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三(江西版)

首页 > 中考 > 三轮冲刺 > 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三(江西版)

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三(江西版)

  • 2021-10-30 11:00:14
  • 4页
  • 26.03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考前冲刺三1.(八上)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D)A.喧嚣(xiān)  擅长  摩肩接踵(zhǒnɡ) 无动于哀B.蔓延(wàn)寻觅重岩叠嶂(dié)自出心栽C.推崇(cóng)辟邪潜滋暗长(zī)厌厌欲睡D.遒劲(qiú)雕镂巧妙绝伦(jué)俯仰生姿【解析】A.“喧”应读“xuān”,“无动于哀”应写作“无动于衷”。B.“蔓”应读“màn”,“自出心栽”应写作“自出心裁”。C.“崇”应读“chóng”,“厌厌欲睡”应写作“恹恹欲睡”。故选:D。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A.人的一生,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风景。B.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D.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解析】D.使用有误,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该成语指引用与原意不符,意思和句意不符。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B)A.在各电视台的共同努力下,使纪录片《一代宗师——周培源》在无锡电视台播出。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C.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D.教师节前夕,他瞒着王明和李曼制作了一本纪念册,准备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谭老师。【解析】A.有误,缺主语,可去掉“使”或“在……下”;B.正确;C.有误,句式杂糅,可去掉“之手”;D.有误,表达歧义,可改为“他瞒着王明,和李曼一起制作了一本纪念册”或“他瞒着王明和李曼,自己制作了一本纪念册”。故选:B。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B)①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②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③然而,就是我们住地的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④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⑤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含义A.②①③⑤④B.②①④③⑤C.⑤①④③②D.⑤②①③④【解析】这段话说的是人们应该用心观察自然,从中领略生命的含义;根据句子特点可以判断②是首句;①句中“此”指代的就是②句的内容,所以②①相连;“出门旅行”与“同大自然直接接触”联系紧密,所以排序为:②①④;再退一步说道“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含义”,③⑤要相连;故选B。5.下面情景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D)新冠疫情初期,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佩戴口罩。作为社区志愿者,你会对他们说:________A.每个人都必须佩戴口罩,你们凭什么搞特殊呢?B.不戴口罩,染上病了就只有去医院戴呼吸机了哦!C.别人都是一说就听,就你们这些老顽固,净给我们找麻烦!D.婆婆爷爷,戴口罩是闷了点,但如果不戴,把病毒带回家传给小孙子可就麻烦啦。4 【解析】A.不得体,“你们凭什么搞特殊呢”语气生硬;B.不得体,“染上病了就只有去医院戴呼吸机了哦”冷嘲热讽;C.不得体,“就你们这些老顽固,净给我们找麻烦”不文明,不礼貌;D.得体。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8分)(1)__乡书何处达__?归雁洛阳边。(2)无丝竹之乱耳,__无案牍之劳形__。(3)__天接云涛连晓雾__,星河欲转千帆舞。(4)安得广厦千万间,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5)__长风破浪会有时__,直挂云帆济沧海。(6)晴川历历汉阳树,__芳草萋萋鹦鹉洲__。(7)__沉舟侧畔千帆过__,病树前头万木春。(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不尽长江滚滚流__。7.(2020江西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题目。(4分)【甲】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①无人能解,因风②飞过蔷薇。【乙】蝶恋花·送春[宋]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③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④,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注释】①百啭:形容黄鹂婉转的鸣声。啭,鸟鸣。②因风:顺着风势。③系:拴住。④杜宇:杜鹃鸟。(1)下列对两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两首都是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都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伤感之情。B.【甲】词上片写春天的归去,“唤取归来同住”表明词人所写的季节是仲春。C.【乙】词上片化景物为情思,纯粹从“楼外垂杨”着笔,词中所写,当是暮春烟柳。D.【甲】词下片末两句写嘤嘤鸟语无人能解;【乙】词下片的“绿满山川”正是暮春之景。【解析】【甲】词中“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的意思是“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表明春天即将结束。B项中的“表明词人所写的季节是仲春”表述错误。(2)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甲】词“春归何处”“唤取归来同住”“除非问取”等句以口语入词,富有生活情趣。B.【乙】词的“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贴切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对春的眷恋之情。C.【乙】词上片,词人从随风飘荡的柳絮生出“随春且看归何处”的结果,属于写实。D.【甲】词构思新颖委婉,思路回环反复;【乙】词借物抒情,下片开头说杜宇也因人的愁苦而发出愁啼之声。【解析】春终究是留不住的,他人至此,不过叹息,伤感而已,词人却从随风飘荡的柳絮中生出“随春且看归何处”的奇思妙想,属于想象。江西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选之师生情篇老师在我们的成长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在写师生情这类作文时,4 要尽可能地表现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的多种作用:(1)老师的工作平凡、辛苦,责任重大。(2)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让我们终身受益。(3)老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4)老师是我们的大朋友,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5)老师是我们心灵的保健医生,体察我们的内心,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6)老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道德人格形成的导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写“师生情”类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1)精选事例,以事写人。要选择与老师相处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典型而生动的事例来写,从而表现老师崇高而伟大的奉献精神。(2)叙事尽量具体。用一个典型事例记叙一个人,应该把这一事例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3)抓住老师的特征,突出鲜明个性,表明感情倾向。可以通过写老师的身材、长相、服饰、性格、爱好等从而表现出“我”的感受和反应。★(2019江西)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钥匙时光一去永不复返。谁能想到,时光的洪流滚滚向前,却冲不走那段话。因为那段话,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结,让我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每当有人不经意间提起往事,我就会想起那位手把手教我数学的陈老师,记忆就会把我带回从前……“来我办公室一趟,我有话要说。”陈老师从我身边走过时,小声地对我说。一时间我有点发蒙,脑子里迅速回想自己最近又犯了什么错……然后自我安慰道:“没事的,去老师办公室不是家常便饭的事嘛!”挪到办公室门口,陈老师招手叫我进去,然后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她旁边。“你以后想做什么?”陈老师整理完桌子后转过身来问我。我不敢看陈老师的眼睛,迟疑了一会儿回答道:“我想做个设计师。”“设计师?你觉得你能做到吗?”我咬一下嘴唇,坚定地回答:“能,我有资格!”“哦?可是照你现在的成绩与状态恐怕是不可能的。”我转过头看着陈老师的神情,说道:“难道成绩就能决定一切吗?”“结果和成功的过程都很关键。老师知道你天天都在不停地画画,很刻苦,很投入。但是要做设计师,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即便偶然成功了,又能走多远呢?”听了陈老师的话,我觉得有道理,但还是很不服气。“可是老师,我证明了自己画画很强,怎么就不能做设计师呢?……”我还没说完,陈老师便摇了摇头,说:“你怎么证明?如果你没考上高中、大学,可能你连证明自己行的机会都没有。现实就是现实,脱离了现实的理想,就是空中楼阁。”我听完这话,感觉从梦境中一下子回到了现实。“时候不早了,回家吧。”陈老师看了看手表说。我对陈老师说了声“再见”后回到教室。我看了看窗外,发现外面已经下起了毛毛细雨,怕雨越下越大,我赶快整理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雨仍然在下,我思考着陈老师刚才说的话,终于明白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这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真理,我现在才明白其深意,算不算晚?一阵风夹着雨点扑面而来,仿佛告诉我一切都不算晚。我想,人生的路漫长而坎坷,就像在宽阔的大海上航行,有时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自己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预定的航线继续向前。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上,有无数需要我们做出决定的时刻,这些决定是我们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只有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打开成功之门,就像一把适合的钥匙才能打开特定的锁。我决定了,自己一定要发奋努力,因为陈老师的话就是开启我心锁的钥匙!【名师点评】情节曲折。作者通过自己与老师几个回合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 引发思考,点明文章中心,体现出整篇文章构思、布局的合理与匠心。作者行文时叙议结合,明理悟道,在叙述自己与老师的对话的过程中,适时而又适当地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经老师的开导与点拨,逐步理解并认同了老师的教导与观点,进而明白了应该何去何从。逻辑严密。文章结构非常清晰:开篇自然入题;中间几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记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蔓不枝;结尾点题,呼应主题,深化中心。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