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5章“南亚西亚和北非”单元测试

资料简介

第5章“南亚、西亚和北非”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下图为埃及土地农业利用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土地农业利用分布对应正确的是()A.①绿洲②草地牧场③灌溉农业④旱地B.①旱地②绿洲③草地牧场④灌溉农业C.①旱地②灌溉农业③绿洲④草地牧场D.①灌溉农业②草地牧场③旱地④绿洲2.影响该国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交通D.水源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3-4题。3.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4.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读某国简图,完成5-6题。5.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多为平原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D.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6.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④多外流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读右图,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B.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C.两地同属于亚洲的一个分区D.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8-9题。8.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水早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9..假如丙地有一盐场,其产量最多的时期是()A.3月~5月B.6月~8月C.9月~11月D.12月~次年2月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据此读“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回答10-12题。10.玄奘法师在天竺受学地区,现在为该国的()A.文化、交通中心B.水稻为主的灌溉农业区C.新兴的电子工业区D.棉纺工业中心11.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有两个汛期C.③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流量变化较小D.④河流含沙量最大,有凌汛12.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那兰陀()A.主要盛行东北风B.昼长夜短C.附近河流已进入汛期D.东部沿海地区易受风暴潮(向岸风引起近岸海水上涨的现象)肆虐右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13-14题。13.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14.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生长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消亡边界右图中,AC线地跨三个国家,读后回答15-17题。15.A地气候特征是:()A.最冷月均温小于0℃B.终年炎热干燥C.具有干湿二季D.终年高温多雨16.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A.山地、高原、盆地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山地、平原D.山地、平原、盆地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国地处亚欧板块B.A国和C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C.布拉马普特拉河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A国人海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西亚“袖珍国”卡塔尔举办(国土面枳1.14万平方千米。读“卡塔尔区域位置图”和2022年卡塔尔人口结构图”,回答18-19題。<20岁20-50岁50-60岁>65岁18.下列关于卡塔尔所在地区区域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处三海三洲两洋要道B.当地居民以黑人为主C.多数国家内河运输发达D.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19.卡塔尔人口结构的构成,主要是因为()A.矿产资源开采B.国家计划生育C.政治局势动荡D.气候炎热干燥下图为某地区图,读图回答20-22题。20.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21.下列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基斯坦以印度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B.南亚是印度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C.恒河源出我国西藏,注人孟加拉湾,下游地区小麦的种植面积广大D.南亚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3个,其中印度人口最多22.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主要原因是()A.西南季风的影响B.东北季风的影响C.原始森林的遭到破坏D.地形的影响下图为亚洲某地,位于45°E、20°N,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据此回答23-24题。23.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疏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24.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是()A.茶叶B.锡矿C.石油D.咖啡图示为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这里东西之间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据此回答25-27题。25.图中阴影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有()①商品率高②劳动密集型农业③生产规模大④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⑤机械化水平较低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④⑤26.甲、乙、丙位于同一纬线,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①气温年较差的大小②降水的季节分配  ③盛行风的方向 ④雾天的多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7.丁地所在半岛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有()①气温高,光热充足 ②降水少,有灌溉水源  ③有黑棉土④云雾天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8.读某岛国等高线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题。该岛国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9-31题。29.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D.气候成因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30.关于甲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B.与大陆主体阻隔,相对独立的“次大陆”C.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地带D.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31.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B.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C.河流均源出中国,属于太平洋水系D.流水沉积作用在南部表现显著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32-33题:32.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33.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下图为某著名港口示意图。该港位于中心城区的东侧。完成34-35题。34.该港口突出的区位优势是()A、海岸曲折,适宜停泊B、地势低平,气候暖湿C、避风海湾,腹地广阔D、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35.该港口可就近大量外运的农产品是()A、棉花、花生B、稻米、黄麻C、大豆、蔗糖D、小麦、茶叶36.(10分)读伊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简述A海峡位置的重要性。(至少两点)(2)(2分)B城和C城纬度相当,但B城1月均温比C城高3℃左右,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自然原因。(3)(3分)D湖是个时令湖,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判断该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3分)E地是该国的重要城市、港口、炼油中心。分析E地发展炼油业的优势条件37.(15分)图1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图1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1中甲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该国地形的主要成因。(3分)(2)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产生原因。(8分)(3)该国统计数据显示,A所在的西部区域对全国GDP的贡献率远超过B所在的东部区域,从地理角度分析原因。(4分)38.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说出此季节丙地相对于乙地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2)甲地所在半岛上有世界上非常古老的高原,地势低缓,平均海拔不足800米。简要分析废高原地势低缓的原因。(2分)(3)甲地沿海有该国著名的盐场,试说出产盐量最多的月份,并说明原因。(3分)(4)甲地所在国家的人口问题非常严重,指出其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2分)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印度河径流12~2月流量最低,3~6月水位上升快,7~9月流量最大,此后水位急剧下降,10月初水位开始平缓减退。(1)分析印度河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5分)观测发现,印度河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下图)。(2)比较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水利工程作用的异同。(3分)(3)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如下图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3分)(4)评价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40.图1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气候统计资料图,根据图文信息回答问题。(18分)图1图2(1)简述丙海峡在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2分)(2)简述甲、乙两区域地势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3)M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急剧减少,请分析原因。(4分)(4)图2中A图的气候资料符合左图中(填②或③)地。(1分)高二下学期地理单元测试(1)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1.B2.D【解析】1.①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旱地;②呈点状分布于热带沙漠中,为绿洲;③主要分布在该国东部红海沿岸,为草地牧场;④沿尼罗河分布,水源充足,为灌溉农业区。2.该国大部分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因此水源是人口分布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受此因素影响,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下游两岸地区。3.C4.C【解析】3.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国的南北跨了三个多纬度,所以南北长超过了300千米;这是位于南亚的斯里兰卡,位于我国的西南方向,澳大利亚的西北方向;位于印度洋板块的中部,受海啸和地震的影响小,故选C.4.由图中可知,此地的东部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丰富,西南风不会影响东部;这里不是地中海气候区,这里纬度低,终年如夏,是热带季风气候,故选C.5.B6.C【解析】5.图中等高线数值较大,且较为稀疏,以高原地形为主;图示地区位于波斯湾北部,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冰雪融水,受温度季节变化的影响,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分布并非都在石油产地;图示区域降水少,水资源不足。6.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沼所在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洼,易积水而形成沼泽;该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形成温带大陆气候,降水少,蒸发大,洼地中的盐度较高。7.D【解析】沙特阿拉伯水源缺乏,不种植水稻,印度的种植业种植水稻和小麦,故A错误;沙特阿拉伯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印度的石油资源不丰富,B错误;沙特属于西亚,印度属于南亚,C错误;二者纬度相同,但是沙特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8.D9.A【解析】8.根据图中区域的经纬度及轮廓可判断该区域为南亚,其中甲为恒河三角洲,乙为孟加拉湾;恒河三角洲为典型的水稻产区,该区人口众多,农业精耕细作属劳动密集型、机械化水平低。由于地势低平、海湾呈倒三角形以及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使该区水旱灾害频繁,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故D正确。9.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受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雨季(6月-9月)降水量大,旱季(10月-次年5月)炎热少雨,多旱灾。旱季后期(3月-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迅速增高,印度半岛北部的气温可达45摄氏度以上,出现一个“热季”。所以3-5月份气候最适宜晒盐。故A正确。10.B11.C12.A【解析】10.玄奘在天竺受学地区位于印度半岛东北部,是水稻为主的灌溉农业区。11.回国途中依次经过恒河、印度河、塔里木河和黄河,其中恒河流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加上地形影响,降水最多,年径流量最大;印度河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有春汛和夏季;塔里木河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季节变化大;黄河含沙量最大,部分河段有凌汛。12.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正值北半球冬季,此时那兰陀盛行东北风、昼短夜长、河流进入枯水期、不易受风暴潮影响。13.D14.B【解析】13.读图可知,M岛为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故D正确。14.读图中箭头方向可知,图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故B正确。15.B16.B17.B【解析】15.AC线地跨三个国家,依据其纬度和经度数值可以确定图中经度为东经,三个国家分别为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A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16.B国为印度,其地形由北向南依次为喜马拉雅山地、恒河-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17.C国为孟加拉国,属印度洋板块,A错;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B对;布拉马普特拉和源于我国(雅鲁藏布江),流经印度,在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C错;亚洲耕地面积最大国家是我国,D错。18.D19.A【解析】18.读图,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位于亚洲,A错。当地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是白种人,B错。降水少,多数国家河流很少,或是无流国,C错。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D对。19.读右图,该国人口结构表明迁入的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主要是矿产资源开采有关,A对。计划生育可能导致人口减少,但不会造成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B错。政局动荡对人口结构影响小,C错。气候不会影响人口结构,D错。20.D21.D22.A【解析】20.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国为孟加拉国,该国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季节变化大,导致该国多洪涝灾害。21.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南亚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南亚地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其中印度人口最多;恒河发源于印度,注入孟加拉湾,下游地区是水稻、黄麻等种植区。22.由于印度主要为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由于西南季风势力强弱不稳定,势力弱,易发生旱灾,势力强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西南季风是导致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影响因素。23.C 24.C【解析】23.45°E、20°N地点位于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24.沙特阿拉伯位于波斯湾沿岸,盛产石油,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是石油。25.B26.B27.C【解析】25.阴影所示为东亚、南亚、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应为水稻种植业。特点是:劳动力密集;机械化水平较低;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26.三地纬度相同,且纬度较低,全年高温。但处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降水和盛行风差异较大。甲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全年干旱;乙丙两地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集中,乙地受南亚季风影响,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丙地受东亚季风影响,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27.丁地位于印度半岛,其棉花种植的优势有适合棉花生长的黑土,处在热带地区,光热充足。28.A【解析】读图,根据经纬度分析,该地位于热带,属于印度洋北部的岛屿。②、④两地地形平坦,海拔低,气候炎热,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B、D错。③地海拔较高,温度较低,但位于山脊,缺少河流水源,人口密度小,C错。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适合人类居住。两侧有山谷地形,应有河流分布,淡水资源充足,便于生产、生活的用水。所以人口密集,A对。29.D30.B31.D【解析】29.甲位于印度洋板块,乙位于亚欧板块;甲地以高原为主,乙地以山地为主;甲地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乙地铁矿、锰矿很少;而夏季两地都受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影响形成西南季风。故选D。30.甲地形区属于南亚地区,而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位于东南亚南部;甲地临印度洋,与太平洋不相邻;甲地的自然植被以热带季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而北侧以喜马拉雅山为界,与大陆主体相隔,形成相对独立的“次大陆”。故选B。31.乙地形区位于中南半岛,人口密度较大,但不是人口最多和密度最大的地区;因该地纬度较低,没有冰川分布;该区域大部分河流属于太平洋水系,但西部有些河流属于印度洋水系;该地区的南部地势低平,流速降低,流水沉积作用明显。故选D。32.C33.D【解析】3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为里海周边地区,乙位于波斯湾沿岸,两地都为世界著名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产区。33.结合上题分析,a、b流入波斯湾,属于外流河;c、d流入里海,属于内流河,C项错误;由于c、d河流所处纬度较高,故冬季冰期较长,A项错误;四条河流所在地区均为干旱地区,故水源不足,B项错误;四条河流所在流域均为干旱地区,故土地沙漠化和次生盐碱化严重,D项正确。34.C35.A【解析】34.读图可知,此港口为印度的孟买港,根据当地的盛行风向和海陆位置可以判断,该港口为避风港口。根据图中的交通运输线和城市分布可以推断该港口腹地广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35.孟买是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印度最大海港,为天然避风良港。主要出口棉花、棉织品、面粉、花生、黄麻、皮毛与蔗糖。36.(1)(2分)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阿曼湾/印度洋);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门户;波斯湾沿海石油出口的海上通道.(任答两点)(2)(2分)B、C两地冬季盛行偏北风,B北侧有高大山地阻挡了寒冷冬季风,消弱了冬季风对B地的影响.故B地冬季气温比C地高.(只要答出北部有山地屏障就可的满分)(3)(6分)夏季;(1分)原因:该湖处内陆地区,为大陆性气候,水系流域降水少,注入湖泊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1分)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1分)湖泊面积此时最大.(4)(3分)石油资源丰富;国际市场对石油产品需求量大;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方便产品出口.(每点1分)37.(1)盆地(1分)。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由于板块挤压(碰撞)(1分),导致地形隆起形成高原(或高原山地)(1分)。(2)相同点: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2分)。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旱;冬季西风带南移,受西风影响带来雨水(2分)。不同点:A点各月气温比B点稍低,是因为A点的纬度比B点高(2分);A点的冬季降水量大于B点,是由于A点处于西风的迎风坡,多降水,B点地处内陆,水汽到达量少(2分)。(3)A(西部)区域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和加工利润丰厚(1分);降水较多,农业生产条件好(1分);西南侧海峡为世界重要贸易通道,港口贸易发达(1分);而B(东部)区域地处内陆,交通相对落后(1分),矿产资源缺少;且降水少,农业生产条件差,导致A所在的西部区域对全国GDP的贡献率要远远超过B所在的东部区域。(答案的组织要体现对比)38.((1)降水较少离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3分)(2)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长期遭受外力作用,地势起伏小。(2分)(3)5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气温最高;雨季未到,晴天多,蒸发旺盛。(3分)(4)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多、过快。(2分)39.(1)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2分);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1分);雨季(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1分);10月以后降水减少,水位下降(1分)。(2)相同点:灌溉(1分)不同点:巴基斯坦水利工程主要排除盐碱水,降低地下水位(1分);印度水利工程主要是排涝(1分)。(3)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便于扩大贸易往来(1分);大大缩短石油等能源运输时间和距离,丰富能源来源渠道,减轻我国能源压力(1分);扩大我国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促进经济发展(1分)。(4)有利: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南部光照充足)(1分);灌溉水源充足(1分)不利:年降水量较少(干旱地区面积广)(1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1分)。40.(1)沟通波斯湾和阿拉伯海(海上通道)(1分);是波斯湾石油外运的要冲(1分)。(2)甲区域地势高峻,起伏大;(1分)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抬升作用显著;(1分)乙区域地势较低,起伏小;(1分)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强。(1分)(3)该河段流经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1分)沿岸少支流汇入,(1分)地表多为沙质土壤,易下渗;(1分)该河段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农田灌溉用水量大。(1分)(4)③解析②地位于北纬30°的山区,(纬度、)海拔相对于③地较高,所以气温较低,纬度处于偏北,受西风影响较③地强,且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季节变化较小。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