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3

首页 > 高中 > 地理 >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3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3一、选择题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据此回答1~2题。1.下列现象或事实中,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有A.植物种类减少B.生物生产力下降C.地表反射率增加D.土壤紧实度减少2.目前,荒漠化仍在我国蔓延的地区主要有A.河谷灌区B.草原牧区C.水田农区D.高原牧区如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3~4题。3.P地与Q地相比,P地①年大风日数少②年降水量多③年降雪日数少④沙尘暴日数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4.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如图为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越快,当气温为20℃时,其植物体生长速度仅为30℃时的A.20%B.60%C.90%D.110%6.一山体高5000米,某日海平面气温为40℃,此时山体上植物生长最快的地方是-8-A.山麓地区(海平面)B.海拔200米的山坡上C.海拔1700米的山坡上D.海拔5000米的山顶上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种类型的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回答7~8题。7.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B.森林破坏C.兴建水利D.荒漠化8.关于湿地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A.通过湿地改造,发展发展种植业B.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C.利用湿地水域,发展林业、牧业D.利用湿地地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读图回答9~10题。9.上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10.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读“黄土高原地区工业投资比重结构示意图”,回答11~13题。11.能源是投资最大的主导产业,该地区最重要的能源是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能-8-12.为加大能源的输出,支援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A.整治河道,提高航运能力B.新修铁路,扩大输出能力C.修建高速公路,提高输出速度D.修建电厂,进行远距离输电13.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其战略抉择应是A.以生产一次能源为主B.以发展二次能源和高耗能工业(冶金、化工)为主C.以加工农产品为主D.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如图为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197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45~197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多的现象。读图回答14~15题。14.原来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约为A.70年B.50年C.20年D.10年15.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①疏通河道②退耕还牧③城市化④林地转牧⑤围湖造田⑥禁止开采地下水A.①②③B.②③⑥C.③④⑤D.①⑤⑥如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6~17题。16.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17.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热量条件好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18~19题。-8-18.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19.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地形的阻碍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偏高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业基地。据此回答20~21题。20.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城市地区地租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1.从重化工业生产的特点看,其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①水运②高速公路运输③航空运输④铁路运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读“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22~24题。22.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23.图中A、B、C各段疏水通道中,依靠地形自流输水的是A.A段B.B段C.C段D.B、C段-8-24.工程建成后,图中A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土壤次生盐碱化B.对水生生物生长不利C.洪涝加剧D.水土流失读图,回答25题。25.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综合题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D地区多沼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C处(虚线框内)是内流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⑶A、B两处是我国著名的水电基地,请分析该地建设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⑷城市⑤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⑸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相比,图示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什么?27.积极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⑴按照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出两点)⑵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⑶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28.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8-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⑵根据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8-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