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中考现代文阅读】议论文 说明文答题技巧梳理

资料简介

中考议论文专题第一节议论文论点一、论点的特点1、从内容上讲:一是正确,二是鲜明,三是新颖2、从形式上讲:语言简练,多用判断句,是完整的句子。二、找论点需要注意的问题:1、分清论题和论点。2、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4、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标题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5、这些不是论点:短语或词组;疑问句、反问句;不能概括整篇文章的句子。三、概括方法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语言表述上一定要用明确判断或陈述,要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归纳论点的时候:(1)要抓住中心词;(2)要使用陈述句式;(3)要有明显的倾向性,要旗帜鲜明;(4)语言要简洁,文意要通顺。第二节论据及作用一、论据的分类1、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数字、图表等证明论点的依据。2、理论论据: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如经典性的著作、名言、科学原理、定律、公理、格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等证明论点的依据。★辨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理论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理论)三、论据常考题型及方法1、论据的作用答题格式:a、举了……的事例(或引用了……的名言)【太长可不写】b、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论证说服力(一般为分论点,没有分论点再找中心论点)2、补写(或选择)论据(1)补写论据:①审题:明确补写要求(论证论点或分论点)②若文中已有事实论据,那要分析事实论据的规律a、是否按时间先后顺序b、与前文有无照应c、若结构上有一定规律,那所写论据的结构与已有论据保持一致③寻找符合要求的论据④论据:人+情况+事情+结果要求:补写论据真实、典型,语言简明、概括。(2)选择论据:①分别概括备选论据;②分析指定段落的观点;③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备选论据能否论证指定段落的观点)。④概括事实论据格式:人+情况+事情+结果⑤准确判定论据的角度3、论据能否被替换论据的作用就是证明论点的,一般有这种题型的文章都不只有一个论据,那么是否能互换,就要看文章中原来的论据是否已经够典型、角度是否多样全面。如果换掉更典型、更多样,更有代表性,更能证明观点,就可以换。另外,要注意可能原文中的论据与上下文有照应。第三节论证方法及作用一、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议论文中用代表性的甚至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叫举例论证(例证法)。答题格式:举……(概括事例),具体论证了……2、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证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答题格式:引用了……的话+有力地论证了……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方法。答题格式:把……和……加以比较,突出论证了……的观点。★看清题干要求※运用(等)的论证方法:有几种答几种。※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答最主要的一种。【注意】一般用一正一反两个事例来突出自己的某个观点,所以对比论证常常与举例论证同时出现,在判断“主要”论证方法时,要写“对比论证”。第四节论证结构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1、总分式2、并列式3.层进式:典型层进式结构: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做?注意:层进式论证结构要和内容上的递进区分开!!4、对照式:(正反对比论证)第五节议论文语言特点一、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阐发作者的见解、主张,具有很强的论辩性。2、议论文语言特点:严密性、逻辑性。3、严密性、逻辑性具体表现为:概念使用准确;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判断和推理严密二、词语句子含义及其作用(一)修饰语、限制语的运用,尤其慎用副词。考点1:加点字是否能删(互换),理由:1、能否删(换);2、解释字词;3、代入文中,强调……,证明……的观点;4、删去(互换)的后果5、体现了议论文的严密性、逻辑性考点2:加点字的表达效果、作用:1、解释字词;有修辞指明修辞手法;2、代入文中,强调……,证明……的观点;3、体现了议论文的严密性、逻辑性(二)文中加点词的指代(三)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抓关键字词或关键词指代的内容,联系上下文;如有比喻,还原本体;如是哲理句,在把握的观点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阐述对作者话语的理解三、常考题型与方法1、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从词序的角度,分析词语内在的逻辑关系,如递进关系,因果关系。2、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议论文语言严密这一特点答。常考关联词与限定词。格式:词语语境意,在文中强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句(语)段能否删掉?这一句(段)论述的是……,补充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更严密、更具有说服力,所以不能删。中考说明文专题第一节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一、知识清单&考点分析说明文阅读的整体感知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把握说明对象,以接受信息为主,读懂文章的内容;二是能分析文章内容,从筛选信息入手,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知识点1:说明类别及对象  说明对象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这类文章称为事物说明文;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类文章称为事理说明文。知识点2:什么是说明对象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有的事物的特征显露在外面如形态、方位等;有的特征在内部,如性质、功能等。二、涉及的题型&方法指导1.如何找准说明对象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将文章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说明对象)2.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重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事物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值得注意的地方:题目,首段,关键词句,中心句,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第二节说明方法及作用一、知识清单&考点分析说明文要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或事理。说明的方法有很多,初中阶段重点要掌握四种: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除了列图表,其它三种说明方法几乎在每篇文章中都考察至少一种,所以这个版块至关重要。知识点:如何判断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列数字③作比较④列图表二、涉及的题型&方法指导1、题型:①指定句子(段落)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②分析指定句子或段落(使用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③分析文中某个划线句(使用说明方法)能否删去2、说明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的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了……2)列数字的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3)作比较的作用:突出强调地说明了……(寻找比较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4)列图表:直观清晰地说明了……第三节说明顺序一、说明文的顺序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顺序)等。说明文中可以只有一种说明顺序,也可以同时出现多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以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为序。如:事物历史发展、生物从小到大等。抓表时间的词语。如,年代:古→今;季节:春→冬……2、空间顺序:以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抓表方位的词语。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总体到部分等等,依次说明。3、逻辑顺序:以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为序。逻辑顺序通常包括: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③从整体到局部,④从主要到次要,⑤从概括到具体,⑥从特点到用途,⑦从一般到特殊,等等。理清顺序应关注一些起关键作用的关联词,如“总”“因为(由于)…所以”“首先…其次…再次”等。二、涉及的题型&方法指导1、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方法:表态(什么说明顺序)+文中指示性语句概括+它们之间关系2、段落顺序是否可以调整表态(能/不能)+分别阐述两段说明的主要内容+讨论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明确两段之间的说明顺序大多为逻辑顺序)以及这两段文字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互换后的结果+体现说明文的严密性。第四节说明文语言特点一、知识点: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一般体现在限制性词语上,如以下几种:①表程度,如“比较”“几乎”“最”“相当”“很”“尤其”“稍微”等;②表估计,如“大约”“可能”“左右”等;③表范围,如“全”“都”“绝大部分”等;④表数量,如“多”“有余”等;⑤表频率,如“屡次”“常常”等;⑥表来源,如“有人说”、“据统计”等;⑦表性质,如“根本”、“主要”等。2、生动形象(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①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②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二、涉及的题型及方法指导1、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5)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四步曲”——(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3、说明整篇文章的语言特点。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