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6章“非洲、欧洲西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2022年5月4日—11日,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非洲四国(路线如图)。据此回答1-2题。1.关于非洲四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国人口最多B.②国平均海拔最低C.③国降水自西向东递减D.④国拥有非洲海拔最高的山峰2.中国企业把向四国输出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作为经贸互惠的重点方向之一,关于其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灌溉水源充足B.耕地资源较丰富,土壤较肥沃C.农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D.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读下列“四个半岛略图”,回答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C.半岛①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4.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22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冰岛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B.造成北极地区冰盖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水C.将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D.火山喷发后当地昼夜温差变小6.该岛屿拥有丰富的()A.地热资源B.森林资源C.太阳能资源D.人力资源下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有关图示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海峡全是大洲分界线,附近均无地跨两大洲的国家B.只有②海峡存在典型的密度流C.③④海峡两岸的气候类型都相同D.④海峡石油运输量巨大8.以下哪幅图表示①图所示海峡的气候类型()下图是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9-10题。9.关于图中①、②两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河均无冰期B.①河年径流量大于②河C.①河水位季节变化大,②河水位季节变化小D.①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河以雨水补给为主10.图中M、N两地工业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是()A.煤、铁资源丰富B.技术力量雄厚C.劳动力素质高D.水陆交通便利读下图回答11-12题。11.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A.有多种补给水源B.有较长的结冰期C.有凌汛D.含沙量大12.图乙所示地区()A.沿岸有季风洋流B.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D.山脉南北纵向排列下图为某国局部图,阿比让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该国地理特征及原因搭配正确是()A.尼罗河北流入海——地势南高北低B.洪涝灾害频繁——沿岸海域多飓风C.出产可可、咖啡——位于低纬度,水热充足D.曾经的“象牙海岸”,现在沙漠广布——人类活动影响14.关于阿比让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沿岸风平浪静,港区沿湖分布B.阿贾美位于城市中心,为高级住宅区C.埃布里耶澙湖是断裂陷落形成淡水湖D.湖泊星罗棋布,河运发达2022年3月下旬,郁金飘香,莱茵欢唱,习近平主席率团对荷兰、法国、德国、比进行友好访问。读图回答15-16题。15.在荷兰访问期间,中荷两国签署了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荷兰文化缤纷璀璨,其特色文化景观为()A.圆顶尖塔的宗教建筑 B.热情奔放的探戈舞C.轻柔艳丽的纱礼服师 D.风车乳牛田园风光16.代表团访问的欧洲四国中,以核能为支柱能源,并与我国签署新建核电项目的国家是()A.法国 B.荷兰 C.德国 D.比利时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区域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7-19题。17.甲、乙、丙、丁四城市的气候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 乙—④ 丙—③ 丁—②B.甲—③ 乙—① 丙—② 丁—④C.甲—④ 乙—② 丙—① 丁—③D.甲—② 乙—① 丙—③ 丁—④18.造成甲、丙两地冬季降水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B.地形、海陆位置的差异C.附近海域洋流性质差异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9.②所示城市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太阳辐射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20-21题20.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下图中黑色区域为某地理事物的分布图。读下图,回答22-23题。22.黑色区域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A.古代城市群遗址分布区B.第四纪冰川分布中心C.煤炭资源分布区D.灌溉农业分布区23.甲处平原呈波状起伏的特点,其原因是()A.冰川运动过程中夹带物质的沉积B.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表土的堆放C.河流突发性大洪水形成的堆积物D.古代城堡建设所造成的人为堆高下图为非洲主要滑雪场地理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24.滑雪场①所在国家的大多数国民以务农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目前拟建非洲最大的滑雪胜地,这主要得益于()A.该国交通条件改善B.全球气候变化C.该国经济迅速发展D.国际市场驱动25.三个滑雪场所在的国家()A.黑色人种为主B.荒漠化较严重C.人口增长较快D.城市化水平高读欧洲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图(%),回答26-27题。26.固体降水占年降水量百分比的分布特征是( )A.由西北向东南减小B.由西南向东北减小C.由西南向东北递增D.由低纬向高纬减小27.关于图中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A.A处等值线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图。回答28-29题。28.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29.图示区域地形特点是A.地势西高东低B.高原为主C.山河相间D.平原广布读下图,完成下题30.上图示意的四个城市中,某气候特点与下表统计数据相符的是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2.520.118.516.214.612.311.413.414.715.317.820.1水量(mm)8510507891985149402514A.①城市B.②城市C.③城市D.④城市31.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简述图示区域内最长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3分)(3)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32.读非洲中部地区等高线和河流流向示意图及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A盆地是世界最大的刚果盆地,盆地内重要的自然资源有:(至少列举三种)(3分)(2)A河与B河比较,入海口河段流量大,流速快,其主要原因是。(2分)(4)C沿岸有非洲南部最大的沙漠,该沙漠绝大部分完全无土壤,表面为基岩,覆盖着流沙。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5)D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在中国帮助下,改善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矿业成为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试分析其原因。(4分)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说出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4分)(2)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3分)E(3)E国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设一个大型的葡萄生产基地,分析选择该国南部而不选北部的原因。(3分)(4)说出A山脉所在地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2分)高二下学期地理单元测试(2)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1.B2.A【解析】1.读图,①国是埃塞俄比亚,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A错。②国是尼日利亚,地形主要是丘陵高地,平均海拔最低,B对。③国是安哥拉,西部沿海是沙漠气候,降水自西向东增加,C错。④国是肯尼亚,非洲海拔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D错。2.中国企业向四国输出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作为经贸互惠的重点,不是因为四国的生长期长,灌溉水源充足,A不正确。而是因为四国主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可开垦的耕地资源较丰富,土壤较肥沃。四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人口多,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广阔,B、C、D正确。3.D4.A【解析】3.由图中信息可知,四个半岛分别为亚平宁半岛、朝鲜半岛、雷州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④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纬度高,受冰川作用影响较深,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D正确。4.半岛②为朝鲜半岛,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影响,其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5.D6.A【解析】5.冰岛地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A错;火山喷发后产生大量的火山灰,能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白天的温度;同时也能增强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夜间温度不会太低,昼夜温差变小。选D正确。6.冰岛地处两大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岩浆活动频繁,多火山,有丰富的地热资源。A正确。7.D8.B【解析】7.图示海峡①是直布罗陀海峡,是欧、非两洲界线;②是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界线;③是曼德海峡,是亚、欧两洲界线;④是霍尔木兹海峡,不是洲界。四个海峡都是沟通内海与大洋的,都有密度流;③海峡两岸都是热带沙漠气候,④海峡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波斯湾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地,霍尔木兹海峡地处波斯湾出洋口,是世界最繁忙的石油运输通道。选D正确。8.①是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图示中A是温带季风气候,B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C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是热带草原气候。选B正确。9.A10.D【解析】9.由图所处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出河流①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以雨水补给为主,没有明显的汛期,无结冰期。②位于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无结冰期。所以选择A项。10.M地位于意大利北部,,N地位于印度东部,且两地都是港口城市,所以水陆交通便利。11.A12.D【解析】11.读图可知,甲图为欧洲西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结冰期,更无凌汛现象,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有雨水和地下水等多种补给方式;乙地位于中南半岛,位于热带地区,没有结冰期,没有现象,河流含沙量小,有多种补给方式。12.图乙为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降水量多,没有沙漠分布;沿海地区有暖流流经,没有季风洋流,季风洋流主要分布在北印度洋海区。13.C14.A【解析】13.根据经纬度分布可得,该国为科特迪瓦,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沿岸,属热带雨林气候,D错;因地处赤道无风带,少飓风,B错;因其纬度低,水热充足,生产可可、咖啡,C项正确;该国河流向南注入几内亚湾,而尼罗河位于非洲东部,注入地中海,A错。14.根据上题分析,A项正确;市中心因地价高,为商业区,B错;潟湖是因被沙洲、沙坝或珊瑚礁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为咸水湖,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断陷湖,C错;阿比让海运发达,但河运不发达,D错。15.D16.A【解析】15.荷兰受西风带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所以分布着许多风车,又因多阴雨天气,热量不足,生长着多汁牧草,发展乳畜业,乳牛成为田园中的景观。故选D。16.法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而煤、石油、水能等常规能源较缺乏,而核能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而其他三国所占比重较小。故选A。17.D18.B19.A【解析】17.读图,甲、丁位于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②、④,甲纬度较低,所以冬季气温较丁地高些,所以甲对应②,丁对应④。乙位于半岛中部,大陆性较强,冬夏温差最大,对应①。丙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对应③。所以D对。A、B、C错。 18.读图,甲、丙都位于西风带内,冬季降水差异与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无关,A错。丙位于半岛山地的背风坡,甲位于迎风坡,所以是地形、海陆位置的差异形成,B对。甲附近海域洋流性质是寒流,若是洋流差异,应是甲降水少,读图可以看到,甲比丙冬季降水多,所以洋流不是主要原因,C错。该地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小,没有破坏气压带、风带影响,D错。19.②所示城市夏季气温较低,是因为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A对。位于沿海平原,气温较低与地形无关,B错。海陆位于与丁相同,不是主要因素,C错。甲比丁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应强,所以太阳辐射不是主要因素,D错。20.A21.D【解析】20.根据图示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乙国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且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为发展鲜切花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21.根据图示分析经纬网判读、疆界轮廓判读准确定位甲为荷兰,乙为肯尼亚,故相对于乙国而言,甲国的鲜切花市场价格较高,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技术和质量上。22.B23.A【解析】22.分析图中黑色区域可以看出,这些地区主要是欧洲南部的高山地区,所以不可能是古代城市群遗址分布区、煤炭资源分布区、灌溉农业分布区,因为地势高,气温低,在第四纪冰期形成冰川分布区,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阿尔卑斯山区有广泛分布的冰川地形,所以可能是第四纪冰川分布中心,故答案选B。23.甲处欧洲北部平原是冰川运动过程中夹带物质的沉积而形成的平原,地形呈现波状起伏的特点,故答案选A。24.D25.C【解析】24.滑雪属于一种比较高档的旅游休闲活动,消费水平较高,①所在国家的大多数国民以务农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说明该国经济并不发达,大多数国民没有闲钱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滑雪,国内滑雪市场非常有限。拟建非洲最大的滑雪胜地,说明是为了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必然是面向国际市场,吸引国外游客,所以是由于国际市场驱动。故选D。25.根据三个滑雪场所在的国家的分布,结合非洲区域地理知识判断,北部国家大多数是白色人种;中部和南部两个国家荒漠化并不严重;人口增长较快是三国的共同特征;至少大多数国民以务农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的①国城市化水平不高,其实其余两国城市化水平也不高。故选C。26.C27.A【解析】26.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可以判断欧洲固体降水占年降水量百分比的分布特征是由西南向东北递增。27.A处等值线向南凸出反映该地的固体降水比重高,由于该处位于乌拉尔山区。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地形的影响;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20%~30%。故A项正确。28.A29.B【解析】28.读图,从纬度看,赞比西河流域属于热带,结合图例看,图示区海拔1000-2000米左右,所以全年气温较高。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A对。B、C、D错。29.结合图例的高度表,可以看到,图中大部分地区是高原地形,B对。图中的地势在西北部、东南部较低,东北部、中部、西南部较高,A错。主要地形是高原,没有显示山地,也没有形成山河相间地貌的条件,C错。D错。30.B【解析】该气候资料反映7月气温最低,最低气温高于0°C,且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该国为南非其南端②附近为地中海气候。31.(1)流量大;季节变化大,夏汛;以雨水补给为主;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水能丰富。(任答四点给4分)(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有狭窄平原。(3分)(4)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2分)甲沿岸有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且海拔比乙地低。(3分)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1分);为离岸风(1分);且海拔比甲地高试题分析:(1)图中区域最长河流为赞比西河,其流域夏季受来自与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降水少,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经草原分布区,植被稀疏,含沙量较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纬度较低,无结冰期。(2)由图形等高线可判断该区域地形以高原为主,沿海分布有狭窄平原,海岸线平直。(3)甲位于东部沿海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乙地在西部海岸沿岸为离岸风,沿岸有寒流经过,所以甲地气温高于乙地,降水大于乙地。32.(1)森林、矿产、水力、热带物种(至少列举三种,每个1分)(2)A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1分)下游穿过刚果盆地西部,落差大。(1分)(3)气候干旱,降水稀少,(1分)地表温度较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烈,(1分)流水作用微弱,表面为基岩,土壤发育不成熟。(1分)(4)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1分)近年来沿海港口及陆路交通条件的改善;(1分)国外市场需求的增加;(1分)国家政策的扶持。(1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区,自然带是热带雨林,所以森林资源丰富。该地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所以水能丰富。热带原始森林,破坏较少,热带物种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只甬记忆学过的内容,图中不能看出。(2)A河是刚果河(扎伊尔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下游穿过刚果盆地西部,落差大,所以流速快。B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较少,下游流经的沿海平原区,落差小,所以流速较慢。(3)C处受副热带高压带及沿岸寒流影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该地晴天多,地表温差较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烈。降水少,流水作用微弱,表面为基岩,土壤发育条件不成熟。所以缺少土壤。(4)D国矿业成为支柱产业,首先是该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其次在中国帮助下,近年来沿海港口及陆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国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国家政策的扶持,加快了矿业的发展促使其成为经济支柱。33.答案:(1)A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1分)A山脉地势较低缓,B山脉地势高峻;(1分)A山脉形成年代较早,久经外力侵蚀,B山脉形成年代较晚,外力作用的影响较小。(2分)(2)地处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3分)(3)北部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1分);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具有葡萄生长的良好的条件;(1分)本地盛产葡萄,为酿酒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有较高的需求(1分)(4)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解析(1)A、B两山地的特征从山地的走向、地势、海拔及外力作用的状况来分析。(2)略(3)略(4)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较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