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广东省顺德李兆基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选择题限时训练5整体性差异性和人口

资料简介

李兆基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选择题限时训练5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完成1~3题。1.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土壤条件B.气候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2.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向低排列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3.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D.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题。4.图中信息反映出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m左右最低B.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55.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高原边缘为山地森林,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光照C.地形D.降水量右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6.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7.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回答第8-9题。8.图中山地年降水量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9.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时林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读我国劳动人口(l5--64岁)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10题。510.我国劳动力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大约是A.l965年前后    B.1985年前后          C.2022年前后       D.2025年前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完成第11题。ⅢⅡⅠ③④②①死亡率%出生率%1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Ⅲ阶段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D.人口数量在拐点②达到最高峰12.近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原因可能是中西部地区A.出生率下降,劳动力不足B.新生代劳动力就业意愿变化C.高新技术人才不足D.劳动力成本高13.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出生性别比在102~107之间为正常值。分析我国部分年份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可知5A.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近年持续下降B.环境污染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的主因C.地域文化是影响我国近些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的原因之一D.我国近些年人口性别比现状与社会因素无关下面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据图回答14~15题。14.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的差异造成的B.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C.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D.城乡差别大造成的15.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B.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C.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D.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限时训练2022-12-12参考答案1-15:BAABDABCBCCBCCC5限时训练2022-12-12参考答案1-15:BAABDABCBCCBCCC限时训练2022-12-12参考答案1-15:BAABDABCBCCBCCC限时训练2022-12-12参考答案1-15:BAABDABCBCCBCCC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