证蜡烛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结论时,由于此反应放热,因此产生的水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因此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出现水珠,说明有水生成。而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采用通入澄清石灰水的方法,选择用饱和石灰水,结合此反应放热,而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此提出质疑,饱和石灰水受热后溶解度减小从而析出氢氧化钙。而利用图20设计的实验目的是用锥形瓶收集产物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水不仅起到液封作用,还起到了冷却降温的效果,避免温度对实验的影响。86\n针对锥形瓶内壁有少量黑色物质的讨论,可能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的产物炭黑,进而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设计图21的实验验证时,为了阻挡生成的炭黑(主要成分是C)与CuO反应影响对CO的验证,在玻璃管中端放一些棉花。为了防止生成的铜在高温下重新被氧化,因此实验操作顺序很重要,若先熄灭蜡烛,停止产生CO,空气会在b处迅速与高温的铜发生反应生成CuO,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实验结束时要停止酒精灯加热,继续点燃蜡烛,直至b端导管冷却至室温再撤离。要使可燃物燃烧充分,就要有充足的氧气,避免不充分燃烧产生CO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34.(2022年兰州,34题)(15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⑵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选用,只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⑷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⑸如果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⑹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实验结束后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应该用溶液来吸收。【答案】⑴长颈漏斗;试管;⑵C;E;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⑶D;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生成物;⑷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⑸增大;⑹A(或B或C);氢氧化钠(或碱溶液)。【解析】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比较简单和容量较小的装置,如C;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CO2选用E;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分液漏斗能控制滴入药品的快慢,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选D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已经收集满气体(或气泡突然变大);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在减少(减少的为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变大;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A、B、C三种装置都可以选用,硫化氢是有毒气体,水溶液呈酸性故可以用碱来吸收。86\n16(2022年甘肃白银,16题)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老师告诉同学们,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大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填空和回答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打火石呈银白色该金属一定不是铜。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反思交流:(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3)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答案】1。铜2.溶液为无色(1)Mg+2HCl=MgCl2+H2↑(2)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气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3)隔绝氧气,剪去烛芯或用湿抹布盖灭【解析】根据金属的颜色为银白色,确定金属不可能是铜,因为铜是红色的;又由于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因此推断该金属不是铁是镁。从燃烧的条件分析蜡烛芯里德金属不燃烧的原因是缺少氧气,熄灭这种蜡烛的方法也从灭火原理分析,采用隔绝氧气,剪去烛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方法。24.(2022年重庆A卷,24题)(6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填序号)。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2)用盐酸按照下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答案】24.(1)白雾;A;(2)HCl+NaOH===NaCl+H2O;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86\n【解析】浓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容易在瓶口形成酸雾(白雾);盐酸能与熟石灰和石灰石两种物质都要反应,所以不能用于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Cl+NaOH===NaCl+H2O),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所以要加酚酞来帮助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加酚酞的NaOH溶液是红色的(碱使酚酞变红),酸把NaOH反应掉之后,没有碱了,酚酞变回原来的无色。石蕊变蓝是碱性;酸性或碱性的物质,加水稀释,酸碱性不变;铜排在氢之后,不能与称盐酸反应;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说明加入的被酸消耗了。21.(2022年江苏南京,21题)(10分)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2)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甲[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实验求证]86\n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实验反思]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答案】(1)Mg(1分)Ag(1分)Fe+CuSO4=Cu+FeSO4(2分)置换反应(1分)(2)【实验与讨论】C(1分)【实验求证】氧化铜(答案补充:CuO)(1分)变浑浊(1分)【实验反思】大于(2分)【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表中缺少的两种元素依次为Mg和Ag,铁的金属活动性较铜强,可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探究炭粉与氧化铜反应是否生成一氧化碳,其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验证,实验时先通氮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后,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所收集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同时用集气瓶收集可能存在的一氧化碳,此时所选择的装置应该具备两个功能:一是洗气,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即进气导管应该伸入液体中,二是用排液体方法收集可能存在的一氧化碳,即出后的导管应该深入液体中,所以只有C装置符合要求,将除去二氧化碳后,所收集到的气体样品,再次用甲装置检验,其原理是如果收集到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即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充浑浊。根据C+2CuO高温2Cu+CO2↑可知只生成二氧化时,反应中消耗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如果生成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所以该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时,消耗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应该大于3∶8。17.(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7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是CaCl2(C)溶质可能是CaCl2与HCl【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设计】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实验步骤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猜想(B)正确猜想(C)正确86\n【交流反思】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B.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7D.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答案】(1)2HCl+Ca(OH)2=CaCl2+2H2O(2)【实验设计】①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②溶液变浑浊开始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浑浊【交流反思】D【解析】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于Ca(OH)2溶液显碱性,因此如果溶质中没有氢氧化钙,则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用碳酸钠溶液验证B、C猜想,若猜想B正确,则CaCl2+Na2CO3=CaCO3↓+2NaCl,反应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若猜想C正确,则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随后再与氯化钙反应,因此反应的现象为开始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浑浊。确定猜想(C)正确时,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不能根据生成的白色沉淀现象确定,因为CaCl2和HCl中都含有Cl-,故D正确。35.(2022年辽宁葫芦岛,35题)呼吸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实验验证】(1)小明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一结论,理由是。(2)小红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玉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存方法是。【答案】【实验验证】(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酚酞试液变红色(2)Na2CO3+2HCl=2NaCl+H2O+CO2↑(3)有蓝色沉淀【得出结论】密封存放干燥处。【解析】(1)氢氧化钠变质后变成碳酸钠也是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2)反应物是碳酸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3)加入氯化钙是为了除去其中的碳酸钠,加入硫酸铜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容易与氧气反应变质,所以要密封存放干燥处。20.(2022年江西抚州,20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86\n(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氢气,所用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铜和浓硝酸反应能制取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①制取二氧化氮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向试管中装入铜片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图中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时,为缩短演示时间,二氧化氮最好放在_______(填上或下)瓶的集气瓶中,抽取两瓶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集气瓶;(2)BE;Zn+H2SO4===ZnSO4+H2↑;(3)①B;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铜片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竖起试管,让铜片滑到试管底部;②上;上层红棕色的气体向下移动,最终,两瓶气体的颜色相同。【解析】实验时制取氢气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是B,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氢气,应用排水法,所以选择E装置;由于制取二氧化氮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是B,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为了便于扩散,应放在上方;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所以上层红棕色的气体向下移动,最终,两瓶气体的颜色相同。20.(2022年江西抚州,21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要用8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下图是他配制溶液的操作示意图。(1)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不能将氢氧化钠直接放在纸上称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配制上述溶液,下列操作失误,会引起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______a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B.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的水溅出(3)一周后,该实验小组的同学整理实验时时,发现氢氧化钠固体忘记了盖瓶盖,老师告知,此瓶氢氧化钠已变质,但不知变质的程度。为此,该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验。【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提出问题】①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如何?【实验设计】化学兴趣小组分成甲乙两组进行探究实验。86\n甲组的方案: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钙溶液,知道不再产生沉淀为止,静置,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乙组不同意甲的方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方案,根据所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完成下表。提供的药品:酚酞试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氯化该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a.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于试管中b.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完全溶解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答案】(1)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2)a;(3)【提出问题】2NaOH+CO2====Na2CO3+H2O;【实验设计】溶液变红,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a.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于试管中b.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完全溶解C.加入过滤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D.滴加酚酞试液产生白色的沉淀;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解析】氢氧化钠易潮解,因此要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量取得液体偏多,会导致质量分数偏小;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原因;若采用甲的措施,即使完全变质,反应后仍会生成氢氧化钠,因此溶液也会变红,所以实验时,要先证明有碳酸钠存在,可以加入氯化钡或氯化钙,再加入酚酞,若溶液变红,则证明部分变质,若不变化,则完全变质。23.(2022年广东,23题)(9分)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题23图所示的探究:题23图【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I.石墨棒;II·。【实验】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那么猜想Ⅱ不成立。【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86\n的操作,其目的是。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与铜活动性顺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答案】【猜想】铝箔【实验】不变红【结论】2CuO+C2Cu+CO2↑【改进】验证铝粉能否与氧化铜反应铝>铜2Al+3CuOAl2O3+3Cu【拓展】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或物质性状)影响反应速率(或反应物间的基础面积大反应速率大,或其他合理表述)【解析】【猜想】分析出现的各物质,石墨是碳单质,具有还原性,因此还原剂可以是石墨;另外出现的物质还有铝箔,因此铝箔也有可能会还原CuO。【实验】若证明铝箔不能还原氧化铜,只需将氧化铜用铝箔包裹后进行加热并观察现象即可;【结论】石墨还原氧化铜,实际是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改进】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影响反应的快慢,换成铝粉后与氧化铜粉末接触更充分,反应更明显;因为铝能置换出铜,因此铝的活动性比铜强。【拓展】用碳粉代替石墨棒后,与氧化铜接触更充分,因此效果更好。结合氧化铜与碳粉反应、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而铁丝不能可知,反应物间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快。16.(2022年广东梅州,16题)(10分)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还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幸会进行探究。【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探究实验三】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1)加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86\n①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滴加足量_________,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产物含Na2CO3②取操作①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产物不含NaOH(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答案】【实验探究一】碱性【实验探究二】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实验探究二】(3)①CaCl2②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或酚酞试液不变色)(4)2NaHCO3Na2CO3+H2O+CO2↑【解析】当pH>7时,溶液显碱性,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所以溶液显碱性;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氯化钠,所以可以看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证明碳酸钠的存在可以加酸产生气体,也可以加氯化钙产生沉淀,但此时还需要证明氢氧化钠存在与否,只能加氯化钙产生沉淀,且氯化钙必须足量,除尽碳酸钠,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存在,要用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的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根据酚酞是否变色来判断氢氧化钠的存在,综合以上可得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14.(2022年贵州黔东南,14题)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CO2+2MgC+2MgO。所以镁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提出问题】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②Ba(OH)2溶于水而BaCO3不溶于水。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I.Na2O、C;II.、III.NaOH、C;IV.Na2O、Na2CO3、C通过理论分析,猜想(填序号)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验证猜想)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燃烧产物判断)(1)将产物溶于适量水中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燃烧产物中肯定有C(2)取少量(1)所得上层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燃烧产物中肯定有Na2CO3(3)有蓝色沉淀生成燃烧产物中肯定有86\n取少量(2)所得上层清液,加入溶液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其原因是:。【结论】猜想(填序号)是正确的。【答案】CO2+4NaC+2Na2OII.Na2CO3、CIII因为反应中没有水,因此不可能有NaOH生成(2)有白色沉淀生成(3)CuSO4NaOH目的把Na2CO3全部沉淀,避免对步骤(3)中NaOH检测影响IV【解析】仿照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写出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对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产物的猜想,可根据可能的产物中的Na2O、NaOH、Na2CO3、C进行猜想,由于Na2O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而反应中没有水,因此不可能有NaOH存在。验证猜想时,取少量(1)所得上层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若有Na2CO3存在,则Na2CO3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取少量(2)所得上层清液,产生蓝色沉淀,则加入的物质应为CuSO4溶液,因为Na2O溶于水生成NaOH,由此得出结论燃烧产物中肯定含有Na2O,此实验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把Na2CO3全部沉淀,避免对步骤(3)中NaOH检测影响。26.(2022年广东佛山,26题)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工业上主要是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1)赤铁矿在自然界中储藏丰富,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在Fe3O4中存在两种不同价态的铁离子,其中1/3是Fe2+,2/3是Fe3+。请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工业上主要采用高炉炼铁,常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其中,焦炭的作用是。(仅答一点)(4)由于铁的氧化物中Fe3O4和FeO均为黑色,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得到的铁中是否会含有Fe3O4和FeO,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资料:FeCl3溶液与铁发生的反应是2FeCl3+Fe=3FeCl2,但FeCl3溶液不与Fe3O4和FeO反应;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利用该反应可检验的Fe3+存在。【提出问题】CO还原Fe2O3得到黑色产物的成分是什么?【猜想】猜想1:Fe;猜想2:Fe和Fe3O4;猜想3:Fe和FeO;猜想4:。【实验探究】限选试剂:CO、盐酸、澄清石灰水、KSCN溶液、FeCl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取少量黑色产物加入到装有足量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过滤所得固体用蒸馏水洗涤。黑色固体部分溶解。猜想2和4都不成立Ⅱ①。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不变红色。Ⅲ另取少量黑色产物装入玻璃管中,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装有一定量的②的烧杯中。③。猜想1不成立,猜想3成立。【答案】(1)Fe2O3(2)Fe3O4+8HCl=2FeCl3+FeCl2+4H2O(3)燃烧提供热量或生成一氧化碳(4)猜想4:Fe、FeO和Fe3O4①操作Ⅱ:取少量操作I所得滤渣于试管,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适量KSCN溶液②操作Ⅲ:澄清石灰水③86\n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二价的亚铁离子反应后与氯离子结合成氯化亚铁,三价的铁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后形成氯化铁,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既有氯化亚铁还有氯化铁;焦炭在高炉炼铁中一方面燃烧提供热量提高炉温,另一方面是为了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前面的猜想,猜想4应该是Fe、FeO和Fe3O4;实验探究的内容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及题目要求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即可。18.(2022年江苏淮安,18题)(6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氢氧化钠俗称是。(2)利用题18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略)进行NaOH溶液与CO2气体反应的实验。若A与C连接,将分液漏斗中部分NaOH溶液注入烧瓶中,然后关闭活塞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已知:Na2CO3+H2O+CO2=2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将(2)中实验后烧瓶内的溶液在低温下蒸干得到白色固体X,则X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I.NaOH、Na2CO3;II.;III.;IV.NaHCO3。(4)根据以上信息,请设计一种以1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CO2气体为原料获得Na2CO3溶液的简便方法。【答案】(1)烧碱(或火碱、苛性钠)(2)广口瓶内有气泡产生CO2+2NaOH=Na2CO3+H2O(3)NaOHNa2CO3NaHCO3(4)先通过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再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解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又引起广口瓶内压强减小,空气从B端进入水中,有气泡产生。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可知,产物有NaOH、Na2CO3、NaHCO3,因此对X的组成的猜想就是围绕这三种物质的存在。16.(2022年江苏连云港,16题)(13分)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1%稀盐酸(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酚酞溶液5g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86\n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下图)。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答案】16.(13分)⑴①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或判断是否完全反应等)(1分)②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完全反应(或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等)(1分)③解:7.3g×1%=0.073g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36.5x0.073g40:36.5=x:0.073gx=0.08g0.08g÷5×100%=1.6%答:略(3分)⑵①AC②恰好中和Na+、H+稀盐酸的密度(4分)⑶CO2+2NaOH=NaCO3+H2O加适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过滤(4分)(本卷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1)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需借助指示剂来指示反应的情况;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滴入的盐酸充分与氢氧化钠反应,以免造成滴加过量的问题;③86\n题属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综合题,由盐酸的浓度和用量可求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求出5g溶液中含有的NaOH质量,带入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解即可。(2)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应将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为节约试纸,可将试纸裁剪成几段,A、C正确;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以免污染药液,也不能将pH试纸润湿,否则会造成测量误差。②a点对应的pH为7,即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盐酸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既有反应生成的NaCl,也有过量的HCl,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Na+和H+;因为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盐酸体积,要想求出参加反应的HCl质量,还需将其转化为质量,即还需知道的数据是稀盐酸的密度。(3)氢氧化钠变质,实际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CO3+H2O;除去杂质即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可选择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使CO32-转化为沉淀,同时生成NaOH,不会引入新的杂质。26.(12分)(2022年江苏扬州,26题)碱式碳酸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1)某碱式碳酸盐药品M(OH)2·MCO3,为确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及步骤(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①连接装置并_________;②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③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④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减少;⑤冷却到室温;⑥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列式计算。I.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II.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碱石灰b.浓硫酸c.硫酸铜III.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IV.若其它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2)实际生产中的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Cu(OH)2·mCuCO3,某研究小组仍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值,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取3组数据的平均值得到CO2的体积为______mL,又已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g/L,据此计算m的值。(写出计算m的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86\n【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除去水隔离二氧化碳和水,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c缓慢下移bc(2)22.40Cu(OH)2·mCuCO3~mCO298+124m44m0.21g22.40×1.964g/L/1000m=1.14【解析】(1)反应中有气体产生,所以连接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碱是碳酸盐受热产生的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离二氧化碳和水;c中放置硫酸铜的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反应有气体产生,水准管中的液面会高于量气管中的液面,所以应该缓慢下移;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都会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偏少,导致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2)将二氧化碳测定的平均体积换算成质量,依据二氧化碳和Cu(OH)2·mCuCO3之间的质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13.2022年江苏宿迁,13题)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洛液的配制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16%的NaCI溶液,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操作⑤中停止加热的时间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蒸发皿中液体完全蒸干时B.蒸发皿内有大量固体出现时(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其正确操作步骤为②③①④⑤②,以下操作中可能会导致精盐产率偏小的有(产率=)(填序号)。A.操作①中有少量溶液溅出烧杯C.操作④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B.操作③中仰视读数86\n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答案】(1)引流;(2)偏小;(3)B;(4)AD【解析】(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若按图示的操作进行,则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刻度,所以水量取的偏多,溶质没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偏小;(3)蒸发结晶时,待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液体蒸发完;(4)精盐的产率偏小,是因为得到的晶体偏小的缘故,选项A和D,都会导致溶质减少,所以会使产率偏小。14.2022年江苏宿迁,14题)化学课堂上要学习碱的性质,老师让两位为同学和他共同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里吹起,如图①②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同学们吹起后观察到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脸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________.针对②中的情况师生共同开始探究之旅.(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③、④两个实验.实验现象:③中软塑料瓶变瘪,④中______________(2)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步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③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中加人__________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氮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_________________证明反应的发生。【答案】澄清的石灰水(1)气球膨胀变大;(2)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看气球的膨胀程度;(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或者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等),冒气泡或生成白色沉淀;【反思拓展】检验生成物【解析】通过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所以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1)由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瓶内的压强变小,所以球膨胀变大;(2)为了证明二氧化碳是否只是溶于水使瓶内的压强减小,可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作对照实验;(3)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是碳酸钠,因此可以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可是否冒气泡,也可以加入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看是否生成沉淀;34.(2022年苏州,第34题)(7分)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①在盛有3ml_蒸馏水的试管中滴人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86\n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人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③在盛有3ml_蒸馏水的试管巾通人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人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1)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说明。(3)实验①的作用是。(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答案】(1)红;H2CO3CO2↑+H2O;(2)溶液均变红色;(3)起对照作用;(4)为了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变化的差异。【解析】(1)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然后再加热,碳酸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2)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②中稀盐酸显酸性,实验③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都可以使使紫色石蕊变红.(3)实验①紫色石蕊不变红,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同时作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4)加入相同滴数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21、(2022年贵州毕节,21题)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发现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物质存在,他们对黑色固体是什么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甲同学:是木炭乙同学:是氧化铜丙同学:是【查阅资料】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Na2O、MgO、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设计】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分析讨论】他们对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同学的猜想正确;若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同学的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和CuO乙甲试管内溶液呈蓝色、有黑色固体存在86\nCuO+H2SO4====CuSO4+H2O【解析】提出猜想: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涉及三种固体:木炭、氧化铜、铜,而黑色固体物质只有木炭和氧化铜,所以,丙同学的猜想是:木炭和氧化铜;分析讨论:由于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Na2O、MgO、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若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若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甲同学的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呈蓝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15、(2022年湖北荆州,15题)(4分)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实验室需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你选择的干燥装置是(写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2)若实验室制取的X气体只适用B装置进行收集,请推测X气体一条可能的性质:;(3)D装置在装药品之前需检查气密性。在不与其他装置连接时,请说明其检验方法及气密性良好的标志。【答案】1)AE(2)密度比空气小或能溶于水(3)用弹簧夹(或止水夹)夹紧胶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使长颈中形成一段水柱,若在一段时间内水柱液面不下降,则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的实验探究题。若实验室需制取干燥的CO2气体,选择的干燥装置是A,不能用F,因为碱石灰会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制取的X气体只适用B装置进行收集,则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或能溶于水;D装置在装药品之前需检查气密性。在不与其他装置连接时,其检验方法及气密性良好的标志用弹簧夹(或止水夹)夹紧胶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使长颈中形成一段水柱,若在一段时间内水柱液面不下降,则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16、(2022年湖北荆州,16题)(6分)煤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是CO2,也含有一定量的SO2,还可能含有CO。小明同学进行环境调查时发现:荆开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周围的树木已渐枯萎,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也可能含CO。他将收集的废气样品用下图所示装置恰当组合后进行检验,已知其中的药品均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86\n(1)上述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叫;(2)你认为发电厂周围树木枯萎的原因可能是;(3)为确定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是否含CO,请根据拟定的气体流向,确定并填写组合装置中各导管口(用代号表示)的连接顺序:废气→()→()→()→()→()→()→尾气处理(4)实验结果证明该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CO。则实验过程中与此相关的实验现象有,上述现象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依次为。(5)请说明你对该实验尾气的处理方法。【答案】(1)酒精灯(2)酸雨(3)a→b→e→f→d→c(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CuOCu+CO2CO2+Ca(OH)2CaCO3↓+H2O(5)用气球收集或点火燃烧掉【解析】装置A的名称是酒精灯;树木枯萎的原因可能是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所致;为确定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是否含CO,可以先将二氧化碳除去,因此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即接口a----b;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黑色的固体变红;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即通过d---c,,所以顺序是a→b→e→f→d→c;尾气处理的方法是用气球收集或点火燃烧掉。31.(2022年湖北孝感,31题)(8分)有一种标签破损的片状胃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对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已知该胃药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其主要成分是MgCO3、Al(OH)3中的一种或二种。【查阅资料】①MgCO3受热能分解,且MgCO3的化学性质与CaCO3相似;②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和H2O;③药品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实验探究】⑴甲同学取少量该胃药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胃药中含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⑵乙和丙二位同学运用下图提供的装置,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认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虚线方框中的装置从下图B、C中选择组装。(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中空气的影响忽略不计)86\n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同学选用B、C装置,按A→B→C顺序连接,点燃酒精灯加热B中,C中。该胃药中含有MgCO3、Al(OH)3丙同学也选用B、C装置,按A→C→B顺序连接,点燃酒精灯加热C中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胃药中不含有【交流反思】实验小组经过交流与反思,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请你指出该错误并说明理由:               。【答案】⑴MgCO3或碳酸镁;MgCO3+2HCl==MgCl2+H2O+CO2↑;⑵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Al(OH)3或氢氧化铝;B、C装置连接顺序错误(气体先通过B装置会带出水蒸气,干扰水的检验)(或其它合理答案)【解析】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MgCO3,化学方程式为MgCO3+2HCl==MgCl2+H2O+CO2↑;由实验结论中有该胃药中含有MgCO3、Al(OH)3,所以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只要实验步骤中要检验水时,首先在检验水,否则会在做其它实验时可能带入水蒸气。33.(8分)(2022年湖南衡阳,33题)“侯氏制碱法”首先达到的是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置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假设Ⅰ:完全变质;Ⅱ没有变质;假设Ⅲ:  .【实验探究】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假设  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假设  不成立.【实验结论】假设  成立,样品的成分是  .【交流反思】欲除去Na2CO3变质后的杂质,最合适的方法是  .【答案】【提出问题】部分变质【实验探究】ⅠNa2CO3+CaCl2═CaCO3↓+2NaClⅡ【实验结论】ⅢNa2CO3和NaHCO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86\n【解析】【提出问题】碳酸钠可能没有变质,成分是Na2CO3;可能是完全变质,成分是NaHCO3;可能部分变质,成分是Na2CO3和NaHCO3;【实验探究】实验一: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能够产生碳酸钙沉淀,因此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溶液,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说明含有碳酸钠的成分,则可能是没有变质或部分变质,故假设Ⅰ不成立;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样品易分解,则说明含有碳酸氢钠,因此假设Ⅱ不成立;故填:Ⅰ;Na2CO3+CaCl2═CaCO3↓+2NaCl;Ⅱ;【实验结论】假设Ⅰ和Ⅱ都不成立,故假设Ⅲ成立,即部分变质,成分为:;故填:Ⅲ;Na2CO3和NaHCO3;【交流反思】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易分解,因此可以通过加热法除去碳酸氢钠;故填: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 33.(7分)(2022年湖南邵阳,33题)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老师告诉大家,该瓶液体是下列5种液体中的某一种:稀H2SO4、H2O、NaNO3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无色液体一定不是  和  .(2)为确定该液体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参与同学们的探究活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该液体不是  ②另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锌粒  该液体是稀H2SO4,不是NaNO3溶液【反思交流】(3)实验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为防止标签受损,拿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帖标签的一面要  .(4)为防止标签受损,拿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帖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故填:向着手心.19.(2022年江苏泰州,19题)小张同学得知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利用铁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他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进行了相关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有关空白。【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查阅资料】(1)温度达200℃时,CuSO4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2)温度超过1000℃时,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呈红色。【作出猜想】红色固体①可能是Cu;②也可能是Cu2O;③还可能是86\n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红色固体观察,呈亮红色;(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分析推理】(1)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Cu2O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定亮红色固体为,同时也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填序号)。A200℃B1000℃(2)滤纸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uO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交流讨论】(1)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2)此实验中,CuSO4受热分解生成CuO和(填化学式)。【答案】Fe+CuSO4=Cu+FeSO4;蓝;【作出猜想】Cu和Cu2O;【分析推理】(1)Cu;B;(2)C+2CuO高温2Cu+CO2↑;【交流讨论】(1)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SO3【解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生成铜与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红色固体可能为铜或氧化亚铜或二者皆有;红色固体不溶于稀硫酸,则可说明该红色固体中没有氧化亚铜,只能为铜,同时也可说明滤纸燃烧的温度小于1000℃,即氧化铜未分解。碳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与氧化鲷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33.(2022年四川达州,33题)(11分)人们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如果氧气不足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在老师指导下制取氧气和甲烷,并检验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1)小王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填字母),并写出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烷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2)小李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请从上面选择装置图,正确的组装顺序为。(填字母)(3)下面是小张对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的实验。(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蓝,常用于吸收水和验证水的存在;丁装置中酒精灯的网罩起集中火焰升高温度的作用。)无水CuSO4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澄清石灰水甲乙丙丁戊86\n请回答:①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进行交换,则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的;②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甲中的白色固体变蓝燃烧产物中有H2O乙装置质量增加燃烧产物中有CO2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戊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烧产物中有CO写出丁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实验结束,对相关装置进行称量(忽略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干扰):甲装置增重3.6g,乙装置增重2.2g。那么燃烧甲烷的质量为g,并写出该实验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ACH3COONa+NaOHCH4↑+Na2CO3(2)CFD(3)①H2O②.红色变成黑色Fe2O3+3CO2Fe+3CO2③1.64CH4+7O22CO2+2CO+8H2O【解析】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是固体和固体加热的反应,因此发生装置为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发生装置是C,干燥装置是F,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收集装置是D;如果将甲乙装置颠倒位置,则会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带出水蒸气,因此无法证明燃烧是否生成水;若燃烧的产物中有CO,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由黑变红,戊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装置增重3.6g是水的质量,所以氢元素的质量为,所以甲烷的质量为:34.(2022年四川达州,34题)(8分)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实验方案]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字母);(3)D组实验中变浑浊的原溶液是。[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琪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86\n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与假设]Ⅰ.Ⅱ.NaCl、CaCl2、HClⅢ.NaCl、CaCl2、NaOH[反思与拓展]①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填序号),理由是。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不能完成该实验(填字母)a.pH试纸b.硝酸银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d.铜e.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答案】【实验方案】(1)Na2CO3+Ca(OH)2==CaCO3↓+2NaOH(2)A、B(3)澄清石灰水或Ca(OH)2溶液【猜想与假设】ⅠNaCl、CaCl2【反思与拓展】①Ⅲ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得到无色溶液(合理答案均给分)②b、d【解析】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A组中加入盐酸都无现象,所以不能鉴别,B组中,加入酚酞,都能变红,所以无法鉴别,C、D中变浑浊的是碳酸钠;由于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还可能有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中有酚酞,为无色,所以不可能有氢氧化钠,所以猜想Ⅲ错误;因为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钠,所以要证明是否含氯化氢,所以pH试纸可以,硝酸银溶液不行,因为只要含氯离子即可生成白色沉淀,石蕊可以,铜不和盐酸反应,不可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开始溶液为无色,慢慢变为红色即证明氯化氢存在。27.(2022年山西,27题)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的无色溶液。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是。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由此小张同学认为,溶液为Na2CO3溶液。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静置,(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正确。二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一新标签:Na2CO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可能不是Na2CO3,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答案】一定不是NaCl溶液(可能是NaOH、Na2CO3或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有气泡冒出Na2CO3+CaCl2==CaCO3↓+2NaCl向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原标签可能是NaOH【解析】此题结合物质性质考查科学探究知识。根据溶液的pH值,可知一定不是NaCl溶液,这是由于氯化钠溶液为中性;可能是碱性的NaOH、Na2CO3或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等;根据小张的实验结论,可知实验现象为:有气泡冒出86\n;有气泡冒出也可能是已经变质了的氢氧化钠溶液,故此需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故此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然后取向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说明其是碳酸钠;根据其分析,原物质也可能是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29.(2022年湖南湘潭,29题)(1)小明所在的化学兴趣小组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80g以备实验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②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③经检测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A.称量时,砝码端忘记垫质量相同的纸片B.取水时,俯视读数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2)装瓶后,小明忘记及时贴上标签,以致和一瓶脱落标签的稀盐酸溶液混淆了。为了区分开来,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实验设计:I.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选择物质种类不同的试剂区分(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所选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方法一方法二II.物理方法:小明同学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答案】(1)①4.8g;②量筒;③B;(2)I所选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方法一锌粒有气泡产生的是盐酸,无气泡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方法二CuO能使CuO溶解,溶液变蓝的是盐酸,无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所选试剂必须是不同物质类别的)II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样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出现的原样品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白色固体出现的原样品是稀盐酸。【解析】80g×6%=4.8g;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要用胶头滴管和量筒;称量时砝码端忘记垫质量相同的纸片会使食盐质量偏小,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液浓度,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少取水从而使浓度变大;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五类物质中分别找只能与盐酸或氯化钠反应的物质;盐酸的溶质是气体,氯化钠溶液的溶质是固体,蒸发溶剂后有固体剩余的是氯化钠溶液。(2022江苏徐州,14题)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第24(1-3)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86\n第24(4)题(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右图),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2)C(或E)(3)BCaCO3+2HCl==CaCl2+H2O+CO2↑(4)不断运动密度比空气大(或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解析】(4)二氧化碳密度大,分子向下运动速度快,所以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而下变红色。(2022江苏徐州,15题)15.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第25题【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实验探究】(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与少许CaCl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此时停止加热。(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步骤现象结论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充分反应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变为▲色猜想▲错误②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猜想▲正确86\n【评价反思】(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出1条即可)。(2)若要证明Ca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答案】【作出猜想】Cu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探究】(2)变浑浊(3)稀硫酸;蓝;①;③【评价反思】(1)操作简单(或现象明显、节约药品、反应条件容易达到、反应速率快等)(2)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3)Fe+CuSO4==FeSO4+Cu【解析】【作出猜想】金属铜是红色的,从查阅资料中知道中间产物Cu2O也是红色的,当反应不完全时,红色物质是二者的混合物;【实验探究】(2)从反应C+2CuO2Cu+CO2↑中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而Cu2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CuSO4,由于红色物质减少说明产物中一定有Cu2O,因此猜想①错误;假设全部是Cu2O,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由Cu2O+H2SO4=Cu+CuSO4+H2O列式计算,144/1.44=64/x,求出x=0.64g,而实验得出的数据是1.04g,因此假设不正确,生成物应该是Cu和Cu2O都有。20.(2022年广东省揭阳,20题)(13分)下图是模拟海水制盐的流程⑴操作a的名称是,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只写其中一种玻璃仪器)。⑵为了证明第①步所加的Ca(OH)2溶液已过量,某同学取少量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向其中继续加入Ca(OH)2溶液,若(填实验现象),则证明Ca(OH)2溶液已过量。⑶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对滤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还含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根据实验①②③的操作后,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由于在②中加入了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还仅含过量的。猜想二:由于在①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只含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钙。猜想三:由于②所加的过量碳酸钠在①之后,所加的碳酸钠把①中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全部除去,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还含有____和。【验证猜想】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推断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滤液中还含有溶质86\n2取步骤1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填指示剂)滤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实验结论】经过兴趣小组的实验分析,推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反思与拓展】为了使制得的精盐水只含有水和氯化钠,步骤④的作用是除去杂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要将精盐水继续提纯成NaCl晶体,应进行操作。【答案】⑴过滤;漏斗(或玻璃棒或烧杯)⑵无白色沉淀产生⑶【提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钠;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验证猜想】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推断1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2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反思与拓展】NaOH+HCl=NaCl+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蒸发结晶【解析】⑴操作a后得到固体和液体,因此是过滤;过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等。⑵为了证明第①步所加的Ca(OH)2溶液已过量,可取少量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向其中继续加入Ca(OH)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经过量。⑶【提出猜想】猜想一:由于在②中加入了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还仅含过量的碳酸钠;猜想三:由于②所加的过量碳酸钠在①之后,所加的碳酸钠把①中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全部除去,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还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验证猜想】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是为了验证是否有碳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碳酸钠;若要证明是否含氢氧化钠,需要在上述反应完全的基础上,加入无色的酚酞,若溶液变红,证明有氢氧化钠。【反思与拓展】为了使制得的精盐水只含有水和氯化钠,步骤④的作用是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如果要将精盐水继续提纯成NaCl晶体,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因此应进行蒸发结晶。19.(2022年贵州铜仁,19题)小芳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中白磷能够在水下燃烧的原因是。(3)E中的实验现象是。86\n(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答案】(1)H2O2MnO22H2O+O2↑(2)提供了氧气(3)试液变红(4)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解析】装置A中会产生氧气,进入B中,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接触了氧气,因此燃烧;燃烧后B装置的压强增大,C装置内的盐酸被压入D装置,因此D内产生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由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0.(2022年贵州铜仁,20题)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①~⑦七个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①(填化学式)。【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与结论】(1)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②。(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③(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④。(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⑤(填字母:A、石蕊试液B、氢氧化钠溶液C、稀盐酸)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⑥。(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⑦,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答案】①HCl②CaCO3+2HCl==CaCl2+H2O+CO2↑③不能④酚酞试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显色,遇碱性液才显红色(合理的可酌情给分)⑤A⑥石蕊试液遇酸性液显红色⑦CaCO3(或碳酸钙)【解析】【作出猜想】化学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物,同时又有没反应完的反应物氯化氢;【实验与结论】因为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红,所以小红的猜想是不正确的;要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氢,可以加入紫色的石蕊或活泼的金属,碳酸盐等;为了除去氯化氢,得到氯化钙,可以加入碳酸钙。33.(2022黑龙江龙东,33题)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猜想二:部分变质;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86\n【解释与结论】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_____________保存。33.【答案】【猜想与假设】碳酸钙碳酸钠CO2+2NaOH=Na2CO3+H2O【解释与结论】不成立碳酸钠【反思与评价】密封、防潮【解析】:【猜想与假设】氧化钙和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最终会变成碳酸钙,氢氧化钙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碱石灰完全变质时会全部变成了碳酸钙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解释与结论】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取碱石灰样品少量,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发烫,说明样品与水接触放出了大量的热,故样品中应含有生石灰或氢氧化钠,所以可确定样品为完全变质不成立,故猜想三不成立;根据⑤,滤液中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可能为碳酸盐,根据⑥,滴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说明含有能和钙离子结合成沉淀的离子存在,综合⑤⑥现象,说明溶液中含有可溶性的碳酸钠,所以碱石灰已经变质,故猜想一不成立;【反思与评价】通过实验可知,碱石灰在空气中极易变质,所以在保存碱石灰时要密封、防潮。27.(2022年湖南娄底,27题)在电视上的寻宝或探索节目中,常常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又称铜绿。某学习小组对铜绿产生了浓厚兴趣。【提出问题】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其它什么元素?【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②碳与一般的酸不反应。【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找到了一些铜绿并进行了如下实验:I.将铜绿隔绝空气加热II.生成的无味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III.余下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记录分析】I处绿色物质变黑;II处无水硫酸铜变蓝;III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7。【实验结论】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58、59和碳等元素。【交流讨论】根据铜绿的组成,小组同学对I处产生的黑色物质的成分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猜想:(1)CuO(2)CuO和C的混合物【继续探究】取I处冷却后的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60,若现象为:61,则证明猜想(1)正确。【拓展应用】根据铜绿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 62 等有关;86\n要保护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减缓生锈,我们可以减少青铜器与63接触。【答案】【记录分析】57.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58.氢(氧)59.氧(氢)(58、59填元素符号也给分)【继续探究】60.稀硫酸(稀盐酸)61.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蓝(答出固体全部溶解即可)【拓展应用】62.二氧化碳(CO2)63.(潮湿的)空气【解析】【记录分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实验结论】根据Ⅱ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铜绿受热分解生成了水;根据Ⅲ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铜绿受热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因此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氢、氧和碳等元素.【实验探究】黑色固体有可能是氧化铜也有可能是碳,而猜想1是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取I处冷却后的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若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则证明猜想(1)正确.【拓展应用】根据铜绿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关;要保护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减缓生锈,我们可以减少青铜器与空气接触.15.(2022年四川资阳,15题)(6分)乙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多种化合物。乙炔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氧炔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构件。现在让我们一起对乙炔燃烧(氧炔焰)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当还原性气体中混有水蒸汽时,则难以还原氧化铜。【提出问题】乙炔燃烧的产物中除水外主要还有哪些物质?【假设与猜想】猜想:①一定有______;②可能有一氧化碳。【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两种物质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1)在氧炔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_____的大烧杯,观察现象。(2)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足量的浓硫酸,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若氧化铜变红,说明有(填写化学式)____。【证据与结论】实验(1):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____,则猜想①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2):若氧化铜变红,则猜想②成立。【分析与交流】实验(2)时,若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此时氧化铜不变红,能否证明猜想②不成立?____(填“能”或“不能”)。【答案】【假设与猜想】二氧化碳;【实验设计】(1)澄清石灰水;(2)CO;【证据与结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分析与交流】不能。【解析】由于乙炔中含有碳元素,碳元素与氧元素结合能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就生成一氧化碳;86\n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烧杯内壁涂抹上澄清石灰水,罩在乙炔火焰上方,如果变浑浊说明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将产物通过氢氧化钙溶液将二氧化碳吸收,通过浓硫酸将水蒸气吸收,再通过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还具有还原性气体一氧化碳;如果将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的顺序颠倒,不能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颠倒后气体中会又从石灰水中带出水蒸气,因为当还原性气体中混有水蒸汽时,则难以还原氧化铜。50、(2022年四川眉山,50题)(7分)下图是甲同学设计的证明H2和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在实验过程中,装置B处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乙同学提出甲同学设计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D处酒精灯而将尾气导管口旋转到A处酒精灯火焰上方即可,请问乙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3)丙同学质疑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为CO2,也有可能是H2和CO,因此他认为H2和CO在与CuO反应之前应先通过澄清石灰水以验证H2、CO是否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丙的设计(填“必要”或“不必要”),理由是。【答案】(1)白色粉末变蓝CO2+Ca(OH)2═CaCO3↓+H2O(2)不合理因为CO点燃在前,CuO加热在后,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可能引起爆炸(3)不必要因为在反应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儿CO排净空气,完全可以通过A中石灰水观察CO能否使石灰水变浑浊【解析】(1)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将尾气导管出口旋转到A的火焰上的做法不合理,因为CO点燃在前,CuO加热在后,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可能引起爆炸(3)由于H2和CO能燃烧,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先给装置通一会H2和CO,从而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所以此时就可以通过A装置内石灰水的变化,判断H2和CO是否能与石灰水反应,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再加装置进行实验。31.(2022年湖南常德,31题)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为探究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①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固体溶解。86\n②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③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木条复燃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填化学式)。④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小结过碳酸钠的化学式是;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含量测定老师给同学们一份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它杂质),要求设计方案测定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盛装澄清石灰水、D盛装浓硫酸,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首先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锥形瓶中的空气,此时装置B的作用是;(2)依次关闭活塞K1、K3、K4,打开活塞K2、K,此时锥形瓶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E中装入碱石灰的作用是,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再次打开活塞K1通入氮气的作用是;(3)同学们根据E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装置F的作用是,如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填“偏高”或“偏低”)。【答案】【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序号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①过碳酸钠溶于水(其它合理答案也可)②86\n③氧气(或O2);H2O2④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小结Na2CO4;Na2CO4+H2O=Na2CO3+H2O2【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含量测定(1)吸收反应前锥形瓶中的CO2;(2)CO2和O2(或二氧化碳和氧气);吸收生成的CO2;排出锥形瓶中生成的气体,使其能被E中的碱石灰完全吸收;(3)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E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偏低。【解析】过碳酸钠固体中加入适量水后固体溶解说明过碳酸钠能溶于水中;在其溶液中加二氧化锰后产生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也说明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加入氯化钙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过碳酸钠与水反应除生成过氧化氢外还生成了碳酸钠,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4。要测定混合物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则只需测定反应前固体总质量及其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在测定中需将原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除去才能得到正确结果。所以反应前通氮气的目的就是除去装置内反应前的二氧化碳,B装置的作用就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彻底吸收;在加入稀硫酸后,容器内产生的气体有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样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再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使装置内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E装置;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若无装置F,则会使测定结果中二氧化碳的量偏大,氧气的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22.(2022年内蒙赤峰,22题)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A是氢气或甲烷的燃烧实验,点燃前必须____________(2)B实验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的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4)D是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此装置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验纯(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红色消失)(3)引流(4)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或能够控制反应的快慢)【解析】(1)可燃性气体使用前必须要验纯;(2)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变红,滴加稀盐酸后,氢氧化钠被反应掉,溶液不再显碱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D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来控制反应的速率。86\n40.(2022年山东济南,40题)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所示。(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2)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1)反应前、后(2)②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③C【解析】(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即验证反应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因此需要测量反应前后装置(含药品)的质量;(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CO2气体,因此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气球完全鼓起后,其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反应前,因此,在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气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也会导致指针偏右。13、(8分)(2022年贵州安顺,13题)一次实验课上,细心的小红、小敏同学同时发现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塞外有少量白色粉末。【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①白色粉末是NaOH固体②白色粉未是Na2CO3固体③白色粉未是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实验探究】为了探究上述猜想。小红、小敏取白色粉未置于烧杯中,加入水配制成溶液。(1)小红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实验说明猜想____________不成立。(填序号)(2)能否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证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探究另两个猜想哪个成立。小敏取溶液少最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86\n溶液后溶液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表明猜想③成立。(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事实说明NaOH溶液或固体都必须密封保存。【答案】【实验探究】(1)①(2)不能因为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或Na2CO3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CaCl2+Na2CO3==CaCO3↓+2NaCl(4)2NaOH+CO2==Na2CO3+H2O【解析】(1)小红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有Na2CO3固体;该实验说明猜想①不成立;(2)由于NaOH的水溶液和Na2CO3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不能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证明上述猜想;NaOH的水溶液和Na2CO3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3)小敏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后溶液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4)NaOH遇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13、(2022贵州黔西南州,13题)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它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观察现象①含有铵根离子(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观察无沉淀没有②存在(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③有Cl-存在【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④。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⑤。【答案】①产生刺激性气味②CO32-③白色沉淀④NH4Cl和(NH4)2SO4⑤BaCl2+2AgNO3═2AgCl↓+Ba(NO3)2【解析】【实验、记录与分析】(1)因为含有铵根离子,所以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实验现象是:产生刺激性气味;(2)因为向溶液中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不是碳酸根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产生的硫酸钡沉淀,因而也可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3)检验氯离子可以向(2)所得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86\n【实验结论】因为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即铵根离子,阴离子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所以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铵和氯化铵。(2)所得滤液中含有氯化钡,所以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AgNO3═2AgCl↓+Ba(NO3)2。19、(2022年江苏盐城,19题)(8分)厨房中有一包无标识的白色粉末,经初步认定可能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小明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者都属于▲(选填“酸”、“碱”、“盐”),都能溶于水,且水溶液都呈碱性。[实验探究]小明取适量白色粉末,配制成溶液,按表中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白色粉末肯定不是▲2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3取少量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1)请完成表中空格。(2)实验步骤2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实验步骤3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填写化学式)。[实验反思]小明实验后发现上述实验方案并不能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经老师指导后,小明再取少量配制的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则该白色粉末是▲。【答案】[查阅资料]纯碱盐[实验探究](1)实验结论:NaCl(或氯化钠)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2)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CaCO3[实验反思]NaHCO3(或碳酸氢钠)【解析】碳酸钠又名纯碱,苏打,它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盐类化合物。根据实验现象,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应呈碱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不是氯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都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也都能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实验设计中用澄清石灰水验证方案是不合理的,可改用氯化钙,氯化钙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2022年辽宁大连,57题)(6分)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进行对比的目的是____。  (2)实验后,将A、B两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溶液无色。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提示:  CaCl2+Na2CO3=CaCO3↓+2NaCl),所得混合物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四种情况,请补充完整(酚酞省略不写):①NaCl;②____;③____;④____。若该混合物中溶液无色,选用一种试剂即可确定溶质成分是哪种情况,写出所加试剂,预期现象和结论。【答案】(1)证明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或:氢氧化钙在盐酸中的溶解是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的结果)(2)②NaCl、CaCl2③NaCl、CaCl2、HCl④NaCl、Na2CO386\n加入试剂为碳酸钠溶液,如果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气体产生,溶液变红色,说明溶质只有氯化钠,如果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中有产泡产生,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氢,如果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的溶质是氯钠钠和氯化钙(或:将试剂碳酸钠溶液更换为碳酸钾溶液也可以)【解析】由于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即盐酸中含有水,上述实验中,通过对比等质量的氢氧化钙固体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稀盐酸,通过加入水后氢氧化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而加入稀盐酸时氢氧化钙固体全部消失,说明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或氢氧化钙在盐酸中的溶解是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的结果。由于B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2HCl+Ca(OH)2====CaCl2+2H2O,A试管中溶液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钙,所以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后,除酚酞外,溶液中溶质存在三种可能:(1)只有氯化钙,(2)氯化钙和氯化氢;(3)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根据题意,溶液为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酚酞在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所以从混合后溶液颜色判断,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还有盐酸。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后,一定发生的反应是:CaCl2+Na2CO3===CaCO3↓+2NaCl,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所以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存在的有氯化钙,或氯化钙和盐酸,或碳酸钠,即溶液的溶质有四种可能:NaCl或NaCl和CaCl2或NaCl、CaCl2和HCl或NaCl和Na2CO3,由于溶液中有酚酞,溶液显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可以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即溶液的溶质可能是NaCl或NaCl和CaCl2或NaCl、CaCl2和HCl,要通过加入一种试剂确定溶质到底是什么,实质是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盐酸和氯化钙。盐酸和氯化钙均能与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反应,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生成,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有沉淀生成,因此取样滴加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如果无气泡,也无沉淀生成,溶液仅变红,说明溶质只有氯化钠,如果滴加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有气泡生成,随后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氯化氢和氯化钙,如果滴加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无气泡产生,仅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钙。22、(2022年陕西中考,22题)(7分)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验探究】(1)按右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夜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探究。86\n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夜,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__。A.Ba(OH)2溶液B.CaCl2溶液C.Ca(OH)2溶液【答案】【实验探究】(1)合理;(2)CaCO3+2HCl=CaCl2+CO2↑+H2O;(3)①白色沉淀;②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是酚酞溶液变红;【反思交流】除去Na2CO3(或CO32-),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拓展应用】AC。【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的科学探究知识。【实验探究】根据实验可知,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说明反应物中有碳元素,氧气中只有氧元素,则酒精中一定有碳元素,故结论合理;(2)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故此要出现白色沉淀一定是其中的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其和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3)①清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时,存在碳酸钠则一定生成白色沉淀;②甲实验不能证明存在氢氧化钠,这是由于Na2CO3溶液也呈碱性,也能是酚酞溶液变红;【反思交流】要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必须首先除去中的Na2CO3(或CO32-),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拓展应用】由于后续要检验氢氧化钠,故此所加物质中不能含有氢氧根离子,选AC。29.(2022年广西南宁,29题)如右下图所示,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干燥的氧气,并用来测定10g某铜粉样品(含杂质碳)中铜的质量分数。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B的作用是。(3)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进行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4)实验完毕,小丽同学误将用剩的H2O2溶液和装置C玻璃管中的剩余固体一起倒入烧杯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经检验确认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小刚和小明两位同学对此颇感兴趣,进而展开了他们的探究之旅。【提出问题】是哪种物质加快了H2O2的分解速率?86\n【大胆猜想】猜想I:剩余固体中的氧化铜加快了溶液的分解。猜想II:剩余固体中的加快了的分解。猜想III:氧化铜能做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验证】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分析及结论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5mlH2O2溶液的试管。带火星木条不复燃H2O2溶液常温下分解产生氧气的量很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二:向盛有5ml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铜固体,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剩余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称得固体质量为1g。猜想I成立。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相等。实验三:向盛有5ml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不复燃猜想。(填“成立”或“不成立”【讨论交流】小刚同学认为,根据实验二得出的两个结论就能判断猜想III成立。你是否支持他的观点?并简述理由。答:,。【答案】(1)酒精灯(2)2H2O22H2O+O2↑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3)D(4)[大胆猜想]:铜粉[实验验证]:实验二:过滤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月实验三:铜粉不成立[交流讨论]:不支持,因氧化铜能否做H2O2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其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解析】运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的氧气与铜粉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铜粉的质量分数。从催化剂的定义理解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二不变”。27.(2022年黑龙江大庆,27题)(10分)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和锈蚀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铁丝燃烧如图1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1、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1)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86\n(1)为什么Ⅲ中铁丝不能燃烧(2)分析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更剧烈的原因探究二:铁粉腐蚀的条件如图2所示,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容积为l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广口瓶内氧气含量几乎为零).记录量筒的起始和最终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序号样品量筒起始读数/ml量筒最终读数/ml所需时间/min1.0g铁粉、0.2g碳和10滴水10072约1201.0g铁粉、0.2g碳和10滴水和少量NaCl10072约70③(4)金属腐蚀的过程实际就是金属元素化合价(填升高或降低)的过程(5)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过程。(6)实验开始后,广口瓶温度上升说明铁锈蚀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7)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实验③表格空白处样品的组成是。(8)该装置还可能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写任意一条即可)。【答案】(本题共10分,除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1)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2)铁丝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3)Ⅱ中铁丝的受热面积较大(或者他有合理答案)(4)升高(5)加快(6)放热(7)1.0g铁粉、10滴水(8)19.2%(2分)滤纸包或温度计占据一定体积,装置气密性不好等(任写一种合理即可)【解析】(3)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金属腐蚀的过程,铁变成铁锈,铁元素化合价升高。(5)实验①所需时间约120min,②所需时间约70min,说明NaCl可以加快铁锈蚀的过程。(7)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所以除了碳之外,其他的量必须保持不变,实验③表格空白处样品的组成是1.0g铁粉、10滴水。(8)量筒的读数之差即为广口瓶内氧气的体积28ml,广口瓶内空气的体积为l46ml,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8ml/l46ml×100%=19.2%。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包或温度计占据一定体积,装置气密性不好等。29.(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29题)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如下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86\n(1)实验一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锥形瓶内产生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实验三除了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外,还可以比较出白磷、红磷化学性质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四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答案】(1)散热(2)产生大量白烟(答产生大量白烟、放热也可)(3)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着火点不同,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4)履职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解析】(1)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搅拌的目的是使放出的热量散失;(2)锥形瓶内发生的反应为红磷燃烧,红磷燃烧的现象为放出大量白烟;(3)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知,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4)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倾倒待过滤液体时液体洒出落入烧杯等。30.(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30题)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提出问题】NaOH固体是否变质?【猜想与假设】猜想1:没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2: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猜想3: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称取上述固体样品8g溶于10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pH=10说明固体中还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上述步骤①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拓展】(1)为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g,则原固体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假定固体中无其它杂质)。(2)要除去氢氧化钠中含有的碳酸钠,所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通过实验,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答案】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有白色沉淀产生NaOH除去碳酸钠或使碳酸钠完全反应或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实验结论:3拓展:(1)73.5%(2)Ca(OH)2+Na2CO3=CaCO3↓+2NaOH或Ba(OH)2+Na2CO3=BaCO3↓+2NaOH【解析】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解题时,需能够根据步骤、现象、结论中的已知条件,推断其他条件。①中结论是“一定含有碳酸钠”,因此加入氯化钙溶液后会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因为①中加入的氯化钙溶液是过量的,因此其上层清液中一定不会含有碳酸钠,又因为测得上层清液的pH为10,大于7,显碱性,因此可知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NaOH)。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一方面是为了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另一方面,“过量的”氯化钙可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全部反应(除去),以免第②步测定pH时对测定结果造成干扰(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86\n【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可知,原固体中既含有碳酸钠,又含有氢氧化钠,所以猜想3成立。【拓展】(1)根据得到的沉淀的质量及产生沉淀的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可求出原固体中含有的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2)要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需选择能与碳酸钠反应且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的试剂,如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Na2CO3=CaCO3↓+2NaOH,Ba(OH)2+Na2CO3=BaCO3↓+2NaOH。26.(2022年黑龙江绥化,26题)牙膏摩擦剂的类型很多,如CaCO3,SiO2或它们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对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某品牌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查阅资料】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方案】①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出现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摩擦剂中含有。(填离子符号)②取实验①中的溶液,加入碳酸钾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2】该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发现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2)重新连接好装置,并。(3)在B装置中加入牙膏样品8克。(4)K1,K2(填“打开”或“关闭”),然后向牙膏样品中滴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B中无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盐酸。(5),至C中不再产生沉淀。(6)将C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实验数据如下:(已知此品牌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若没有A装置,则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D装置的作用是。(3)根据上面数据计算,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四、理解与应用【答案】26.【实验方案】CO32-CaCl2+K2CO3==CaCO3↓+2KCl【实验步骤】(1)C装置中气体应该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2)查装置的气密性86\n(4)关闭打开(5)打开K1,关闭K2,缓缓鼓入空气(只要答出打开K1,关闭K2即可)【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偏大(2)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或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3)25%【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的知识,并考查了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并利用实验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相关计算。19、(2022年湖北十堰,19题)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试管中,如图所示,结果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佳佳认为溶质是Na2CO3贝贝认为溶质是Na2CO3和NaOH【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验证】贝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一定量大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②向滤液滴加适量贝贝的猜想成立【实验反思】同学们联想到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有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要“当测定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证明发生反应了,其原因是【答案】产生气泡酚酞溶液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滤液变红色因为氢氧化钠的pH大于7【解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但如果向其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生成的碳酸钠可以与稀盐酸反应并产生气泡;要鉴别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可以,先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钙,使原溶液中的碳酸钠全部转化与氯化钠与碳酸钙沉淀,然后鉴别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27.(2022年江苏镇江,27题)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进行探究。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①CaO+H2O=Ca(OH)2;②(写化学方程式)。Ⅰ.固体A成分的探究及测定[猜想]①固体A中只有CaCO3;②固体A中含有CaCO3和Ca(OH)2;含有Ca(OH)2的理由是。[实验]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猜想②成立。[组成测定]取8.7g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纯净CO286\n2.2g,则固体A中CaCO3和Ca(OH)2的质量比为。Ⅱ.溶液B的成分探究[猜想]①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②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③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Ca(OH)2。根据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正确,其理由是。[实验]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③正确。【答案】Ca(OH)2+Na2CO3=CaCO3↓+2NaOHⅠ.固体A成分的探究及测定[猜想]Ca(OH)2微溶于水[实验]蓝色沉淀[组成测定]50:37Ⅱ.溶液B的成分探究[猜想]Ca(OH)2过量(或固体A中含有Ca(OH)2)[实验]Na2CO3[或K2CO3、(NH4)2CO3、NH4HCO3、NaHCO3等,但填Ca(HCO3)2、MgCl2等不得分]【解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最后所得固体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则将固体充分溶解后滴加硫酸铜溶液将出现蓝色沉淀;经计算,生成2.2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5g,则原固体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3.7克,即固体A中CaCO3和Ca(OH)2的质量比为50:37。由于固体A中含有氢氧化钙,所以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钠,即溶液的成分只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若要证明,只需在B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29.(2022年广西贺州,29题))的白色粉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探究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1)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查阅资料化学式酸碱性与稀盐酸作用毒性NaNO2碱性放出棕红色气体有NaCl中性不反应无(3)提出猜想:猜想I:只含有NaCl、Na2S04猜想Il:只含有NaCl、NaNO2猜想III:只含有猜想IV:含有NaCl、Na2S04、NaNO2(4)进行探究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向试管1滴人无色酚酞溶液,向试管2滴人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试管1:溶液变红色试管2:无明显现象.一定有一定没有、步骤二另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5)通过实验.猜想成立。86\n(6)写出步骤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7)拓展:粗盐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溶解、、蒸发。【答案】(3)Na2S04、NaNO2(4)NaNO2Na2S04NaCl(5)II(6)NaCl+AgNO3=AgCl↓+NaNO3(7)过滤【解析】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常作为冬季水泥施工的抗冻剂,但绝对不能食用,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然而,亚硝酸钠外形与食盐很相似,且有咸味,因此常被人误作为食盐使用,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并通过检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来进行检验。29.(2022年广西桂林,29题)(9分)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1】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够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中的空格。实验方法操作过程现象实验结论方法一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方法二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适量,加入足量的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反思评价2】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___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仍然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实验探究】升高;U型管左侧液面升高,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CO2+2NaOH=Na2CO3+H2O【反思与评价1】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86\n【拓展实验】有气泡冒出【反思与评价2】方法一;CaCl2+2NaOH=Ca(OH)2↓+2NaCl【解析】如果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只滴入氢氧化钠以后,会吸收锥形瓶内的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降低,则会看到U形管内液面左升右降;但由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故上述实验方案存在一定的缺陷;改进实验中,方案一也不够合理,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微溶物,在题反应条件下,该反应可以进行,白色沉淀会对溶液中是否存在碳酸钠产生干扰,方案二比较合理一些。12.(2022年贵州贵阳,12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作出猜想】a、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b、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设计探究】实验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实验(1)为探究猜想a,小组同学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然后分别加入相同尝试和质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放锌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从实验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ZnFe(填“<”“=”“>”)。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关系是。实验(2)为探究猜想b,小组同学设计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所用药品,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选用金属(均取2g)盐酸质量分数(均取50mL)每分钟产生氢气的体积/mL1分钟1-2分钟2-3分钟3-4分钟4-5分钟前5分钟共收集气体Ⅰ锌片15%2.916.911.09.27.648.5Ⅱ锌片5%1.68.45.94.83.724.4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反思评价】根据表一中实验Ⅱ数据分析,请描述锌与盐酸发生反应快慢的变化情况并解释原因。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能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写一条即可)。【拓展延伸】很多金属不仅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盐酸溶液反应,现将ag铁钉投入到CuSO4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固体取出洗净、烘干,称重为bg,则生成铜的质量为。【答案】【设计探究】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得出结论: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更剧烈  实验(2)量取生成气体的体积86\n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与酸的浓度有关【反思评价】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先加快后变慢,因为锌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所以开始时温度升高,产生气体速度加快,随着反应的进程,盐酸不断被消耗,浓度降低,产生气体速度变慢固体的表面积【拓展延伸】8(b-a)g【解析】【设计探究】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锌与盐酸反应:反应物为锌与盐酸,生成物为氯化锌与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放锌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金属活动性Zn>Fe得出结论: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关系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更剧烈;实验(2)注射器的作用是量取生成气体的体积;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与酸的浓度有关;【反思评价】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先加快后变慢,因为锌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所以开始时温度升高,产生气体速度加快,随着反应的进程,盐酸不断被消耗,浓度降低,产生气体速度变慢。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能受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催化剂的影响;【拓展延伸】设生成Cu的质量为m,则:Fe+CuSO4=Cu+FeSO4 质量增加△m56       64        8 ag      m     (b-a)g=m=8(b-a)g四、分析与计算28.(2022年江苏常州,28题)(10分)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实验室有一瓶放置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样品,某研究小组对其成分和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1.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2Na2O2+2H2O=4NaOH+02↑,2Na202+2C02==2Na2CO3+O2.【提出问题]1.过氧化钠是否变质?【猜想与假设】假设1:过氧化钠未变质;假设2:过氧化钠部分变质;假设3:过氧化钠全部变质.【实验探究】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86\n①取部分固体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的水,在试管口播人带火星的木条;固体完全溶解,木条复然假设______不成立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振荡.有气泡生成假设2成立【提出新问题】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实验探究】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定性分析】(1)由实验③可以确定①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2)小明认为,由上述实验无法确定原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定量研究】称取6.04g的过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共收集到气体0.64g,再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沉淀、过滤、干燥等,得到固体2.00g。(1)写出加入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04g上述样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反思与提高】过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会变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实验探究】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部分固体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的水,在试管口播人带火星的木条;固体完全溶解,木条复然假设3不成立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稀硫酸),振荡.有气泡生成假设2成立【定性分析】(1)NaOH、Na2CO3(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也能生成氢氧化钠【定量研究】(1)CO2+Ca(OH)2==CaCO3↓+H20;(2)0.8g【反思与提高】Na2CO3【解析】此题难度较大,【实验探究】中,因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有氧气生成,即过氧化钠未完全变质,所以猜想3错误;为证明是否有碳酸根,可以加入稀酸。【定性分析】因加人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碳酸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定量研究】设混合物中的过氧化钠为x,碳酸钠为y,则2Na2O2+2H2O=4NaOH+02↑15632X0.64g156/x=32/0.64gX=3.12gCa(OH)2+Na2CO3==CaCO3↓+2NaOH106100Y2.00g106/100=y/2gY=2.12g86\n所以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6.04g-(2.12g+3.12g)=0.8g20.(2022年江苏无锡,20题)(10分)纳米级Cu2O因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备受关注,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系列研究.Ⅰ纳米级Cu2O的用途研究【查阅资料】①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高浓度氧气中才能燃烧,生成氮气和水。①在纳米级Cu2O的催化作用下,氮气和氧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以下化学反应:4NH3+5O2==4NO+6H2O4NH3+3O2==2N2+6H2O工业上用NO制备硝酸、氮肥等化工产品。【实验1】设计右图的实验装置验证氮气在氧气中燃烧:将过量的氧气与氮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实验中需先通入氧气,后通入氨气,理由是________【实验2】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并对生成物进行成分分析:根据气体成分分析数据,同学们绘制了曲线图(见右图),发现在纳米级Cu2O的催化作用下,300℃可以生成______为主。若利用后续处理装置模拟硝酸的工业制法,最好将电热丝的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左右。Ⅱ纳米级Cu2O的制备研究利用某些特殊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将某岩石中的不溶性硫化铜(CuS)转化为可溶性硫化铜,进而制得纳米级Cu2O,其流程如下:(1)在细菌作用下,岩石中的硫化铜(CuS)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生成Cu2O、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86\n(4)经测定该岩石由硫化铜(CuS)和其他不含铜元素的物质组成.现用1000g该岩石制得21.6g纯氧化亚铜(Cu2O),该纯氧化亚铜(Cu2O)中铜元素的质量是_____g。若制得氧化亚铜(Cu2O)的过程中,铜元素的总损耗为25%,通过计算确定该岩石中硫化铜(CuS)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细菌提供高浓度氧气,防止NH3逸出造成污染(或赶尽玻璃管内空气,使氨气安静地燃烧);N2;900;CuS+2O2====CuSO4;产生蓝色沉淀;N2H4+4Cu(OH)2=======2Cu2O+N2+6H2O;+1;19.2;3.84%。【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要求会读题、审题、析题。【实验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给予的新信息分析能力,根据题目中“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及以前书本对氨气知识介绍,可推知如果先通入NH3,逸出来的气体会污染空气,根据信息“NH3在高浓度氧气中才能燃烧”说明先通入氧气的另一作用就是提高硬质玻璃管内的氧气浓度;【实验2】根据图分析知,在纳米级Cu2O的催化作用下,300℃可以生成氮气为主。利用后续处理装置模拟硝酸的工业制法,最好将电热丝的温度控制在900℃左右。细菌Ⅱ纳米级Cu2O的制备研究(1)此空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书写能力,根据题给信息方程式:CuS+2O2====CuSO4用冰水洗涤可降低洗涤过程中绿矾的损耗(2)此空考查的是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3)此空考查的仍是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化合价知识,要注意运用配平技巧进行方程式的配平N2H4+4Cu(OH)2=======2Cu2O+N2+6H2O;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铜元素化合价为x,则2x+(-2)=0得出x=+1(4)此题考查的是元素与物质间的质量换算,以及元素守恒思想在计算过程中的运用。铜元素质量=21.6gx(128/144)x100%==19.2g。解:设岩石中硫化铜中铜元素质量为x,根据化学反应前后铜元素质量不变得到:X(1-25%)==19.2gx==25.6g所以硫化铜的质量==25.6g/(64/96)==38.4gCuS%==(38.4g/1000g)x100%=3.84%答:岩石中硫化铜的质量分数为3.84%。20.(2022年四川内江,20题)(12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一些实验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评价或帮助他分析完成相关问题。Ⅰ.【探究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Ⅱ.【查阅资料】25℃(室温)、101kPa下,100g水可溶解0.1366gCO2。Ⅲ.【提出问题】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Ⅳ.【猜想假设】若各装置都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木炭燃烧都转化成CO2、烧杯中液体都足量,忽略导管中的空气和进入导管中的液体对测量的影响,则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应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Ⅴ.【实验探究】方案甲乙丙丁装置水铜网水红磷水木炭烧碱溶液木炭86\n操作①关闭旋塞;②将足量的铜网加热至红热状;②将足量的红磷点燃;②将足量的木炭点燃;②将足量的木炭点燃;③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④充分反应,待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旋塞;至烧杯中液面时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几分之几。记录约1/5约1/5<<1/5约1/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远小于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Ⅵ.【反思交流】⑴当集气瓶中气温未冷却至室温即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a,当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再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b,则ab(填“>”或“<”或“=”)。⑵丁方案所测数据与猜想假设数据基本吻合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⑶丙方案所测数据远小于1/5的主要原因是。⑷以乙方案为例,试分析在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的因素可能有(任答两点)。【答案】Ⅳ.1/5或20%或21%(2分)Ⅴ.保持不变(2分)Ⅵ.⑴<(2分)⑵2NaOH+CO2==Na2CO3+H2O(2分)⑶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2分)⑷装置气密性差、集气瓶容积与瓶中空气体积不一致、读取吸入液体体积不准、导管内的空气、导管内的水、测定吸入液体体积时集气瓶中气温未恢复至室温、测定吸入液体体积时烧杯中液面未恒定等(任意两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亦可)(2分)【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1/5,利用气体压强的原理,物质反应消耗氧气,压强减小,引起水倒流至集气瓶内,至烧杯中液面不再改变,表明集气瓶内压强不再变化,此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减少的氧气的体积(约占1/5)。气体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实验中集气瓶中气温未冷却至室温,压强会变大,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丙和丁方案中都使用了木炭,木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导致丙方案所测数据远小于1/5,而丁方案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能达到实验目的。乙方案中采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导致实验误差的因素很多,如装置气密性差、集气瓶容积与瓶中空气体积不一致、读取吸入液体体积不准、导管内的空气、导管内的水、测定吸入液体体积时集气瓶中气温未恢复至室温、测定吸入液体体积时烧杯中液面未恒定等。44.(2022年山东济南,44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铁、铝、铜进行系列研究.(1)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有下列三种合金:①铁合金;②铝合金;③铜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先后顺序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列应是_________(填序号)。 (2)他们欲探究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铁丝、铝丝和铜丝分别放入三支分别盛有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还利用单质铜制取Cu(0H)2,其设计方案如图1:86\n①铜在受热转化为CuO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一定量的CuO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当滴入10%的NaOH溶液120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Cu(OH)2沉淀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答案】(1)③①②(2)酸的种类不同,无法通过各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剧烈成度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3)①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②设所得Cu(OH)2沉淀的质量为x。CuSO4+2NaOH=Na2SO4+Cu(OH)2↓      80           98     80g×10%        xx=9.8g答:所得Cu(OH)2沉淀的质量为9.8g。【解析】(1)活动性越弱的金属,越容易被提炼出来,因此,使用越早的金属,活动性越差,据此可排序。(2)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时,常采用对比(控制变量)的方法,本实验中,分别选择了稀盐酸、稀硫酸和稀醋酸,酸的种类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的思想,无法进行对比。(3)①铜是红色固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因此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②根据图像可知,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含溶质NaOH质量为80g×10%=8g,即实际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8g。要求生成沉淀的质量,只需根据实际发生反应的沉淀的质量及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比列式求解即可。8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