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冲刺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河北专用)

首页 > 中考 > 三轮冲刺 > 冲刺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河北专用)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前冲刺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语文(河北专用)(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1~4题20分)一、基础知识综合1.(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某班诵读李大钊先生的《青春》,小勇试读时,碰到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gù________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jí________之忧哉?(1)依次给这段文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循(xún)   迢(tiáo)        B.循(dùn)   迢(zhāo)C.循(dùn)   迢(tiáo)        D.循(xún)   迢(zhāo)(2)在这段文字拼音后的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故   汲       B.顾   及       C.顾   汲       D.故   及(3)请你联系文段语境,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帮小勇确定文段画线句中“资”的解释()A.积蓄       B.资质       C.凭借       D.资历二、句子默写2.(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文海拾贝,补充填空。①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②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运用典故,点出诗作主旨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不乏叠词的功劳。请写出含有叠词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3.(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同学们为了完善报告内容,还搜集了一份图表。请你仔细观察该图,根据数据信息,帮他们写出结论。(含标点符号20字以内)23<br />全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情况四、综合性学习4.(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综合性学习为传承红色文化,展现美好生活,郴州“村晚”活动将在汝城县沙洲村举行。请你作为活动志愿者,参与下列活动。[拟欢迎语]为欢迎来宾,活动宣传组准备在现场悬挂一条标语,请你代为拟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对联]活动资料组正在根据下面两则“链接材料”拟写对联,但对下联末尾三个字把握不准,请你补写完整,便于张贴在“村晚”演出舞台两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接材料1:1934年11月,中央红军迫于严峻形势放弃汝城县城,翻过大山向宜章进军,经过汝城县文明乡(当时叫文明司)的沙洲村。11月6日,三位女红军住进农民徐解秀家里,当天晚上四人睡在一起,盖的是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红军的一条被子。第二天临走时,为感谢徐解秀,女红军把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徐解秀后来回忆说:“虽然那时候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链接材料2: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快速发展之路,让百万乡村的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上联:岁月沧桑半条被子铸经典下联:党恩浩荡百万乡村____________[邀请专家]“村晚”民俗展示活动环节需当地民俗研究专家位”会务组委托前往邀请,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br />第二部分(50分)五、诗歌鉴赏(6分)(2021·湖南怀化·中考真题)诗歌鉴赏【甲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乙诗】桂源铺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5.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B.【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C.【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D.【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六、对比阅读(13分)(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逐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某①启:仆②四居东坡③,作陂④种稻。23<br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⑤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苏轼《与章子厚》[注释]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ēi):梯田。⑤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疖。⑥黑牡丹:牛的戏称。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庭下如积水空明()(2)勿谓仆谪居之后()8.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B.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C.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D.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10.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七、现代文阅读(2021·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分)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   向贤彪①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青年一代坚定信仰、勇毅前行,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②前不久,国家领导人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对于青年而言,深读党史这本“教科书”,用信仰书写青春,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③回望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激荡人心,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激励斗志。那是毅然走向敌人绞刑架的李大钊,他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呐喊,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边;那是长征中为老乡留下“半条被子”的三位女红军,尽管她们深知征途漫漫、充满艰辛,却含笑与老乡道别,满怀信念踏上征程;那是为掩护部队不幸被俘的方志敏,敌人不相信这位“共产党大官”身上没有钱,结果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而他在狱中写下的《清贫》流芳后世……一个个闪光的形象,定格在党的光辉历程中,让党旗更加鲜艳。23<br />④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仰之光熠熠生辉。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优秀gongcd-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gongcd-人的精神血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个百年大党何以能青春常在,永葆生机与活力?信仰的力量,正是寻找答案的一条重要线索。⑤信仰,能够点燃激情、燃烧梦想,让青春常驻。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历史使命从来都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在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中,无不闪耀着青年的智慧与贡献。奋进新时代,许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实干托举梦想,让青春与信仰同行。从繁华忙碌的都市到人迹罕至的边疆,从抗疫斗争一线到科研攻关前沿……在不同的岗位上,到处都有青年的英姿、青春的色彩。“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坚定信仰,发扬传统,让血脉赓续、薪火相传,这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觉悟。⑥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人常读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无穷。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像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那样,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忠诚品格,心怀“国之大者”,激扬奋斗精神,广大青年必将成就更开阔的人生、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在新征程上创造更骄人的成绩。11.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12.请指出第②段和第③段的论据类型,并简析其作用。13.第⑤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本段观点的,请简要概括。(2021·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4分)伟大的学者段玉裁23<br />①一九八五年牡丹盛开时,我曾到许慎的家乡凭吊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稻黄蟹肥、秋菊初绽的季节,又来到江苏金坛参加纪念清代朴学大师、《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的活动。半年之内,随着众多学者来到这两位悬隔一千七百年、为同一部著作付出毕生精力、前后辉映的伟大学者的桑梓之地,寻觅他们的遗踪,想象其为人,这对于我这个许学、段学的崇拜者来说,是一生中的大幸,是永志于心的美好记忆。②段玉裁的故乡人为他建造了纪念馆。城南偏西,一泓清碧,名曰愚池,是清代一位学者为纪念自己幼年读书的贫困境遇而命名的。愚者,大智若愚之愚、愚公移山之愚,非真愚也,意思是下愚劲苦读。傍池畔西行,过曲桥,经愚亭——亭却是此次所建了——就可以看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纪念馆了。几椽灰砖朱檐的仿清建筑,几枝茂盛的长青,几盆幽兰的盆景,石子甬道旁株株五针松,一切显得古朴而典雅。身置其间,就会油然产生一种复杂交织的感觉:既肃穆又亲切,既深沉又开阔,既恬静又激动。这或许是段玉裁治学精神的感召吧!在这里建造他的纪念馆,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从馆址的选择到环境的布置,可以看出金坛县人民经营的苦心和对这位乡贤的理解与崇敬。③段玉裁出身寒微,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父亲就长年在镇江(当时叫丹徒)、扬州一带教书,每年春节前带着一年所得的束脩——几十两银子,回到家里过年,春天一到,就又外出教学。那区区几十两银子,就是全家三代七口人来年的全部生活费。家里的食谱终年不变:早、晚喝大麦糊糊(现在的金坛人早已不知大麦糊糊为何物了);午餐则两天米粥,一天米饭。及至他成人游学京师,收入也是时有时无。他三十五岁时,曾向老师戴震借银四十两,直到八年后才得归还,其经济拮据之状可知。他共做过几任知县,前后约有九年,四十七岁致仕回乡,直到八十一岁去世,始终与贫病相伴。为了刻《说文解字注》,跟他齐名的学者王念孙曾资助他四十两银子,但他却挪作他用了,大概是不得已支付了日常开销吧。他的广博知识、宏富而精深的著作,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获得和写作的。他一生读书不辍,写作不止,实践了“不种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的家训,终于成了划时代的学者。④段玉裁一生谦逊,笃于从师、为师之道。例如他从二十九岁时就自认戴震为老师,直至晚年,一直把师训牢记于心。虽然戴震去世已四十年,但只要与人言及戴震之事,则必肃然而立;戴震死后,段玉裁便把早年戴震写给他的十四封信装裱成册,并经常取出来郑重诵读。这些,在现代的有些青年看来,也许近乎“迂腐”吧?我以为,段玉裁对老师表示崇敬的方式,在今日固不可取,但这种由于自己造诣日高,因而更加感到老师启迪诱导之功的可贵,从而油然而生的感情却是应该提倡的。起码,这总比那种为了一已私欲而佯作虔敬,实则借师之名招摇撞骗,时过又把老师抛到爪哇国,甚至借贬老师以显己高者强上万倍。⑤对于年轻后学,段玉裁则平易过人,例如他曾眼著名的校勘学家顾千里争论古代学制问题,往返书信很多,双方相持不下。有人说顾千里“以后期之俊秀与先生抗衡,同辈实所窃议”。段玉裁不同意这种看法,说顾千里“虽昔年师资于愚(我),请业于愚,一旦学邃(深)于愚,愚必北面(古代学生敬师之礼)而事之,愿执经为弟子”。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因为他对学术无限忠诚,名利并非他追求的目的。他说:“23<br />惟不以意气为用,故学可以深邃诣极(达到顶点)矣。苟无志于学,用为争名之具,是尚未能浅,又安能邃!”这又是何等朴素而深刻的思想!他七十八岁时又收了一个学生,叫陈奂。陈奂就住在他家。他本已很穷,却还热情地供给学生们伙食。陈奂也不负所望,终于成为著名学者,他所著的《诗毛氏传疏》,至今还是研究《诗经》的必读书。段玉裁奖掖后进、唯恐后来不居上的思想境界于此可见一斑。这又是可以让某些以学生为工具、抑此扬彼、欺行霸市的为师者愧赧无地的。⑥为人与治学是密不可分的。段玉裁于师、于徒如此,其于学自然严谨而勇于创新。即如他的《说文解字注》,对《说文解字》中的每字每句必详加考证,使之从此成为可读之书。他在校勘古代文献典籍、分析古代字词语义、研究古音分类沿革等一切方面,无不全面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又发前人所未发。在“《说文》学”方面,他早已超越了戴震。清代乾隆、嘉庆两朝,是传统文献语言学最昌盛的时代,段玉裁和王念孙被后世视为乾嘉之学的两大支柱,合起来叫作“段王之学”,百余年来为海内外治汉民族古学者所共仰,绝不是偶然的。⑦段玉栽晚年定居苏州。其寓所“枝园”久已荡然无存,据说在今苏州农业学校附近,我并没去实地考察,想必也不会十分宽敞,或者还不及现在的纪念馆。那么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纪念馆后门外还有几亩空地,我去时地里的菜蔬长势正好。周县长对我说,将来这块空地上要建起几间小楼,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供国内外学人共同使用。小楼就以段玉裁的“经韵楼”命名。这真是个有眼光、有胆略的主意。⑧金坛并不富饶。境内有个茅山,因《茅山道士》的故事而闻名。山景极佳,又盛产名贵的茅峰茶,但金坛也只占有它的半边。但是这里的土地却养育了不少学问家,远有段玉裁,近有华罗庚,这是金坛的骄傲。听说现在金坛的学生和青年,常以这一文一理两位大师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怪不得我在纪念馆里所遇到的大多是年轻人。“谁能预料从眼前这些漫步于愚池之畔的青年中,今后会产生出多少伟大的学者呢?”在告别纪念馆时,我默默地祝愿着。14.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段玉裁怎样的情感?15.选文写“愚池”的用意是什么?16.选文第⑥段加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17.选文第⑦段中,为什么说“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18.选文表现了段玉裁哪些精神品质?八、名著阅读(9分)19.(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名著阅读。“不,你得留下!我发誓你得留下——我会信守这个誓言。”23<br />“告诉你我必须得走!”我反驳道,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激情,“你以为我能留下来,而在你面前什么也不是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自己嘴里的一口面包被夺走,让自己的一滴生命之水从杯里溢出?你以为,由于我贫穷无名,相貌平平,地位低微,我就没有灵魂、缺乏感情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并不比你的差,我的感情并不比你的少!假如上帝赐予了我一些美貌和足够的财富,我就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此刻不是通过习俗和传统的东西和你谈话,甚至也不是通过人的肉体,而是通过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说话。仿佛咱们两个都走过了墓穴,平等地站在上帝的脚旁——因为咱们本来就是平等的!”(1)文段中加点的“我”是指________(人名),说这段话时“我”在________庄园做家庭教师。(2)结合情节,说说引起这次对话的导火索是什么?20.(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大仙念动咒语,噀(xùn,含在口中)一口水,喷在脸上,随即解了睡魔。二人方醒,忽睁睛,抹抹脸,抬头观看,认得是仙师与世同君和仙兄等众,慌得那清风顿首,明月叩头道:“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明月为何称师傅的故人是“一伙强盗”?21.(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名著阅读。“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名著中一些人物勇于追求理想,奏响了生命的乐章!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其一,然后仿照示例写一句话。①祥子                    ②简•爱                 ③唐僧示例: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他用巨额财富支援被压迫的民众,追求正义、平等的理想。__________是《__________》中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50分)九、作文22.(2021·辽宁·中考真题)作文。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但总有一些珍贵的东西从未改变。成长的经历在变,但对梦想的追求不变;相处的方式在变,但对情感的坚守不变;身边的风景在变,但对家乡的热爱不变;生活的环境在变,但对未来的憧憬不变;华夏大地的面貌在变,但党一心为民的初心不变……请结合自己的见闻与思考,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3<br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绝密★启用前冲刺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语文(河北专用)(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1~4题20分)一、基础知识综合1.(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某班诵读李大钊先生的《青春》,小勇试读时,碰到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gù________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jí________之忧哉?(1)依次给这段文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循(xún)   迢(tiáo)        B.循(dùn)   迢(zhāo)C.循(dùn)   迢(tiáo)        D.循(xún)   迢(zhāo)(2)在这段文字拼音后的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故   汲       B.顾   及       C.顾   汲       D.故   及(3)请你联系文段语境,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帮小勇确定文段画线句中“资”的解释()A.积蓄       B.资质       C.凭借       D.资历【答案】    A    B    C【详解】(1)循蹈(xúndǎo):遵行,遵守。迢迢(tiáotiáo):遥远的样子。故选A。(2)顾后:指向后看视,回过头来照顾。23<br />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故选B。(3)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凭借这些来让自己的人生快乐。资:凭借。故选C。二、句子默写2.(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文海拾贝,补充填空。①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②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运用典故,点出诗作主旨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不乏叠词的功劳。请写出含有叠词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思君不见下渝州    瀚海阑干百丈冰    淫慢则不能励精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示例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示例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示例三: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示例四: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示例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示例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详解】本题中的易错字“渝、瀚、阑、淫、携、萋、鹦鹉、瑟、雎鸠”,注意正确书写。三、语言表达3.(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同学们为了完善报告内容,还搜集了一份图表。请你仔细观察该图,根据数据信息,帮他们写出结论。(含标点符号20字以内)全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情况23<br />【答案】示例:中国疫苗接种力度空前,人们接种踊跃。【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从图表中可知,“3月27日”全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就有1亿人次,到5月23日,仅两个月的时间,全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达到了5亿人次;特别是5月7日到16日,16日到23日,两个时间段均以一亿的数字在增长。据此,可得两个结论:一是我国民众疫苗接种热情高涨,人们踊跃接种;二是我国疫苗准备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答出一点即可。四、综合性学习4.(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综合性学习为传承红色文化,展现美好生活,郴州“村晚”活动将在汝城县沙洲村举行。请你作为活动志愿者,参与下列活动。[拟欢迎语]为欢迎来宾,活动宣传组准备在现场悬挂一条标语,请你代为拟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对联]活动资料组正在根据下面两则“链接材料”拟写对联,但对下联末尾三个字把握不准,请你补写完整,便于张贴在“村晚”演出舞台两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接材料1:1934年11月,中央红军迫于严峻形势放弃汝城县城,翻过大山向宜章进军,经过汝城县文明乡(当时叫文明司)的沙洲村。11月6日,三位女红军住进农民徐解秀家里,当天晚上四人睡在一起,盖的是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红军的一条被子。第二天临走时,为感谢徐解秀,女红军把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徐解秀后来回忆说:“虽然那时候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链接材料2: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快速发展之路,让百万乡村的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上联:岁月沧桑半条被子铸经典下联:党恩浩荡百万乡村____________[邀请专家]“村晚”民俗展示活动环节需当地民俗研究专家位”会务组委托前往邀请,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拟欢迎语]示例:半条被子,温暖全中国:    红红沙洲,欢迎您到来。    [补写对联]示例:谋(“促、图”等)振兴    23<br />[邀请专家]示例:何老师,您好!我是郴州“村晚”活动的志愿者,听说您在民俗文化方面特别有研究,现受会务组委托专程来邀请您,请您于百忙中抽空前往活动现场进行民俗讲解。【详解】[拟欢迎语]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要紧扣主题,简洁凝练示例:齐聚沙洲乡村,重温红色故事。[补写对联]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要读懂所给材料,仿照上联,根据材料内容补齐下联,所给上联最后是“铸经典”是动宾短语,链接材料2主要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快速发展之路,所以可以补写的三个字为:促振兴或谋发展等。[邀请专家]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要注意称呼,文明得体。示例:何老师,您好!我是郴州“村晚”活动的志愿者,您在民俗文化方面研究专家,我受会务组委托专程来邀请您,请您前往活动现场进行民俗文化的专题讲座,好吗?第二部分(50分)五、诗歌鉴赏(6分)(2021·湖南怀化·中考真题)诗歌鉴赏【甲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乙诗】桂源铺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5.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B.【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C.【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23<br />D.【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答案】5.    拟人    奔    喧6.B5.根据“赚得”“不许”这些人性化词语,可知两首诗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乙诗前两句说“万山阻拦溪水向前奔,溪水在山间不停穿梭喧闹”,故描绘溪水奋力前行的词语的“奔”“喧”。6.B项“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的论断错误,应该是:前两句是议论,后两句是描摹。故选B。六、对比阅读(13分)(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逐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某①启:仆②四居东坡③,作陂④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⑤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苏轼《与章子厚》[注释]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ēi):梯田。⑤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疖。⑥黑牡丹:牛的戏称。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庭下如积水空明()(2)勿谓仆谪居之后()8.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B.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C.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D.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3<br />(2)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10.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答案】7.    (1)形容水的澄澈(或“澄澈”)    (2)贬谪,流放8.B9.(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两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2)(我)有五十亩田,自己耕田妻子养蚕,姑且以此来生活。10.苏轼是一个能在逆境中保持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与坚守以及旷达乐观的人。同是在贬官境遇中,甲文中苏轼能与同是贬官的张怀民悠闲漫步,沉醉于美景之中:乙文中苏轼以过着男耕女织的村居生活为乐,甚至把病牛戏称为“黑牡丹”。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1)句意为: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或“澄澈”);(2)句意为:不说我被贬谪之后的日子。谪:贬谪,流放;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等断句。翻译为:这只牛发的是痘斑疮,按照方法应当用青蒿熬粥喂给他吃。据此可断句为: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故选B。9.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寝,睡,卧;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2)重点字词:身耕,亲自耕种;妻蚕,妻子养蚕;聊,姑且。10.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记承天寺夜游》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念无与为乐者,逐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与章子厚》中苏轼以轻松洒脱的文字,饶有兴致地向友人讲述村舍琐事趣事,借以倾吐自己领略乡间生活情趣后的闲逸与欣喜。尤其信末作者把牛戏称为“黑牡丹”,并移花接木,巧换概念,风趣而幽默。不过在他闲适的田园之趣里,隐含了一颗更加矛盾与苦痛的心灵。据此分析,苏轼是一个能在逆境中保持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与坚守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点睛】23<br />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章子厚公亲启:我居住在东坡之上,放水种植稻子,有四五十亩稻田,我亲自耕种,我的妻子养殖蚕,姑且以此来生活。昨日有一只牛得了疾病几乎死去,兽医不了解症状,可是我的妻子了解牛的症状,说“这只牛发的是痘斑疮,按照方法应当用青蒿熬粥喂给他吃。”采用她的方法非常见效。不说我被贬谪之后的日子,我是总是把自己当做田间的老头。我的妻子还能解决黑牡丹的疾病。说到这里,希望博得千里之外的你一笑。七、现代文阅读(2021·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分)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   向贤彪①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青年一代坚定信仰、勇毅前行,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②前不久,国家领导人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对于青年而言,深读党史这本“教科书”,用信仰书写青春,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③回望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激荡人心,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激励斗志。那是毅然走向敌人绞刑架的李大钊,他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呐喊,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边;那是长征中为老乡留下“半条被子”的三位女红军,尽管她们深知征途漫漫、充满艰辛,却含笑与老乡道别,满怀信念踏上征程;那是为掩护部队不幸被俘的方志敏,敌人不相信这位“共产党大官”身上没有钱,结果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而他在狱中写下的《清贫》流芳后世……一个个闪光的形象,定格在党的光辉历程中,让党旗更加鲜艳。④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仰之光熠熠生辉。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优秀gongcd-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gongcd-人的精神血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个百年大党何以能青春常在,永葆生机与活力?信仰的力量,正是寻找答案的一条重要线索。23<br />⑤信仰,能够点燃激情、燃烧梦想,让青春常驻。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历史使命从来都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在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中,无不闪耀着青年的智慧与贡献。奋进新时代,许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实干托举梦想,让青春与信仰同行。从繁华忙碌的都市到人迹罕至的边疆,从抗疫斗争一线到科研攻关前沿……在不同的岗位上,到处都有青年的英姿、青春的色彩。“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坚定信仰,发扬传统,让血脉赓续、薪火相传,这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觉悟。⑥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人常读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无穷。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像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那样,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忠诚品格,心怀“国之大者”,激扬奋斗精神,广大青年必将成就更开阔的人生、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在新征程上创造更骄人的成绩。11.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12.请指出第②段和第③段的论据类型,并简析其作用。13.第⑤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本段观点的,请简要概括。【答案】11.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12.第②段运用道理论据,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力论证“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第③段运用事实论据,列举李大钊、三位女红军、方志敏的事例,充分论证党史中英雄人物激发信仰。13.①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主题相连;②党的光辉历史中,闪耀着青年的智慧与贡献;③在不同的岗位上,到处都有青年的英姿、青春的色彩。④坚定信仰是新时代青年责任与觉悟。11.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题目、文首和文末三个位置。本文的题目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12.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及作用的分析。第②段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属于道理论据,结合本段“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可知,此处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了有力论证“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的观点。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第③段“那是毅然走向敌人绞刑架的李大钊”“那是长征中为老乡留下‘半条被子’的三位女红军”“那是为掩护部队不幸被俘的方志敏”,列举了李大钊、三位女红军、方志敏的事例,属于事实论据,联系本段首句“回望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激荡人心,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激励斗志”可知,此处举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党史中英雄人物激发信仰”的观点。23<br />13.考查筛选信息。本段观点为“信仰,能够点燃激情、燃烧梦想,让青春常驻”,为论证本段观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证。根据“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历史使命从来都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可得: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主题相连;根据“在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中,无不闪耀着青年的智慧与贡献”可得:党的光辉历史中,闪耀着青年的智慧与贡献;根据“在不同的岗位上,到处都有青年的英姿、青春的色彩”可得:在不同的岗位上,到处都有青年的英姿、青春的色彩;根据“坚定信仰,发扬传统,让血脉赓续、薪火相传,这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觉悟”可得:坚定信仰是新时代青年责任与觉悟。(2021·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4分)伟大的学者段玉裁①一九八五年牡丹盛开时,我曾到许慎的家乡凭吊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稻黄蟹肥、秋菊初绽的季节,又来到江苏金坛参加纪念清代朴学大师、《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的活动。半年之内,随着众多学者来到这两位悬隔一千七百年、为同一部著作付出毕生精力、前后辉映的伟大学者的桑梓之地,寻觅他们的遗踪,想象其为人,这对于我这个许学、段学的崇拜者来说,是一生中的大幸,是永志于心的美好记忆。23<br />②段玉裁的故乡人为他建造了纪念馆。城南偏西,一泓清碧,名曰愚池,是清代一位学者为纪念自己幼年读书的贫困境遇而命名的。愚者,大智若愚之愚、愚公移山之愚,非真愚也,意思是下愚劲苦读。傍池畔西行,过曲桥,经愚亭——亭却是此次所建了——就可以看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纪念馆了。几椽灰砖朱檐的仿清建筑,几枝茂盛的长青,几盆幽兰的盆景,石子甬道旁株株五针松,一切显得古朴而典雅。身置其间,就会油然产生一种复杂交织的感觉:既肃穆又亲切,既深沉又开阔,既恬静又激动。这或许是段玉裁治学精神的感召吧!在这里建造他的纪念馆,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从馆址的选择到环境的布置,可以看出金坛县人民经营的苦心和对这位乡贤的理解与崇敬。③段玉裁出身寒微,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父亲就长年在镇江(当时叫丹徒)、扬州一带教书,每年春节前带着一年所得的束脩——几十两银子,回到家里过年,春天一到,就又外出教学。那区区几十两银子,就是全家三代七口人来年的全部生活费。家里的食谱终年不变:早、晚喝大麦糊糊(现在的金坛人早已不知大麦糊糊为何物了);午餐则两天米粥,一天米饭。及至他成人游学京师,收入也是时有时无。他三十五岁时,曾向老师戴震借银四十两,直到八年后才得归还,其经济拮据之状可知。他共做过几任知县,前后约有九年,四十七岁致仕回乡,直到八十一岁去世,始终与贫病相伴。为了刻《说文解字注》,跟他齐名的学者王念孙曾资助他四十两银子,但他却挪作他用了,大概是不得已支付了日常开销吧。他的广博知识、宏富而精深的著作,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获得和写作的。他一生读书不辍,写作不止,实践了“不种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的家训,终于成了划时代的学者。④段玉裁一生谦逊,笃于从师、为师之道。例如他从二十九岁时就自认戴震为老师,直至晚年,一直把师训牢记于心。虽然戴震去世已四十年,但只要与人言及戴震之事,则必肃然而立;戴震死后,段玉裁便把早年戴震写给他的十四封信装裱成册,并经常取出来郑重诵读。这些,在现代的有些青年看来,也许近乎“迂腐”吧?我以为,段玉裁对老师表示崇敬的方式,在今日固不可取,但这种由于自己造诣日高,因而更加感到老师启迪诱导之功的可贵,从而油然而生的感情却是应该提倡的。起码,这总比那种为了一已私欲而佯作虔敬,实则借师之名招摇撞骗,时过又把老师抛到爪哇国,甚至借贬老师以显己高者强上万倍。⑤对于年轻后学,段玉裁则平易过人,例如他曾眼著名的校勘学家顾千里争论古代学制问题,往返书信很多,双方相持不下。有人说顾千里“以后期之俊秀与先生抗衡,同辈实所窃议”。段玉裁不同意这种看法,说顾千里“虽昔年师资于愚(我),请业于愚,一旦学邃(深)于愚,愚必北面(古代学生敬师之礼)而事之,愿执经为弟子”。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因为他对学术无限忠诚,名利并非他追求的目的。他说:“惟不以意气为用,故学可以深邃诣极(达到顶点)矣。苟无志于学,用为争名之具,是尚未能浅,又安能邃!”这又是何等朴素而深刻的思想!他七十八岁时又收了一个学生,叫陈奂。陈奂就住在他家。他本已很穷,却还热情地供给学生们伙食。陈奂也不负所望,终于成为著名学者,他所著的《诗毛氏传疏》,至今还是研究《诗经》的必读书。段玉裁奖掖后进、唯恐后来不居上的思想境界于此可见一斑。这又是可以让某些以学生为工具、抑此扬彼、欺行霸市的为师者愧赧无地的。⑥为人与治学是密不可分的。23<br />段玉裁于师、于徒如此,其于学自然严谨而勇于创新。即如他的《说文解字注》,对《说文解字》中的每字每句必详加考证,使之从此成为可读之书。他在校勘古代文献典籍、分析古代字词语义、研究古音分类沿革等一切方面,无不全面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又发前人所未发。在“《说文》学”方面,他早已超越了戴震。清代乾隆、嘉庆两朝,是传统文献语言学最昌盛的时代,段玉裁和王念孙被后世视为乾嘉之学的两大支柱,合起来叫作“段王之学”,百余年来为海内外治汉民族古学者所共仰,绝不是偶然的。⑦段玉栽晚年定居苏州。其寓所“枝园”久已荡然无存,据说在今苏州农业学校附近,我并没去实地考察,想必也不会十分宽敞,或者还不及现在的纪念馆。那么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纪念馆后门外还有几亩空地,我去时地里的菜蔬长势正好。周县长对我说,将来这块空地上要建起几间小楼,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供国内外学人共同使用。小楼就以段玉裁的“经韵楼”命名。这真是个有眼光、有胆略的主意。⑧金坛并不富饶。境内有个茅山,因《茅山道士》的故事而闻名。山景极佳,又盛产名贵的茅峰茶,但金坛也只占有它的半边。但是这里的土地却养育了不少学问家,远有段玉裁,近有华罗庚,这是金坛的骄傲。听说现在金坛的学生和青年,常以这一文一理两位大师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怪不得我在纪念馆里所遇到的大多是年轻人。“谁能预料从眼前这些漫步于愚池之畔的青年中,今后会产生出多少伟大的学者呢?”在告别纪念馆时,我默默地祝愿着。14.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段玉裁怎样的情感?15.选文写“愚池”的用意是什么?16.选文第⑥段加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17.选文第⑦段中,为什么说“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18.选文表现了段玉裁哪些精神品质?【答案】14.崇敬和缅怀。15.为了便于说明段玉娥纪念馆的位置:介绍愚池的由来,以此衬托段玉裁的治学精神。16.承上启下。17.故乡人为他建造纪念馆;拟建“经韵楼”,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人们理解与崇敬段玉裁,以他为榜样。18.刻苦勤奋、为人谦逊、忠诚学术、不慕名利、治学严谨、勇于创新。14.考查对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从“这对于我这个许学、段学的崇拜者来说,是一生中的大幸,是永志于心的美好记忆”和“在告别纪念馆时,我默默地祝愿着”可以看出,作者写这篇文章中是怀着崇敬和缅怀的心情的。据此可作答。15.23<br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第2段写了“愚池”的位置、由来等内容,一方面具体介绍了段玉娥纪念馆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对“愚池”由来的介绍来衬托段玉裁的严谨治学精神,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16.考查句段的表达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作答。文章第6段画线句子“为人与治学是密不可分的”,内容上,承接上文对段玉裁为人的赞颂,同时领起下文对段玉裁严谨治学的记叙;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作答。从文章第2段叙写的“段玉裁的故乡人为他建造了纪念馆……从馆址的选择到环境的布置,可以看出金坛县人民经营的苦心和对这位乡贤的理解与崇敬”;第7段“将来这块空地上要建起几间小楼,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供国内外学人共同使用。小楼就以段玉裁的‘经韵楼’命名”等内容可以看出,故乡人为他建造纪念馆;同时还拟建“经韵楼”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后人对段玉裁的理解、崇敬和缅怀。所以作者说“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18.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本题可结合文章3~6段中的“他的广博知识、宏富而精深的著作,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获得和写作的。他一生读书不辍,写作不止”“段玉裁一生谦逊,笃于从师、为师之道”“对于年轻后学,段玉裁则平易过人”“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因为他对学术无限忠诚,名利并非他追求的目的”“段玉裁于师、于徒如此,其于学自然严谨而勇于创新”等内容,可以看出段玉裁是一位在为人方面一生谦逊、不慕名利的品质;在治学方面表现出刻苦勤奋、忠诚学术、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的精神。据此可作答。八、名著阅读(9分)19.(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名著阅读。“不,你得留下!我发誓你得留下——我会信守这个誓言。”“告诉你我必须得走!”我反驳道,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激情,“你以为我能留下来,而在你面前什么也不是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自己嘴里的一口面包被夺走,让自己的一滴生命之水从杯里溢出?你以为,由于我贫穷无名,相貌平平,地位低微,我就没有灵魂、缺乏感情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并不比你的差,我的感情并不比你的少!假如上帝赐予了我一些美貌和足够的财富,我就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此刻不是通过习俗和传统的东西和你谈话,甚至也不是通过人的肉体,而是通过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说话。仿佛咱们两个都走过了墓穴,平等地站在上帝的脚旁——因为咱们本来就是平等的!”23<br />(1)文段中加点的“我”是指________(人名),说这段话时“我”在________庄园做家庭教师。(2)结合情节,说说引起这次对话的导火索是什么?【答案】(1)简·爱   桑菲尔德(2)罗切斯特说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都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1)从“由于我贫穷无名,相貌平平,地位低微,我就没有灵魂、缺乏感情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并不比你的差,我的感情并不比你的少”可知,文段中的“我”是简·爱,说这话时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2)结合原著内容可知,这段话是罗切斯特和简·爱在花园里的一段经典对白。当时,罗切斯特告诉简·爱自己要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以此来试探简·爱。20.(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大仙念动咒语,噀(xùn,含在口中)一口水,喷在脸上,随即解了睡魔。二人方醒,忽睁睛,抹抹脸,抬头观看,认得是仙师与世同君和仙兄等众,慌得那清风顿首,明月叩头道:“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明月为何称师傅的故人是“一伙强盗”?【答案】偷吃人参果,推倒人参树。【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情节识记。选段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五回“大闹五庄观”,唐僧师徒路过万寿山五庄观,借宿观内。八戒恰巧窥见人参果,就怂恿孙悟空到后园偷果。悟空偷得三枚人参果,与两个师弟分吃,却事情败露,被童子责问。因不愿连累师傅受骂,悟空就承认了。结果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惹怒悟空,悟空就到后园推倒果树,铲了灵根,并连夜与师傅师弟逃跑。大仙回到观内,唤醒被催眠的童子明月等,问明原委,就驾云捉拿唐僧师徒。正因为此事,所以明月称师傅的故人是“一伙强盗”。据此回答即可。21.(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名著阅读。“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名著中一些人物勇于追求理想,奏响了生命的乐章!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其一,然后仿照示例写一句话。①祥子                    ②简•爱                 ③唐僧示例: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他用巨额财富支援被压迫的民众,追求正义、平等的理想。23<br />__________是《__________》中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祥子是《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他用攒了三年的钱买了第一辆新车,努力实现改变生活现状的理想。    ②简•爱是《简•爱》中的人物,她敢于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追求人格独立、自由的理想。    ③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实现去西天求取真经的理想。【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兼仿写。根据示例可知,要写出人物所出自的篇目,结合情节写出人物对理想的追求。示例1:祥子是《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他从兵营中牵出三匹骆驼卖掉换钱,追求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的理想。示例2:简•爱是《简•爱》中的人物,她知道罗切斯特有妻子后果断离开,追求敢爱敢恨、独立平等的理想。示例3: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万里跋涉,不受妖魔诱惑,追求西天取回真经的理想。第三部分(50分)九、作文22.(2021·辽宁·中考真题)作文。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但总有一些珍贵的东西从未改变。成长的经历在变,但对梦想的追求不变;相处的方式在变,但对情感的坚守不变;身边的风景在变,但对家乡的热爱不变;生活的环境在变,但对未来的憧憬不变;华夏大地的面貌在变,但党一心为民的初心不变……请结合自己的见闻与思考,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答案】参考例文:变与不变关于未来,你总有很多周密的安排,然而剧情却总是被现实篡改。每个人在一开始总会有自己的梦想,但是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会给你制造许多障碍打乱你的计划。翻开众多历史名人的人生大书有哪一位没有遭遇过挫折,遭遇过生活的变化?23<br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的黄金时代——21岁时遭遇了重大挫折:双腿瘫痪了。从此他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人生。双腿瘫痪,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但即使这样,他心中的理想与信念依然不变,毅然拿起笔来,去刻画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留下了《我与地坛》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清代的曹雪芹,在家道中落以后,过着三餐都吃不饱的日子。生活的巨大变故,并没有改变他的理想,他不断去追求写作的梦,用了十年时间,写出了《红楼梦》,成为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峰,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在30岁时意外失聪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该是多么令人绝望。可是他热爱音乐的那颗心不变,他的信念不变,他曾用木棒放在钢琴上,借木棒来传播声音,顶着不可想象的困难,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他本人也成为了音乐史上一个无法替代的存在。“变”有很多种,可能是自己身体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甚至是社会的变化等等。但我相信,任世界如何改变,只要那颗勇于追梦的心,那份坚定的信念以及那永不放弃的誓言不变,即使身处大风大浪中,我们依然能大胆扬帆,勇往直前,到达成功的彼岸。就像普希金说的那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愿我们再次启程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之时,仍是那个不变的我们。【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着的。不变是相对的,而变化是永恒的。就如哲学中所说,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的变化,就如我们现在的通信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的这些变化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这个世界正处在不断变化中。思路:文体可以写记叙文。可就生活中选取写作的素材,如六十多岁的外婆,学会了视频聊天;在全国绝大多处地方,买东西不必带现钱了,只需扫码就可支付等。拟写作文时,应从“运用悬念、伏笔、运用对话推动故事发展、叙述者讲述”等手法当中选择一种进行创作。也可以写议论文,谈“变”可以围绕“与时俱进”“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谈“不变”可以围绕“以不变应万变”“处变不惊”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两者结合起来,如“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精神”,“时代在变化,但内心的坚守不能变”等等。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