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有几瓶牛奶教案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有几瓶牛奶教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课题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有几瓶牛奶教案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2.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重点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理解“凑十法”的含义。重点突破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较熟练地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难点突破多安排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法通过摆小棒、拨珠子、圈一圈、说一说的活动,探究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课前准备教师小棒、计数器。学生笔,稿纸等。过程引入一起观察教材第79页的情境图。\n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学生观察情境图,数一数,说一说。(教师随机板书课题)探新1.摆一摆,说一说。师:一共有几瓶牛奶?生:左边盒子里有9瓶,右边盒子里有5瓶,一共有14瓶。师:你会列式表示吗?生:9+5=14(教师随机板书)师:你是怎样得到14的?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代替牛奶,摆一摆。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生:左边有9瓶,我再接着数右边的10、11、12、13、14。生:9+1=1010+4=14生:5+5=1010+4=142.做一做,说一说。师: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来,拨一拨9+5,该怎么表示?学生尝试操作。指导学生交流。生:先拨9,再拨5时,珠子不够了?生:先拨9,再分别拨1和4。\n生:先拨9个珠,再拨1个,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再拨4个,就是14。教师引导学生明白:10个一是1个十,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师:你还有别的方法吗?指导学生先拨5,再拨9。3.圈一圈,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每一个小题。师:现在谁来汇报第一题。生:9+3=12(教师板书)师:你是怎么圈的?生:左边的9只差1只是10只,我把左边9只和右边的1只圈起来。师:圆圈里有几只?外面呢?生:圆圈里有10只,就是1个十,外面还2只,合起来就是12。师:谁还有不同的圈法?学生讨论、交流。生:我把右边的3只和左边的7只圈起来。师:为什么这样做呢?引导学生明确:凑成十来算简便。学生独立完成第二幅图。全班交流。(板书算式)\n巩固1.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指导学生圈一圈,算一算。2.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2题。一起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然后口头列出算式。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独立填写算式。3.登山。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3题。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完成得又对又快。交流答案后,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看看有什么发现。4.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2):(3):反思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的体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平等、开放、操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n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的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一个重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在“9加几”的教学中,我创设了“有几瓶牛奶”的情境,这个情境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易于消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困惑、思考、探究、交流、比较、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亲身体会到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相连的。板书有几瓶牛奶9加几9+5=149+3=126+9=1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