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气象与历史一、气象与历史探究主题:(相关知识)以“气象课程基地”为平台,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结合历史学科相关知识点,拟设置气象与人类文明发展探究活动室。探究活动室拟设置以下几个板块。⑴气象学家塑像、气象仪器仿制品、气象著作板块。认识、了解古代科技成就,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科技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科技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科技文化遗产的意识。这是《历史必修3》的重要内容之一⑵气象与农业板块。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农业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农业的发展是《历史必修2》的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我国古代有关物候、耕作、栽培、农业技术措施、自然灾害和农业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到古代农业气象方面的輝煌成就,至今还有其实用价值,而且可作为学习現代农业气象学的参考。⑶气象与军事板块。据统计,人类有文字记载的5000年历史,仅有294年没有战事。军事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在《历史必修1》涉及相关知识外,在历史课程中专门编写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争的胜负除了取决于对立双方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人心向背等诸多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之外,自然环境特别是天气、气候对战争的胜负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气象条件甚至能决定战争的胜负。⑷气象文化与民俗板块。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记录,其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历史必修2》专门将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作为一个单元来探讨和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形成特色校本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有二十四节气与农候、农业气象谚语、古代居宅气象文化、气象文学文化、气象与饮食文化、气象与服饰文化、气象与习俗文化等。⑸气象变化与文明演进板块。对各种人类古文明兴衰的研究显示,无论是文明的兴起抑或是文明的衰落,气候、气象往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发源地,与当时有利的气候、气象环境密不可分。不过,古埃及、古巴比伦、中美洲玛雅文明等古文明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其根本原因亦与此密不可分。对这一板块的研究既可培养学生的能力,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二、探究活动室设备⑴古代相关气象仪器、人物模型⑵相关气象学历史著作、影像资料⑶历史专题展示与模型⑷相关基础设施三、探究活动设计1.活动设计。拟以研究性学习课题为载体、以气象课程基础为平台,基于问题开展探究。问题提出后,学生根据背景知识做出假设,然后通过检索资料,研究实物,记录等方式获取证据,验证假设,然后解释自己的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最终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步骤是双向的,比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获取的证据修改假设,也可以通过交流共享提出新的问题。2.参与对象。高中学生,确定五个甚至更多的课题,每个探究专题历时两周。3.研究平台。“气象课程基地”科学探究学习环境,本研究设计的探究学习环境。4.探究活动预期目标。在“气象课程基地”这一基础上,以课题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气象课程基地”相关学科知识的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转变。在师生共的探究学习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以“气象课程基地”为平台,使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